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梁国瑞 江帆) 资金不足,是记者在全省各地听到众多河长反映的问题之一。对于不少县、乡级河长而言,治水需要截污纳管、建污水处理设施,资金固然是必备的“粮草”;但对于更多的村级河长来说,没有充足的资金,是当前无法忽略的现实。
“不少地方地税征收动不动就是几百万、几千万,我们治水只有几百块、几千块。但很多事情并不一定靠钱,只要用心,没钱也能治好河。”今天,记者在富阳坑西村,听到了村级河长赵明灿的这句掏心窝的话。
没钱如何治水?赵明灿的回答是:“走心。”
坑西村位于富阳银湖街道北部,紧邻余杭区中泰街道,村内有大小水库6座,赵明灿负责的坑西溪、筱岭溪、峡岭溪等,都属于高桥江的源头水河段。
治水工作开始之前,村里河道遍布白色垃圾,“尤其是一场大雨过后,上游水库放水泄洪,河道两岸的树枝上肯定挂满垃圾,村里每年下半年都要组织人,清理河道两岸的树枝。”赵明灿说。水里的问题好解决,难办的是岸上保洁。村里曾有7座矿山、1家镀锌企业、1家家庭养猪场。周边的建筑企业,还常常到坑西村范围内偷倒垃圾。
“镇里给我们的资金,一年是1.2万元。”赵明灿说,平摊到村里的2名河道保洁员,每人每个月只有500元。村集体资金同样捉襟见肘。这个526户共1778人的村庄,全年的集体收入有30万元左右,但全年的日常开支却需90多万元。
因为矿山多,村里的马路常年积满灰尘,扫马路成为一项重头工作。“现在有10多个人在做村庄保洁,一是扫马路,二是到每个自然村收垃圾,村里统一收集后,运到街道垃圾中转站。”赵明灿说,每年全村集体收入的一半,都要用在保洁上。
上级补助资金少、村里集体资金也不足,坑西村的治水工作如何开展?赵明灿和村干部、党员们,想了不少招。
去年5月份,村里10多名党员,每人“领养”了几头小猪,这成了银湖街道一桩“奇事”。原来,赵明灿负责的坑西溪支流上,有一家家庭养猪场,面积120多平方米,养了47头猪,污水直排到坑西溪内,猪粪等堆积在溪流两侧,常年臭气熏天。
这家养猪场的主人是一对残疾人夫妇。赵明灿和养猪场主人吴仁贤谈过好几次,劝他关停养猪场。吴仁贤开出2.5万元的价格,村里觉得太高,于是想出了党员“领养”的法子。
在随后的党员大会上,赵明灿把这事拿出来讨论。不到3天,有40多名党员报名,最后由10余名党员领养小猪。为了不再对坑西溪造成污染,领养的小猪均分散在村民家中适宜位置饲养。两头母猪,则由村里出钱买下,然后转送给外地养殖户。村里还拿出1万多元给吴仁贤作为补贴。如今,吴仁贤在自家开起了电动自行车修理铺,生活也有了着落。
今年6月,村里开始建设垃圾分类房,区财政补助的60多万元只够基础建设,占地的费用没了着落。“我们想了办法,占地0.1亩以内的,村里以每亩3万的价格买下;超过0.1亩,则以每亩每年1000元的价格租下来,省去一大笔政策处理的钱。”赵明灿说。
如今,关停矿山、养猪场、镀锌企业后,坑西村治水最大的难题在于岸上保洁。“全村105名党员分片包干,自家周围50米范围是包干区,每个党员还要联系4户居民,负责日常卫生。”赵明灿说,村里还给每户居民分发传单,要求做好自家的卫生清洁,“哪位村民不配合,我们都记录在案,今后他们来村里办事、签字,我们提出配合卫生清洁的要求,让村民换位思考,来促进工作。”赵明灿说。
在这些办法的帮助下,尽管资金有限,赵明灿负责的河道如今水清岸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