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2 12:15
在中国历史上,王阳明是一座丰碑。作为心学集大成者,他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后人评论说:他是中国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最为杰出者之一。
古来圣贤皆寂寞。但思想的光芒,终会穿透迷雾,烛照人心。在今天,当我们再度研读王阳明时,我们又能从先贤留下的精神财富中,获得哪些有关做人做事的启迪?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修成光明之心,方能抵抗诱惑
王阳明以“心学”著称,他的心,很强大。
公元1529年,王阳明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内章江的一条船上,享年57岁。当时,王阳明正奉旨在广西平定叛乱,已病入膏肓,上奏朝廷乞求归乡。归乡途中,巨星陨落。临终时,他给侍奉于床前的门人周积留下一句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对“心”的探索,王阳明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他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他的名言是:“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王阳明一生坎坷。他从小以神童知名,但数次科举失利,同学中有人以不中举为耻者,他笑道:“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中举之后,走上官场,又因得罪太监刘瑾而险遭杀身之祸;即便在平定宁王之乱、达到人生巅峰之时,也因小人馋告而差点失去一切……他曾经这样形容自己的处境:“危栈断我前,猛虎尾我后,倒崖落我左,绝壑临我右。我足复荆榛,雨雪更纷骤……”
但他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强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强大的内心,能够帮助一个人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直到成为圣贤。
人人都渴望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但走向内心的强大,要经过历练甚至磨难,王阳明就是最好的例子。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黄宗羲对王阳明推崇备至,曾说王阳明的心学堪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他还有句话“是以古之君子,宁凿五丁之间道,不假邯郸之野马,故其途亦不得不殊”,意思是说:修心养性,绝非一蹴而就。
王阳明小时候,堪称顽劣少年,各种记载中都有他行事乖张、屡遭殴打的故事。青年时代,他也一度迷惘,精神不知往何寄托,后人曾概括他年轻时的“五溺”:任侠、骑射、词章、神仙、佛氏。用今天的话来说,王阳明年轻时候,痴迷求仙拜佛,喜欢打打杀杀,走了不少弯路。
这种沉溺对年轻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在今天,也有很多与当年王阳明一般的同龄人,沉溺于游戏、追星、情色、金钱……但是很多人一直未能挣脱,一辈子沉溺其中,甚至成了悲剧的主角。
王阳明是如何完成自己的转变的?史载,在被贬谪到偏远蛮荒的贵州龙场驿时,某个晚上,习惯夜夜静坐深思的王阳明,突然大悟“格物致知”之道,高兴得跳了起来,把睡着的仆人们都惊醒了,史称“龙场悟道”。但半夜悟道,颇多戏剧成份,应该说,王阳明悟道,是个从渐悟到顿悟的过程,尤其是到了龙场驿之后,结合自身处境,加上宁静的环境,日夜思想,终于大悟。
著名的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在《王阳明大传》一书中描写“龙场悟道”时说:“一天夜里,王阳明恍然顿悟,随即发狂般地欢呼雀跃起来,感觉就像云开雾散、豁然见阳光一样,终于使至今未曾参透的‘格物致知’之旨露出了真相。王阳明觉悟到:原来圣人之道蕴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一直以来所沿用的向心外求理的方法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王阳明曾经按照朱熹的学说,去格一草一物之理。有一次决定穷竹之理,他守在竹林中,“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自己反倒大病一场,如此努力,也没实现“心”与“理”的融合。
龙场顿悟,使王阳明第一次清楚认识到“心”与“理”的融合。“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既然知道了善恶,就应该在事上磨练,“格物致知”,不断为善去恶,“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格除各种浮思闲虑的干扰,让心从偏颇失控的不正常的状态,回归到不偏不倚的“中和境界”。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修行,对今天的人来说,无法重复王阳明悟道之过程,但王阳明始终保持好学深究、追求真理的态度,在事上磨练的精神,值得今人学习,更值得学习的是:王阳明对自我内心的关照。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是王阳明的名言。是的,无论身处什么时候,无论外界有多少监督,没有人能替你看顾你的内心--除了你自己。
迷失还是坚守,全靠自我。
知行合一,修己治人,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这么形容王阳明:“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却廖若晨星。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阳明的出现,才能让奇迹真正产生……”一代大师钱穆也说,他最佩服的三个人,是诸葛亮、王阳明、曾国藩--这三人均文武双全。
