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宁波热点 > 五水共治 > 市级简报 正文
健全三项机制 狠抓三个环节
慈溪全过程监管打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优质工程
http://nbwsgz.cnnb.com.cn  宁波五水共治网   2015年06月08日

  慈溪市从2006年起稳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特别是开展“五水共治”以来,该市强化统筹协调、优化服务指导,加大建设投入和监管力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迈上了提速提质提效的发展轨道。

  一、健全源头管控机制,狠抓工程前期质量。一是严格工程准入。通过公开招投标,比选择优确定项目设计、施工、监理以及材料供应等69家企业(单位)入围预选承包商,并实施跟踪管理、动态调整。监管中发现存在问题的,由市公共资源交管办会同市水治办及时依规处理,问题严重的直接从预选商名录中剔除。二是优化规划设计。委托资质为乙级及以上的设计单位进行项目设计并设置组织方案评审环节,图纸设计要求现场踏勘,做到“一户一方案”。同时,把设计费同绩效挂钩,设计单位因自身问题导致工程变更产生额外费用的,相应扣减10%—20%的设计费用,问题严重的直接取消预选资格。三是强化技术支撑。组建专家顾问团实现借智引智,邀请8名省内知名学者和技术专家就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行现场指导、方案会审,分批次组织相关负责同志赴先进地区学习取经,举办专题培训会议,对220余名镇村负责人和村级监督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二、创新联动监管机制,狠抓施工建设质量。一是“三级监管”严把关。构建市镇村“三级监管”体系,对施工建设实行层层监管、工程质量级级负责。市级层面,由水治办牵头,联合农办、住建、环保等部门对项目建设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纠正问题,并加强指导服务;镇级层面,各镇(街道)实施项目专人负责制,直接对工程质量负全责;村级层面,每个村都落实监督员2-3名,由村民和村监委成员担任,每人每月给予管理费并纳入项目总成本,有效调动村民尽心尽力地为家门口的工程“把脉挑刺”、“献计献策”。二是“标准样板”强示范。强制规定施工方必须在进场施工前完成一段管线(50至100米)、一户接纳的“标准样板”工程,明确施工工艺、管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建设过程中同步组织现场观摩教学,“标准样板”工程通过验收才拨付第一笔项目补助款。通过“标准样板”强化示范带动,一方面使村级监督员和广大村民更好地了解工程建设标准,提高工程质量监管能力,另一方面让一些思想上有顾虑、工作上不配合的群众能够消除顾虑、主动配合建设。另外,也便于设计单位根据现场施工条件不断调整优化设计,使整个方案更为合理、更接地气。截至目前,已累计实施“标准样板”工程31个。三是“飞行检查”动真格。在日常巡查基础上,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每周对在建项目进行随机抽查,做到质量监管双保险。采取双挂钩制度,一方面将检查发现问题的多少与第三方监督机构的劳务费挂钩,另一方面将飞行检查结果同预选商的招投标结果挂钩。自去年底首次实施“飞行检查”以来,已累计完成检查20余次,发现并整改问题55个(处),1个项目实施停工整顿,真正做到了“花小钱办大事”。

  三、完善效益评估机制,狠抓竣工验收质量。一是工程验收“过三关”。现场施工结束后,先由市质监站进行验收;再由镇(街道)牵头,会同监理、设计单位及村干部进行现场检验并出具工程竣工验收报告;项目运行稳定后,由市水治办牵头,组织环保、住建等部门会同施工、设计、监理单位和镇村干部进行综合验收。截至目前,该市已累计组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验收155个,其中149个已通过,6个未通过的正在进一步改进完善中。二是质量责任“可追溯”。为每一户农户、每一处设施终端建立一份工程档案,确保设计图纸、施工资料、图像照片齐全完备,特别是隐蔽工程实行全程录像,保存影像资料。后期运行中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在责任倒查时做到有档可依,为查找问题、分析原因、责任落实提供第一手资料。三是质量效益“回头看”。对每一个完工项目认真实施“回头看”,通过实地“查、看、访、问、量”等方式,掌握管网铺设、终端建设、农户接纳三大关键环节施工质量和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