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宁波热点 > 五水共治 > 市级简报 正文
北仑坚持“四并”思路 稳步推进“五水共治”工作
http://nbwsgz.cnnb.com.cn  宁波五水共治网   2015年06月08日

  2015年北仑区坚持“四并”思路,力争基本实现“一个示范、两个不落、三个升级、四个覆盖、五个一批”的总体目标。

  一是坚持“治标与治本并举”,持续深入推进涉河污染源头整治。力争全区应治村污水治理设施年底全面建成投用,对年久失修不能正常运行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实施改造提升。加强治污管理和检测巡查,坚决防止农村畜禽养殖反弹回潮,对不能达到长效治污管理的畜禽养殖场,进一步实施提升改造或关停转产。继续推进企业刷卡排污系统建设,确保所有实行总量控制的A类企业全覆盖。对中小型餐饮服务企业非法排污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餐厨垃圾非法处置、餐饮污水偷排等违法行为。按时完成560公里的污水管网建设目标,全面形成“覆盖全区、统一管理”的污水管道主干网架体系,力争实现污水主管网30公里建设目标。加大城镇污水主管网和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同步接管,充分发挥已建城镇污水主管网和农村生活污水管道的最大效能。试点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监控平台建设,整合在线监控和刷卡排污系统,实现“过程监控”和“末端监管”。强化排污总量核查机制,出台《北仑区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激励制度》,落实刚性约束,坚持奖优罚劣,倒逼企业提升清洁生产和治污水平。持续推进全区河道的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彻底消灭沿河污染源。深入开展涉水违章建筑拆除工作,加快推进沿河垃圾箱及城中村公厕改造工程建设。

  二是坚持“巩固与提升并进”,持续深入推进治理成效稳步提升。力争全区范围彻底消除“三河”现象。深化落实“河长制”、“一河一策”。落实三级“河长制”责任,综合协调推进工程措施和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做好“三河”应急预案,加强河道水质跟踪监测,动态掌握水环境较差河流水情变化。采取河道清淤、沿河截污、水系沟通、河岸修复、生物治理、生态补水等综合措施,全面提升河岸景观和水环境质量。继续推进小浃江和中河上游水环境综合治理、梅山水道、“清水绕百村”等工程建设,着力打造一批精品、亮点工程。按照“统筹规划、分片治理、突出重点、分步推进”要求,加快实施16个防洪水项目,重点推进江河堤防、平原河道、沿海闸泵、排涝泵站等各项水利工程建设。按照“抓基础、增设施、摸涝点、常演练”的总体要求,重点完成强库堤、疏通道、攻强排、打通断头河、开辟新河道等工作,着力消除易淹易涝片区。

  三是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持续深入推进长效管理机制完善。落实全区污水管网建设规划“一张图”,制订出台中心城区防洪排涝和全区主要河流整治提升综合规划方案,研究出台相关政策。以“五水共治”联席会议为平台,定期商讨治水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统筹协调治水工程要素保障、前期环节推进、部门联动职责分工等综合工作,并强化督查考核,落实约束机制。强化部门协同,明确相关责任,严格工程设计、现场施工、竣工验收、项目资金和运行维护管理。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和新闻媒体等,积极探索第三方参与监管机制,监督工程进度与质量,确保工程前期准备、施工阶段、验收环节和财务管理等流程公开透明。优化分级管理,继续整合街道(乡镇)行政管理资源,不断充实公用设施管理站、河道管理所等基层治水队伍,明确职能职责,落实工程建后管养及水务日常管理属地化。统筹推进城乡水务管理,把雨污市政管网、供水管网、农村污水管网等涉水基础设施实行统一管理,确保工程建后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坚持管养分离、政企分开,积极扶植培育区骨干水务企业,以自行养护和服务外包的模式,组建或引入专业管理养护队伍,不断提高在全区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市政管网、水利工程、河道保洁等维修养护市场的主体比例,提高运维养护管理专业化水平。建立由综合执法、环保、公安、水利和街道(乡镇)“五位一体”的联合巡查与执法工作长效机制,积极构建依法治水管水的联动网络,逐步建立符合区情的城乡涉水事务长效管理运行工作机制。

  四是坚持“引导与督查并用”,持续深入推进各项保障制度落实。着力发挥社会各界力量的主人翁作用,深入落实街道(乡镇)及工程建设单位责任主体、行政村及工程实施单位主体责任,以及有关部门监督审核相关责任。强化责任担当,深入推行三级“河长制”,着力培养敢闯敢干、担当有为的干部到治水一线。继续推进“百名支书治百河”等专项行动,包干推进,限时整改。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按照轻重缓急,确保专项资金和配套资金及时落实到位。按照“责任部门主导、执法部门统领、乡镇属地管理督查、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模式,制定《北仑区水行政执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树立执法前置理念,实现执法关口下移,及时发现违法苗头,有效调处和化解水事纠纷,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在水行政执法例会基础上,建立水事违法信息快速处置及跟踪反馈机制。在涉水案件统一移送城管执法查办机制上,增加对案件结案的备案流程。不断发挥企业、基层组织在治污水、抓节水中的主体作用,变“政府治水”为“全民治水”,变“单一责任”为“共同责任”。深入推进环境促进会建设,积极培育民间志愿队伍,充分发挥新闻媒体曝光、网络舆论监督与群众信访渠道,以及“四位一体”的“水环境眼”公共监督平台作用,让涉水违法行为暴露在全社会关注下,努力让多方联动、全民参与、共治共管的激情热情充分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