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在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分别代表最高法、最高检做了工作报告。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两高”的报告直面了公众关切的司法公正、司法改革的话题。
首先,今年的两高报告里的“人名”特别多,除了刘铁男等反腐大案之外,两高报告集中谈了去年依法纠正的一系列冤案、错案。比如,著名的呼格吉勒图案,以及“徐辉强奸杀人案”、“黄家光故意杀人案”、“王本余奸淫幼女、故意杀人案”等案件;而且最高检还提到一桩小案--“王玉雷案”,顺平县检察院在审查办理王玉雷涉嫌故意杀人案时,坚决排除非法证据,做出不批捕决定,最终公安机关抓到了真凶,避免了一起冤案。
过去,两高报告倾向于讲“大数据”;如今,一系列的个案、一连串有血有肉的名字进入了两高报告,这是中国法治故事的另一种讲法。司法公正必然是具体的,这才能实现“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两高都拿出了直面问题、啃骨头的勇气,坚持罪疑从无、排除非法证据,不避讳、不遮掩,在2014年里依法解决了一批“存量”问题案,使得法治中国能够轻装向前。
其次,保障律师权益也成为两高报告中的热点。近年来,律师与法官既有观点的碰撞,又有英雄相惜的相互砥砺;推进依法治国,司法机关离不开律师这位“诤友”。
最高法提出:“切实保障律师依法履职。制定办理死刑复核案件听取律师意见的办法,保障律师查询立案信息、查阅相关材料等权利,律师可直接向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当面陈述辩护意见”;最高检则提出“构建良性互动检律关系”,对阻碍律师执业拒不纠正的,将给予纪律处分并通报。这在之前的两高报告中并不多见。
其三,司法改革也是今年报告中的大热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部署了一系列的司法改革大动作,包括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的人财物直管、司法人员分类管理、立案登记制改革等等。
事实上,司法改革正在有序推进,上海等7个省市检察机关全面启动第一批试点,山东等11个省市正在准备第二批试点;最高法选取12个法院开展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按新模式设立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珠海横琴新区人民法院,为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长期的大改革在推进,短期的小改革,则是立竿见影,比如为了解决司法行政化的问题,两高不约而同地提出撤销不合理的考核排名;再比如,禁止被告人穿囚服出庭,清理地方限制立案的“土政策”等等小改革、微改革,都有着司法为民的大意义。可以说,中国的司法改革正在盈科而进,中国法官们也拿出了“勇于向自身开刀,动自己的'奶酪'”的改革勇气。
公正是民间对司法工作、司法改革的朴素期待。今年两高报告,既描述了中国司法改革的宏大愿景,也能从“人”谈起,讲了一系列的法治中国故事、法治个案,让人感到了依法治国的温度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