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盎然的北仑城
小浃江上赛龙舟
森林游步道
美丽港城
绿色门户区
穿山半岛晨曦
空气质量优良率84.4%,居全市前列;捧获浙江省“五水共治”最高荣誉“大禹鼎”,全省首批“清三河”达标县(市)区,荣获宁波市治水唯一“金奖”;成功创建省森林城市;荣获全国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称号;国家级生态街道(镇)全覆盖……昨天,北仑正式迎来国家级生态区建设验收。
“如何在开发金山银山同时,留住绿水青山?”作为全省对外开放时间最早、程度最高、国家级开发开放功能区最为集中、外商投资项目最为密集的对外开放区,北仑从一纸规划做起,十年“磨剑”,紧追生态创建“国字号”列车,打造临港工业生态文明的“升级版”,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幸福“三生共赢”。
治气
穹顶之下筑蓝天
北仑电厂启动深度减排改造,3月下旬,7号机组改造后投入运行,标志着该燃煤机组达到天然气机组的排放标准,其余6台将在2017年底前完成改造,实现超低排放。年产400万吨钢铁的宁波钢铁,正按新的标准改造60多套除尘设施,目前已完成85%,其余将在今年年底前全面达到国家特别排放限值。作为临港工业强区,北仑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数较大。近年来,北仑推出一系列“组合拳”,全力实施各项减排工程,治理废气扬尘,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整治。
在全省率先完成重点能耗企业能源审计,对石化、钢铁等五大高耗能行业和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效对标。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累计征收5000多万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二氧化硫减排任务。
实施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开展集卡车和公交车“油改气”,全区清洁能源车辆总数达1085辆,其中LNG公交车381辆,占公交车总数的58%;在全市率先实行黄标车限行。深化扬尘综合防治,北仑电厂、宁波港、宁波钢铁等重点企业基本完成防尘设施建设;对建筑工地采用网格化管理和视频监控管理,落实工地扬尘管理“6个100%”。推进有机废气整治,2011年以来百家重点企业完成整治。
经过全方位综合治理,北仑VOC减排20%以上,中心城区2013年度降尘量达到省定标准;PM2.5和PM10数值逐年下降;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7年保持在90%以上。去年北仑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了84.4%,比2013年上升了3.6个百分点,全市中心城区排名第1。今年,北仑拟投67亿保蓝天常在,50个大气治理项目今年将建成投用三分之二。
治水
水清河畅绕城乡
如今北仑大碶街道老贺村上万人的生活污水不再直排高墩河,通过村旁的污水处理池的处理,村民可以放心用河水洗拖把浇菜地了。2011年起,北仑结合新农村建设,生态北仑建设,深入开展了内河水质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已累计投入治水资金近30亿元。
加强源头截污,全面整治关停328家畜禽养殖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基本实现全覆盖,污水主管网框架初步建成。目前,北仑已完成或正在实施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有122个,治理率达83%,其余25个村也将于今年开工。此外,北仑还安排42个城镇污水管网建设项目,目前已完工11个,正在施工16个。
对全区500多公里河道进行全面清淤清障,因地制宜开展河岸生态化治理。强化长效管理,在全省率先成立区、街道(镇)两级河道管理机构,推行河道管理“河长制”,落实8小时河道动态保洁。
目前,北仑区域已基本消除垃圾河、黑臭河等“三河”和劣V类水质,多数河段达到IV类水质,河网水质和水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在全省“五水共治”行动中,跻身全省首批“清三河”达标县(市)区,捧得全省治水最高荣誉“大禹鼎”和全市唯一“金奖”。
植绿
城美村靓更宜居
小道蜿蜒,满坡翠绿。市民或骑游跑步,或闲庭信步……亲近森林、回归自然,在北仑已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目前北仑区重点打造的100公里森林游步道已正式对外开放。
近年来,北仑全面实施绿网建设,因地制宜实施道路绿化、裸地绿化、森林植物园等十大工程建设和废弃矿山边坡复绿,主干道绿化基本实现全覆盖,完成穿好疏港高速6个互通区绿化建设等项目,打造太河路绿化、北仑高速出口绿化等一批样板工程。建成100多公里森林游步道和79万平方米城区片林,实现出门500米见绿目标。
绿意同样环绕着北仑农民的生活。北仑白峰小门村荣获了2010年省级绿化示范村称号,进入这个宁静的小村子,满目的绿色映入眼帘,火红的红叶石楠、洁白的玉兰,一幢幢崭新的农民新房与这些绿意相互映衬,格外赏心悦目。目前北仑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平方米,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
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大碶九峰山片区、柴桥紫石片区新农村建设初显成效,春晓三山区块、秀美山川道路沿线等区块美丽乡村建设加速提升,打造牡丹园、玫瑰园等精品生态农业和旅游业。北仑成为全省首批11个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市)区之一。
提质
共建共享促和谐
每逢节假日,在北仑环保监测中心,都能看到北仑环保110夜训队队员在值班。“随着市民对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队员赵孝夕说。
生态建设离不开完善的管理体制。北仑着力提升环保监测监控能力,先后引进环境应急监测车辆等先进设备,建成5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在全省率先开展PM2.5和PM1监测研究,总投资1.4亿元的环境监测监控中心也即将投运。基本形成以监察大队为骨干,“环保110”和危化中队为辅助,街道(镇)环保员和企业环境监督员为补充的“三全一多”执法网络体系。执行最严格的环保制度,强化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建设,实行24小时环境监管和应急响应,2012年来成功处理各类环境信访5000多件,未发生一起因环境信访处理不到位引起的群体性事件,连续9年被评为“省平安区”并捧获全省平安银鼎。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北仑坚持共建共享,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企业运行、公众实践”的生态建设机制。建设环境保护制度,倡导生态低碳理念,激发“生态细胞”活力,成立环保促进会,组建环保志愿者队伍,聘请义务监督员、人大代表、网民参与环保执法监督。增强企业的环保社会责任,目前北仑区控以上和重点污染200余家企业均被列入企业环保信用等级评定名单。环保公众参与成为北仑环境治理新常态。
十年“护航”生态区创建
组织保障。46个部门齐抓共管。每年将生态环保工作纳入街道(镇)党政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对评优创先活动实行环保“一票否决”。
规划引领。早在2005年,就委托清华大学编制了生态区建设规划,2012年初对原有规划进行了修编。在产业规划、城市建设、重大项目引进等重大决策出台前,将按照生态功能规划,坚守生态红线。
资金投入。“十二五”期间,在空气质量提升、“五水共治”、绿网建设、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修复5大提升工程中,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超100亿元,每年生态环保投入占GDP比重3.5%以上。
政策配套。优先和鼓励发展生态环保产业项目。生态创建奖励资金每年不少于800万元,2012年以来累计安排激励补助资金2亿多元。
本版文字:冯瑄金旭孟索向鲁胡维维
图 片:北仑区委宣传部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