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楼”的牌匾已斑驳,但邻里情依旧
沿着童王小区的路往里走,拐过两个弯,几乎穿过了半个小区,能看到一幢特殊的五层小楼,它位于小区最深处,是小区的1号楼,也是唯一一幢挂着“幸福楼”牌匾的小楼。
因为年代的久远,这块白底红字的小牌匾略显斑驳,四个螺丝也少了一个。但唯一不变的,是楼里9户居民间浓浓的邻里情,近十年来,这里上演了一出出幸福剧。
今年小年夜里,平时安静的“幸福楼”热闹了起来,2楼的邬金娥拿着自家腌制的腊肉一户户地敲开邻居家的门,给每户递上一条腊肉,“自家做的,尝一尝,味道好不好?”
其实在“幸福楼”里,这样的场景,越临近过年越能见到,“每年,我们都会给彼此准备一份过年礼。”有时候是炒瓜子,有时候是汤圆,有时候是年糕……但年礼总有一个特色:自家做的。
片段一
二楼邻居端着烤菜年糕上门
昨天中午,202室的邬金娥端着刚烧好的烤菜年糕走进楼上仇小毛的家。83岁的仇小毛三个月前摔了一跤,一直在家休息,邬金娥经常会上门去看看。
“仇阿姨,你身体好些了吗?”走到老人的房间,邬金娥熟练地扶起老人,扶她走到饭桌前,把自己刚做的菜烤年糕端到她面前,“我刚做的年糕,你尝尝。”两人有说有笑,像是一家人一样。
仇小毛和老伴是“幸福楼”里年纪最大的两位,楼上楼下的邻居经常会过来探望他们老两口。谁家买了新鲜的菜,做了点心,总会送来一点。每次下楼晒太阳,总有邻居等在门口,扶着她和老伴上下楼。
三个月前,仇小毛从三轮车上摔了下来,盆骨骨折了,老人在医院住了20多天,邻居们轮流着来看望她,住院的20多天里,病房里的笑声就没断过。
“我在这里住了7年,楼上楼下有事了都会相互商量,没见过谁家无理取闹,住在这里很温暖。”仇小毛说。
片段二
楼道里的“卫生部长”
“幸福楼”里,四楼的王美琴自封是“卫生部长”。58岁的她每天早上8时就要上班,而晚上5时半才能回家。但只要有空,王阿姨都会楼上楼下地忙活,拖地擦洗楼梯,“平时工作忙,我能为楼里做的也只有这些。”
每星期的周三上午和周日下午,王美琴会准时出现在楼道里。五层楼,近百级的台阶,一拖就是半个多小时。
她说,幸福楼干干净净的,才能对得起“幸福楼”这几个字。
一次,王美琴刚拖好地,洗了拖把,走回家,发现楼道里一个陌生的年轻人往地上扔了个烟头,她上前拦住了他,要求他把烟头捡起来,可对方不乐意了,楼里明明有保洁人员,为什么这位阿姨对于一个烟头那么在意?王美琴拉着年轻人来到楼道前,指着那块小牌匾说:“我们这里是幸福楼,楼里的卫生靠的不是物业保洁人员,而是楼里的每个人。”
片段三
大伙“集资”给老邻居送行
“二楼的那对夫妻要搬走了,你知道吗?”“二楼的住户过两天就搬去金桥水岸花园了。”……
听说一起住了七八年的老邻居要搬走,一向平静的“幸福楼”沸腾了。大伙合计着一起出钱开个欢送会。“一起吃顿团圆饭,好好聚一聚。”蔡阿芳说。
楼上楼下的住户为这场欢送会都张罗起来,二楼的戴菊梅去菜场买菜,一楼的蔡梅飞掌勺,女人们忙着洗菜、洗碗,男人们则搬来圆桌和椅子,在楼门口的空地上一字排开。醋溜带鱼、炖鸡、大鲳鱼、烤牛肉……热菜端上了一道又一道,9户人家有说有笑,整个欢送会直到下午两时才结束。这事传遍了整个小区,幸福楼里的故事也被小区居民津津乐道。蔡阿芳开心地说:“远亲不如近邻,能住在一起是缘分。”蔡阿芳说,今后他们每年都会吃一顿团圆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