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宁波热点 > 五水共治 > 市级动态 正文
寻访老塘河的新时代
http://nbwsgz.cnnb.com.cn  宁波五水共治网   2015年12月21日

巡航。 (胡学军摄)

  □王岚 郑勇 单玉紫枫

  唐代它山堰工程,与始建于宋代年间、现仍驻立于海曙区镇明路西侧平桥街口(原是平桥河)的水则碑遥相呼应,是古时治水兴水的一项历史见证:“平”字协调上河与下江的关系,水没“平”字当泄,出“平”字当蓄。

  近百年来,城市快速扩张,水利技术不断发展,水则碑已化身为记忆碑,塘河也不再担负城市供水、通航重任。新时期,当宁波城市建设开始逐步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转变时,我们蓦然惊醒:千年塘河资源宝贵,只是它在城市中的功能期许已随时代发生改变。

  从填埋到疏浚,从废弃到开发,未来塘河该如何回归?塘河寻访,带我们穿越千年,来到了它的“摩登时代”———东部新城。

  15.85平方公里的东部新城,河网交错纵横,规划水系面积占到了总面积的16.2%。几乎每一条主干道边,伴有平行的大小河道,传承了老城“一道街渠一道水”格局,再现江南水城风光。

  东部新城水网,是新老水系重新规划建设后的产物。它们是现代城市形象代表,更发挥着传统蓄水排涝功能。

  在东部新城文化广场中心,是自东乡来的后塘河。文化广场是年轻人的天下,这里的后塘河也现出“摩登”气息:河岸绿野旧房化身为现代建筑,亲水河埠头少了浣洗者,却添了时尚元素。只见一组球型浮灯点缀于清清河水之上,年轻人划着皮划艇荡舟休闲。

  “后塘河还是鄞东南平原水利规划主干河道‘六纵四横’中的一横。”同行的市水利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唐宏进说,为满足水利要求,后塘河河宽与河深都做了扩容,与周边大小河流互相贯通。

  在东部新城,南北向的新杨木碶河与后塘河扮演着同样角色,不同的是岸线景观各具特色。

  “这两条塘河采用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就好比河塘变成了‘海绵体’,兼具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的功能。”在唐宏进指引下,我们看到了美丽的新杨木碶河。

  就见河道两岸,一边是种有植被的坡地,一边是垂直垒起的驳岸。“如果用地允许,坡岸更有利于过滤雨水、保持生态平衡、提升景观。”唐宏进说。

  我们站的一边脚下河岸是垂直驳磡,由不规则石块垒成。仔细看,这些石块外部编有金属网笼,石块缝隙间开始长出绿草,“这样的生态驳岸方便生物栖息,进而形成微生物生态系统,令河道滋生野趣,增强自净能力。”

  这样的河道,无疑是都市的一道风景。但它们在提升城市休闲与生态品质的同时,又是如何完成保持洁净、阻咸蓄淡、蓄水排涝的最初始命?还在建设中、位于甬新河与甬江交叉口的甬新闸泵站给了我们答案。

  这里有一个碶闸,现再加建一个泵站。老宁波说“有河必入海,入海必通碶”,可见“碶”也是宁波“特产”,而泵就是现代产物。“当河道需要换水,或当城市内涝,但内河水位低于外江潮位无法开闸自排时就需要开启水泵强排。“今年台风‘杜鹃’带来的大雨,泵站三台泵机连续工作24小时,排水5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小型水库容量。”泵站人员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