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权力配置,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央和地方在简政放权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权力下放后,还要接得住、管得好。
“简政放权是对权力进行优化配置,流程再造,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归根到底是加强科学、高效的管理,不是简单一放了之。”民盟青海省委副主委程苏代表说,“一些基层单位原本事多人少,力量不足,可以借助第三方社会力量参与管理,但要注意引入非利益相关方参与监督。另外,简政放权的改革需要系统推进,不能按下葫芦浮起瓢,让改革效果打折扣。”程苏调研时一些企业反映:一些项目的审批往往环环相扣,一个部门的权力下放了,或者前置改为后置,而相关部门的改革如果不能配套、跟上,就给改革造成了梗阻。
简政放权,也需要相关法律跟得上改革步伐。履新不久的青海省经委副主任李小松代表,曾长期在企业工作,他说:政府部门要依法行政,法无授权不可为。简政放权时,相关法规要配套。他举例说:前不久,有个食品企业申请一项食品包装的标准。找食药部门,人家说我们只管食品,不管包装;找质监部门,人家说我们只管包装,里面装什么做不了主。两家都说缺少法律授权,“不敢”出面制定这个事关人们健康的标准。“企业生产要求很紧,不给人家定标准的话,有不作为的嫌疑;定标准的话,又缺乏法律依据。”
简政放权,尤其是审批权下放之后,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建立社会信用系统,在不少代表委员看来,也是当务之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李春洪代表在谈到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的改革时说,“如今,大家可以很任性地创业了,真正迎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好时代。这样更需要加强监管,建立社会信用系统。”
精简的同时,对保留的审批事项需进一步规范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李超钢代表表示,在大力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的同时,更要切实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之所以有些企业和群众对改革的成效感觉不解渴、不过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部门在规范审批行为方面下的功夫还不够。对那些确实需要保留的审批事项,必须从受理、办理、发证等各个环节加以规范,让企业和群众感觉更方便、快捷和公平。前不久国务院专门出台了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行为的文件,明确在国务院各部门推行一口受理、限时办理、规范办理、透明办理、网上办理等十条举措,这无疑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青海省西宁市市长王予波代表认为,“保留的权力清单要公开,便于社会监督。去年西宁市共取消、下放和调整市级行政审批事项229项,精简了60%。保留的全部上网公开,让社会各界知情并监督,杜绝随意新设、边减边增、明减暗增等问题。”
“红顶中介”渐成简政放权中较突出问题
“如今,政府取消了不必要的证件手续,审批时间大大缩短。”广西百色矿务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启江代表说,“但还存在着项目评估必须在指定的中介机构进行的问题,这些机构大多挂靠在审批部门名下,效率低下、收费高昂、服务意识较差。”
这些被政府部门指定做评估等服务的中介机构,被称为“红顶中介”。简政放权之后,政府部门的一部分权力在一些地方被转移到这些中介机构手里,但针对这些中介机构的监管和规范却相对缺乏。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玉溪市市长饶南湖说,比如一个普通的中小学校舍拆除重建项目,自选址到开工建设,需要办理的审批事项大约涉及30多项,而其中需要中介机构提供服务的就多达23项。大部分中介机构在提供服务时,时限和收费都未能以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开,有些费用“高得离谱”,比如专家评审费等,往往还无处可查。
“推进中介机构与政府彻底脱钩,按照‘进入不限量、资质有要求’的原则,优化中介服务业市场准入环境,防止中介机构垄断经营。”饶南湖建议。
(综合本报记者王明浩、罗艾桦、张志锋、余荣华、王云娜、朱家顺、何拥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