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诸暨日报记者 翁均飞 通讯员 沈亚平) 陈小婉是诸暨市东和乡十里坪村村民,家里的厨房有两个水龙头,一个接自来水,一个接井水。每天烧水做饭时,她都会打开新的水龙头接水,这是由7月份建成的东和水厂直供的自来水。她说:“和我们自己接的水相比,自来水吃得放心。”
10多年前,陈小婉和邻居一起花了4000多元,在3公里外的山上挖了一口井,再装上塑料水管,将水接到家里,看着清爽,但使用时有诸多不便:一是干旱时会造成断水,二是水管容易被挖断,维修起来很麻烦。用上自来水后,这些烦恼一扫而空。
为改善山区群众的喝水条件,诸暨市水务集团投资近2000万元兴建东和水厂,日供水能力达2000吨。东和乡第一期供水规划为5个行政村,目前这些村已全部或部分实现通水。“这是一项民生工程,安装自来水的实际费用每户需2500元,但村民自己只需拿出1200元,其余的可享受政府补贴。”水务集团董事长郑琦介绍。
自从“五水共治”开展以来,诸暨市水务集团全力实施“保供水”,坚持“同源、同网、同质、同价”的理念,全速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在前期完成“自来水进村入户三年计划”后,又启动“自来水提质扩面新三年计划”。
总投资达10.2亿元的城北水厂及城乡管网配套工程上马。该项目建成后,诸暨将形成陈蔡水库和石壁水库双水源、城南水厂和城北水厂双水厂协同供水的局面,大大提高供水的可靠性。
在自来水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居民原来的自建供水系统得以保留,主要用于生活洗刷,实现了“两水并用、优水优用”的模式。目前,诸暨已有100多个村实施这种“保供水”和“抓节水”并举的供水模式。
截至今年9月,诸暨已建成运行8个水厂,日供水能力达36.5万吨,涉及全市24个镇乡街道,受益人口达到90多万,基本实现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还未实现通水的马剑、同山、岭北3个山区镇的供水工程建设也已启动,其中马剑、同山的供水工程预计年底可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