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旅
看到中东欧这个词,恍然有种亲切的感觉,很多记忆便骤然而至,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系列地理元素:群山起伏的巴尔干半岛、巍峨延绵的喀尔巴阡山系、辽阔壮美的多瑙河及其平原、湛蓝美丽的地中海……而将它们连接起来的则是童年时代看过的那些经典老电影。
从阿尔巴尼亚的《宁死不屈》、《海岸风雷》、《第八个是铜像》,罗马尼亚的《爆炸》、《橡树十万火急》、《沸腾的生活》、《最后一颗子弹》、《复仇》、《多瑙河之波》,到前南斯拉夫的《南方铁路之战》、《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临时工》、《你好出租车》;从保加利亚的《可汗的光荣》到捷克斯洛伐克的《好兵帅克》,这些电影绝大多是反映东欧各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反法西斯游击战,刻画了一个个可歌可泣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形象,也有诸如《临时工》、《沸腾的生活》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的影片,其中大量的异域风光和鲜活的生活场景给我们当年贫瘠的精神世界注入了丰富的色彩。
在中东欧各国的这些经典老电影中,印象最深的还是前南斯拉夫制作的影片(包括七十年代末在我国播映的电视连续剧《黑名单上的人》),其拍摄的电影故事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饱满,更难能可贵的是演员没有脸谱化,以致电影看到快结束时“好人”、“坏人”还分不清;其非凡的电影艺术水平在东欧各国中独树一帜(现在回想起,这可能与前南斯拉夫当年搞所谓“修正主义”政治气候有关,文化创作相对宽松自由),以致这么多年过去,仍无法抑制地牵动出浓厚的怀旧思绪。“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前南各族人民英勇抵抗侵略者的历史随着电影的传播而深深扎入我们的童年记忆中。
同时,因为电影,我对中东欧的地理历史尤为感兴趣,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利亚这些原来属于东罗马帝国的属地在被奥斯曼帝国长期占领,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纷纷独立建国后,展现出风格多样化的民族特征和文化宗教特色,东正教的拜占庭式教堂与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交相辉印,也在中东欧各国的电影中都得到鲜明的体现。
也因为这些经典老电影,使我至今仍对中东欧各国的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