王阳明一介书生,却能立下赫赫军功,令后人称奇。他的军功,主要是“三征”,按时间顺序,先是以赣南为中心,跨江西、福建、广东、湖广四地,一举荡平为患数十年的盗贼;继而在江西快速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被后人誉为用35天时间,平定了朱宸濠策划了三十年的叛乱;第三征是指成功讨伐广西思恩、田州以及断藤峡、八寨的叛贼。
“三征”当中,以平定宁王叛乱最为显赫,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是挽救了大明王朝。当时王阳明任南赣巡抚,宁王叛乱,声势惊人,呈席卷之势,而王阳明手中无兵,却临危不乱,他一方面在袁州(今江西宜春)聚集各府县士兵,征调军粮、制造兵械船只,另一方面假装传檄各地至江西勤王,在南昌到处张贴假檄迷惑宸濠。为争取时间集结军队,他写蜡书让朱宸濠的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劝宁王发兵攻打南京,却又故意泄露给宁王。此时,李、刘二人果然劝朱宸濠进兵南京,但朱宸濠大疑,按兵不动。过了十多天,勤王兵未至,宸濠发觉被骗,带兵攻下九江、南康,随即攻打安庆受挫,此时王阳明大军已集结完毕。宸濠精锐都前往安庆,留守南昌的兵力空虚,王阳明率兵攻打南昌,宸濠回兵救南昌。最终双方在鄱阳湖决战,经过三天的激战,宁王战败被俘。
赫赫军功,正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最成功的验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阳明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难怪阳明精舍舍长蒋庆感叹:王阳明是“行动圣哲”,阳明学是行动儒学!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口若悬河、文章做得花团锦簇的,不知有多少人,但像王阳明这样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如此完美的,寥寥无几。
王阳明14岁时,开始学习弓马之术,研读兵法,他认为儒生最大的缺点就是不懂兵法,虽然孔子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但当世的儒生仅仅是巧于章句,平时只关注科举及第和荣华富贵,做文章粉饰太平,一旦遇事,就束手无策。
王阳明的军功,并非依靠的是小聪明。他一直在学习,而且不像同时代寻常儒生那般学习,除了八股文,他致力学好兵法,并在少年时代出游四方,纵观山形地势,小小年纪,已有经略四方之志。
需要强调的是,只重视博闻强识,不修德行,或者对经世致用漠不关心,这些都违背了阳明学的主旨。
在王阳明看来,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体的,不分轻重,忽视任何一方都不能达到至善。如果儒学忽视治人,而只重视修己,那它就会变得和佛教、老庄一样,重视出世、超脱和独善其身。如果儒学忽视修己,而只重视治人,那它又会变得和法家、纵横家一样,重视功利和权力。前者虽然纯真,但却忽视现实;后者虽然重视现实,却缺乏纯真。
所以,解决问题的能力,远不仅仅停留在手段这个层面上。
光明峻伟,家风浩荡,最好的家教是品格
说王阳明,不得不说王阳明的父亲王华--优质的家教,淳正的家风,非常管用。
王阳明小时候是个调皮孩子,史料中有不少被父亲责打的纪录,少年时代,年少轻狂,也常被父亲呵斥。例如,他十五岁的时候,愤怒于叛乱四起、攻城略地,便跟父亲说:打算直接向皇帝上书,陈述对策,并请皇帝像当年汉武帝授权侍臣终军一样,给他“壮卒万人,削平草寇,以靖海内”。王阳明父亲一听,怒吼起来:“汝病狂耶!书生妄言取死耳。”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你有病啊?你找死啊!”王阳明被骂之后,不吭声了,老实读书。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不是寻常人,从小聪慧,过目不忘,36岁时考中状元,至少这科举成绩,比儿子要好得多。而且王华道德高尚,品行纯正。
有一个故事,讲王华中状元之前,在祁阳教书期满,告别祁阳文友,准备回家参加乡试。学子们设宴为他饯行,有人将宴席安排在水中央的一座亭子里,还事先藏了两个妓女在里面。席散之后,众人都告辞乘船上岸而去,将王华安置在亭里歇息。两个妓女从内里出来,王华吃惊不小,急忙呼船,可是船都已走远,无奈王华只得拆了扇门板渡水而归,祁阳人无不佩服他的人品。
王华是个好父亲,对儿子在学问与道德方面一直要求严格,但并不一味禁锢儿子的思想,他为人坦荡真诚,急公好义,且有一副峥峥铁骨,不媚佞人。宦官刘瑾专权时,朝中大臣纷纷奔走其门,而王华却不与其来往。刘瑾素慕王华为人,曾两次派人对王华说,他与王华有旧,王华若能去见他一面,可入阁为相。王华操持坚定,不肯趋附刘瑾。此时正好王阳明得罪了刘瑾,于是这对父子双双遭殃。王阳明被贬往贵州龙场驿,王华也被迫致仕,但他回乡后,以读书自娱,侍奉百岁老母,自己虽年已七十,仍行孝于床前,为世人称赞。一直到刘瑾事败被诛后,王华恢复原官。后来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反遭奸臣诬陷,官府甚至派人到王华家中记录资产房屋等等,一付要抄家的模样,亲朋好友惊恐不已,但王华泰然自若。
父亲的这些美德,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王阳明。
在王阳明科举考试登第后,王华的同榜进士榜眼黄珣曾写诗给王华,题为《贺年侄王伯安登第》,最后两句是:“相看尽道登科乐,却合同担廊庙忧。”父子俩,都是以一己之力,为国担忧的读书人。
阳明心学,影响深远;家风浩荡,泽被后世。在今天乃至未来,王阳明的思想还在源源不断启迪着世人,照亮着后来人前行的路。(关山远)
编辑: 陈燕
- 古方红糖功效没那么神 小心激素超标
- 全世界今年都要涨工资? 专家:不现实
- 李东生受贿案一审宣判 有期徒刑15年
- 女教授配资炒股亏掉4套房 透支8张卡
- 警方调查斗鱼TV直播"造人"等违规视频
- 车站为一人保留 日本火车站引网友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