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底以来,宁海县在省档案局与浙江大学联合成立的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指导下,积极开展“五水共治”口述档案建设工作。作为试点县,宁海县通过前期设计、同步录制、整理存档、编辑出版等有效途径,在“五水共治”口述档案建设中成效显著,开全省先河。
一、承前启后,体现“五水共治”生动实践。一是承接历史渊源,注重“治水”现实,大力开展口述档案建设。宁海境内依山傍海,溪多流急,历史上水涝灾害频仍,“治水”始终是宁海民生工作的重点。“五水共治”工作开展以来,宁海县进一步推进了白溪、清溪、洋溪、凫溪、中堡溪“五大溪流”的全线治理,水环境优化日新月异。以“五水共治”为主题,让受访者以口述人的形式,对“治水”历史形成专题档案,从社会记忆的角度,留存记忆,见证变迁。二是突出社会效应,体现“治水”意义,充分彰显口述档案力量。围绕省、市有关“五水共治”的重大战略决策,宁海县紧紧把握如何贯彻落实、如何取得实效、如何发挥社会效应、如何增进民生福祉等关键问题,通过“五水共治”口述档案建设,以原生态的影像、文字、图片等实录,梳理、总结、留存“五水共治”中的科学攻略、治理方法、生态变迁以及工作成就等,以档案特有的属性和社会效应,来佐证“五水共治”的科学决策与生动实践。三是贴近生产生活,融入“治水”主体,普通群众为口述档案“点赞”。“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口述档案建设过程中,充分融入普通群众作为“治水”主体的所见、所为、所感,通过口述录制,既提高了普通群众的“治水”意识,同时又通过口述资料的存档留史,使他们充分感受“治水”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投入“五水共治”实践的积极性、参与性和推动性,让更多的普通群众为“治水”工作“点赞”。
二、高屋建瓴,征采“五水共治”精彩记录。一是提纲契领,精深设计口述问题。宁海县结合“五大溪流”治理,按照决策层、执行层、受益层的三个层次,分战略部署、统筹协调、贯彻实施、政策解读、生态效益、百姓观点六大模块,前期设计口述采访的系列问题197个。并根据口述人的背景材料、工作性质等,量身设计不同的口述问题,做到问题不重复,切中要害。二是层面覆盖,精心选择口述对象。从“治水”工作大局出发,着眼全县范围,按照层面覆盖、比例适中、对象明确、地域特色的要求,宁海县治水办会同县档案局等部门加强前期排摸,从初期的212名口述对象中,充分考虑其工作性质、年龄层次、熟悉程度、表达能力等因素,精心选择了包括县领导、乡镇部门负责人、治水一线典型、治水沿线群众、水利部门老同志等31位口述人,将他们对“治水”工作的深切感受与故土情感联系起来,在口述历史的同时见证“治水”变迁。三是因人制宜,精到录制口述场景。在口述档案录制中,充分发挥档案采集团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在采访录制口述人时,通过因人制宜、紧抓深挖,使口述人讲出内心的真实想法,让口述资料的内涵更加丰富、口述内容更加翔实;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档案公共服务的做法,依拓专业口述录制室和专业录制摄像团队,使口述档案建设的质量得到根本保证。
三、取精用弘,留存“五水共治”鲜活记忆。一是做好当下同步记录,体现具体性、生动性。通过不同层次对象的口述采访录制,全方位、同步记录当下“五水共治”整体工作,目前,已录制了时长达1631分钟“五水共治”口述声像档案。被采访录制的对象既是治水工作的受访者,又是参与者,他们直接见证了“五水共治”的具体实践,口述内容生动形象,口述资料将成为“治水”历史延续发展的宝贵财富,也是对“治水”档案留存的一次有益探索。二是做好后期制作整理,体现留存性、历史性。对口述录制的资料进行整理与编研,从而将“治水”口述档案的建设成果予以直观体现。今年4月以来,宁海县治水办与县档案局等部门根据每个口述人的语音、视频资料,用文字逐一予以记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语句标准化、并配备口述人的背景介绍、场景图片等,整理出28万字的口述档案编研作品,并将此编印成书籍纳入公开出版。同时,在对原始口述影像资料进行归档的基础上,编辑了时长20分钟的《清水淌进百姓生活》微视档,有效展示宁海县“五水共治”工作的突出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