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精耕细作到每村每巷 平安建设的“浙江样本”福泽百姓
稿源: 浙江在线   2016-01-22 14:49:12 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2016浙江两会

浙江在线杭州1月19日讯(浙江在线首席记者/施宇翔 编辑/汪江军)除了经济的平稳运转,让生活充裕富足,浙江人民的幸福生活,还期待什么?

安全!1月13日,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发布《2015年浙江社会舆情年度报告》,浙江人民安全感受良好的比例达到97.7%,比2014年提升3.9%

安居才能乐业,平安是老百姓生活中最大的诉求。“十二五”以来,浙江把平安建设精耕细作到各行各业、每村每巷,创制出平安建设的“浙江样本”。平安建设“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天候立体化防控……被公认为中国最安全省份之一的浙江,正全力以赴推进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为建设“两富浙江”“两美浙江”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全天候立体化防控

“天眼”构建公共安全铜墙铁壁

2014年1月,温州鹿城区街头洋溢着浓浓年味,可站在路边的小胡和小刘却欲哭无泪。两人被三名男子持刀威胁并抢走了随身的手机和现金。眼看着抢劫者逃之夭夭,两人以为要找回被抢财物希望渺茫了。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仅仅过了10分钟,这三名嫌犯就被警方捉拿归案,之所以能如此神速地破案,得益于温州警方构筑的严密治安防控体系。

2012年,温州正式启动了“3211”社会治安动态监控“天网”工程,建成一套无线监控网络、一个视频监控实战应用平台。

这些无处不在、密密麻麻的“天眼”如同城市的守护者,全天候“不眨眼”值勤。哪个路面发生案件,警方便可在全市监控图上调出这一区域的监控资料,并根据这一区域的实时动态寻找可疑人员,分析作案者的逃窜线路。

不仅仅是温州,目前,浙江全省已建成社会治安视频监控探头155万余个。大到调整完善治安卡口和警务查报站,小到给出租房安装智能门禁系统、为电动车配备智能防盗终端,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系统建设。

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浙江15万“老娘舅”化干戈于无形

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曾说,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是深化平安浙江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

在舟山,近些年出现了一些专门调解渔民纠纷的“老娘舅”。他们为人公正,说话有分量,调解纠纷往往很有成效,他们开的船也因此被大家称为“娘舅船”。

在海上人员“剑拔弩张”之时,附近的“娘舅船”就会闻讯而至。有威信、有正义感的“海上老娘舅”往往情理结合,让矛盾彻底“熄火”,土办法土得实在,处理起渔家矛盾却有着巧拨千斤的效用。

在浙江大地上,像舟山这样的“老娘舅”有15万余人,他们被称作人民调解员,活跃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第一线,以满腔热忱换来家庭邻里的和谐温馨,用娴熟的调解技巧为政府分忧,将一场场可能引发干戈的纷争化于无形。

矛盾减少,案件发生率也就直线下降,以2014年为例,全省命案、“五类”案件、“两抢”案件、入室盗窃案件发案数同比分别下降11.22%、15.98%、15.16%和2.23%。

日处理网上信息2万余件

“两网融合”网尽百姓天下事

近年来,在平安浙江推进过程中,“两网融合”频频出现,在保障平安上它发挥着什么作用?

台州椒江海门街道岭南社区的公园里有三棵五六层楼高的大树,由于越长越粗壮,它们将长廊不断挤压,长廊出现了裂缝,台阶还变了形。

为了解决这个安全隐患,社区工作人员一直在找相关部门解决,但是跑了半年多,仍然没得到解决。去年7月份,社区网格员沈薇薇,通过平安建设信息系统将这件事情录入到了系统里。一个星期后,这件事情就得到了解决。而解决的关键就是“两网融合”。

“两网融合”是指“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和浙江省平安信息系统的融合,通俗地说,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管理网格和电脑手机的“上网”合在一起,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来管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近年来,“两网融合”在浙江遍地开花,目前,浙江全省行政村、社区已科学划分成了10.9万个网格,落实了23.4万余名专兼职网格员,构建起一张全省统一的基层社会治理网。

此外,全省平安建设信息网络建有移动终端58万个,覆盖到全省所有县市区、乡镇街道和90%以上的村社区,初步形成了网上网下整体作战的工作体系。全省每日网上处理信息2万余件,95%以上的矛盾问题能在镇村两级得到解决。

从“枫桥经验”到平安浙江

浙江提升居民安全感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被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

“枫桥经验”为平安浙江建设埋下了坚实基础。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出,把建设“平安浙江”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贯穿于加快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全过程。

2014年,正值“平安浙江”10周年。10年来,浙江全省刑事发案、信访总量、生产安全事故总量保持“零增长”。

面对这样一份让群众满意的“成绩单”时,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也发起了新动员令:要坚持问题导向,把当前平安浙江建设存在的各种问题找准摸清,真正点准穴位、对症下药,通过解决问题来进一步提高维护我省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确保做好各项安保维稳工作,真正打造平安的“铜墙铁壁”。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民富境安、政通人和,已经成为浙江的一种重要“资源”。平安幸福是群众的企盼,和谐稳定是百姓的心愿。如今,站在浙江这片土地上,在为平安建设带来巨大变化而感到惊叹的同时,我们也定会被浙江平安建设的生动画面所吸引。

编辑: 徐挺

精耕细作到每村每巷 平安建设的“浙江样本”福泽百姓

稿源: 浙江在线 2016-01-22 14:49:12

浙江在线杭州1月19日讯(浙江在线首席记者/施宇翔 编辑/汪江军)除了经济的平稳运转,让生活充裕富足,浙江人民的幸福生活,还期待什么?

安全!1月13日,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发布《2015年浙江社会舆情年度报告》,浙江人民安全感受良好的比例达到97.7%,比2014年提升3.9%

安居才能乐业,平安是老百姓生活中最大的诉求。“十二五”以来,浙江把平安建设精耕细作到各行各业、每村每巷,创制出平安建设的“浙江样本”。平安建设“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天候立体化防控……被公认为中国最安全省份之一的浙江,正全力以赴推进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为建设“两富浙江”“两美浙江”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全天候立体化防控

“天眼”构建公共安全铜墙铁壁

2014年1月,温州鹿城区街头洋溢着浓浓年味,可站在路边的小胡和小刘却欲哭无泪。两人被三名男子持刀威胁并抢走了随身的手机和现金。眼看着抢劫者逃之夭夭,两人以为要找回被抢财物希望渺茫了。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仅仅过了10分钟,这三名嫌犯就被警方捉拿归案,之所以能如此神速地破案,得益于温州警方构筑的严密治安防控体系。

2012年,温州正式启动了“3211”社会治安动态监控“天网”工程,建成一套无线监控网络、一个视频监控实战应用平台。

这些无处不在、密密麻麻的“天眼”如同城市的守护者,全天候“不眨眼”值勤。哪个路面发生案件,警方便可在全市监控图上调出这一区域的监控资料,并根据这一区域的实时动态寻找可疑人员,分析作案者的逃窜线路。

不仅仅是温州,目前,浙江全省已建成社会治安视频监控探头155万余个。大到调整完善治安卡口和警务查报站,小到给出租房安装智能门禁系统、为电动车配备智能防盗终端,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系统建设。

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浙江15万“老娘舅”化干戈于无形

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曾说,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是深化平安浙江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

在舟山,近些年出现了一些专门调解渔民纠纷的“老娘舅”。他们为人公正,说话有分量,调解纠纷往往很有成效,他们开的船也因此被大家称为“娘舅船”。

在海上人员“剑拔弩张”之时,附近的“娘舅船”就会闻讯而至。有威信、有正义感的“海上老娘舅”往往情理结合,让矛盾彻底“熄火”,土办法土得实在,处理起渔家矛盾却有着巧拨千斤的效用。

在浙江大地上,像舟山这样的“老娘舅”有15万余人,他们被称作人民调解员,活跃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第一线,以满腔热忱换来家庭邻里的和谐温馨,用娴熟的调解技巧为政府分忧,将一场场可能引发干戈的纷争化于无形。

矛盾减少,案件发生率也就直线下降,以2014年为例,全省命案、“五类”案件、“两抢”案件、入室盗窃案件发案数同比分别下降11.22%、15.98%、15.16%和2.23%。

日处理网上信息2万余件

“两网融合”网尽百姓天下事

近年来,在平安浙江推进过程中,“两网融合”频频出现,在保障平安上它发挥着什么作用?

台州椒江海门街道岭南社区的公园里有三棵五六层楼高的大树,由于越长越粗壮,它们将长廊不断挤压,长廊出现了裂缝,台阶还变了形。

为了解决这个安全隐患,社区工作人员一直在找相关部门解决,但是跑了半年多,仍然没得到解决。去年7月份,社区网格员沈薇薇,通过平安建设信息系统将这件事情录入到了系统里。一个星期后,这件事情就得到了解决。而解决的关键就是“两网融合”。

“两网融合”是指“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和浙江省平安信息系统的融合,通俗地说,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管理网格和电脑手机的“上网”合在一起,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来管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近年来,“两网融合”在浙江遍地开花,目前,浙江全省行政村、社区已科学划分成了10.9万个网格,落实了23.4万余名专兼职网格员,构建起一张全省统一的基层社会治理网。

此外,全省平安建设信息网络建有移动终端58万个,覆盖到全省所有县市区、乡镇街道和90%以上的村社区,初步形成了网上网下整体作战的工作体系。全省每日网上处理信息2万余件,95%以上的矛盾问题能在镇村两级得到解决。

从“枫桥经验”到平安浙江

浙江提升居民安全感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被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

“枫桥经验”为平安浙江建设埋下了坚实基础。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出,把建设“平安浙江”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贯穿于加快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全过程。

2014年,正值“平安浙江”10周年。10年来,浙江全省刑事发案、信访总量、生产安全事故总量保持“零增长”。

面对这样一份让群众满意的“成绩单”时,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也发起了新动员令:要坚持问题导向,把当前平安浙江建设存在的各种问题找准摸清,真正点准穴位、对症下药,通过解决问题来进一步提高维护我省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确保做好各项安保维稳工作,真正打造平安的“铜墙铁壁”。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民富境安、政通人和,已经成为浙江的一种重要“资源”。平安幸福是群众的企盼,和谐稳定是百姓的心愿。如今,站在浙江这片土地上,在为平安建设带来巨大变化而感到惊叹的同时,我们也定会被浙江平安建设的生动画面所吸引。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