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浦镇地处东海之滨,象山半岛南端,陆地面积126平方公里,辖54个行政村,8个社区,常住人口10万,流动人口5万。石浦镇是宁波市首批8个卫星城市建设试点镇之一、浙江省首批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之一。石浦历史上以港扬名,以渔兴盛,曾经商贾云集、渔货繁荣,富甲一方,素有“浙洋中路重镇”之称。它集山、海、港、岛、礁、滩、渔等海洋优势资源于一体,渔文化底蕴深厚,渔业地位突出,海洋旅游业渐成规模,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近年来,石浦先后获得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文明渔港、浙江省文明镇、浙江省文化强镇称号,获批全国首批对台小额贸易新政试点口岸、宁波市首批卫星城市建设试点镇和浙江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目前已成为象山县的一张精美“名片”,在宁波市、浙江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一、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2013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7亿元,增长9.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亿元,增长4.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500元,农渔民人均纯收入18300元,分别增长12%和12.6%。
1、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完成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60亿元。园区建设全面推进,昌国科技园区和门前塘水产品加工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9000万元。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获批高新技术企业1家,成立县级技术研发中心1家,开发市级新产品11个,获得企业专利31项。招商引资成绩显现,实到内资12.4亿元,增长311.7%,实到外资469万美元,增长175.9%。外经外贸进展顺利,完成自营进出口1.4亿美元,设立首家境外投资公司,完成投资800万元。
2、农渔经济提质增量。完成农渔业总产值33.3亿元。推进渔业产业转型,稳步发展休闲渔业,鼓励水产企业精深加工。完善渔港基础设施,完成石浦港航道疏浚工程,加快番西渔港建设,推进东部渔需品生产基地建设。组建渔业公司,引导海洋捕捞产业公司化集聚发展,落实渔业惠民政策。
3、商贸旅游蓬勃发展。全年接待游客460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3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亿元。旅游景区开发力度加大,半边山休闲度假区建设扎实推进,完成投资2.6亿元,檀头山露营休闲基地有效拓展,渔港古城品质内涵持续提升。深化以节促旅,强营销、打品牌,成功举办“三月三”、“开渔节”等节庆活动,积极申报全国旅游特色名镇。成功创建省级商贸示范镇和商贸服务示范村2个。
4、对台贸易持续扩展。新增对台贸易经营许可企业3家,与台湾优良农产品发展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对台小额贸易快速增长,全年突破1800万美元。
二、强化教育功能,全力提高城镇居民整体素质。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明素质工程建设,把它作为提升石浦镇城镇文明程度,营造良好人文环境的重要载体来抓,不断提高城镇居民整体素质。
1、利用百姓身边人,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宣传教育
我镇结合学习型社会创建,积极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学习,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机关、进学校、进小区、进企业等活动。组织“最美石浦人”开展全镇巡讲,以“身边的人、自己的事”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发展百姓巡讲团,结合镇开展的“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涉氨企业整治等重点、中心工作开展巡讲,同意全镇干部群众的思想,凝心聚力。以“荔港讲堂”为平台,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宣传、教育、讨论、普及、践行等多种角度,引导广大机关干部一起演绎石浦人的价值认同。以文化礼堂建设为抓手,在显眼处设立善行义举榜、村民笑脸墙,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营造村民们的精神家园。
2、利用节日平台,文明建设成为常态。一是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结合镇中心、重点工作,组织开展党员治水、青春治水、社区治水、校园治水和巾帼护水宣传实践活动;开展“小手牵大手”和“家庭同心美家园”等“绿色文明”实践活动。结合“3.5”学雷锋日,开展“学雷锋树文明”活动;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治四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文明公益活动;结合各类节日,开展节水宣传进社区;结合社区邻里节、端午节,倡导尊老爱老理念;结合“六一”建立学生“文明礼貌”基金会。结合庆“开渔节”活动,开展中国开渔节系列活动,发扬石浦渔文化传统;结合“重阳节”活动,开展重阳敬老礼仪活动,弘扬中华孝文化。二是开展文明宣传和各类文明创建。继续开展文明村、文明社区、“春泥计划”示范基地、人文素质教育基地的创建活动;以环境整治、两城创建为契机,制作文明公益户外广告,增设文化墙,加大文明宣传力度,目前已完成排摸定点和设计。三是传播美德善风。利用道德讲堂开展最美身边人宣传教育,积极参与“最美象山人”评选;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在全镇范围内进行“最美石浦人”宣传,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
3、挖掘文艺草根,文化工作活力强劲。先后获评省级文化强镇,宁波市公共文化示范区。一是举办了元宵节、三月三、昌国清明会、东门开洋谢洋节和东门渔村文化节暨关公寿辰、六月六民俗文化活动等民俗活动。二是先后组织开展了南向村、上金鸡村两村的金星片村落文化交流走亲,鸡鸣村的社区文化走村活动等农村文化活动,共支持协助30余村开展自娱自乐的小型村落文化活动。三是广场文化“风生水起”,开展“舞动渔港”排舞比赛和环石浦港声乐比赛,活动范围覆盖石浦周边乡镇。四是社区文化暂露头角。以社区邻里文化节为新平台,在八个社区和一些成型小区先后开展了近20余次文化活动;结合科普、生态、环保等内容,开展“绿色生活伴我行”、“二手物品交换”等公益文化活动,凝聚民心力量。五是校园文化方兴未艾。承办了县第十届未成年人读书节,全民读书得到推广,推进“书香石浦”建设,提升市民素质,协助全镇各中小学开展各类文化活动50余场次。结合中国非遗日,在中小学开展“走进历史•品读石浦”非遗零距离体验活动,让学生零距离了解石浦非遗。六是文化公共设施建设加快。建成基层文化资源共享点10个,5个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村,其中3个已经完成建设,上金鸡、坦塘也将在11月底完成建设,投资80万元的东门非遗传承点建设也已启动。
三、坚持建管并举,扎实推进环境整治工作。
为把我镇建设成现代化港口小城市,我镇高起点规划,高档次建设,严要求管理,不断推进城镇建设及环境整治工作。
1、完善城乡统筹规划。加大重点区块建设力度,加快东部新城开发,动建体育中心,启动南汇拆迁安置工程;结合沿海高速石浦支线,加快番西片规划衔接,推进城郊结合部向新型城区转变;加快中部“三旧”改造和古镇保护开发,发展现代商旅金融服务业;提升昌国、金星两翼承载功能,加快推进科技园区、半边山、中国渔村二期建设,夯实昌国片承接科技研发、观光旅游、休闲养生等高端服务业的功能基础,以农房“两改”和梳理式改造为抓手,打造金星片新农村建设典型示范区。
2、提升中心城区品质。加快推进城区主干道延伸,打通断头路,畅通城市路网,拉大城市框架。动建“退城进园”项目5个,启动中央塘城中村改造。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加快客运西站规划选址,建成公交场站,优化公交线路和停车站点布局。加快城区截污管网建设改造,逐步完善污水管网系统建设。打造城市形象节点,实施城市亮丽工程,建设渔港南路、城区出入口景观工程和环石浦港滨海景观廊带。结合“两城”创建,统筹推进内河、市容、拆违、交通秩序、环境卫生“五大整治”,促进城区整体形象改观。
3、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继续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推进新农渔村建设。深入开展全面小康村、中心村、特色村、提升村和精品线创建,继续推进“四边三化”和“双清”行动,形成串点、连线、成片和区域环境景区化。全面开展“一户多宅”清理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梳理式改造,加大宅基地复垦力度,完成4个村宅基地复垦38.3亩,打造上金鸡省级农村住房改造示范村。
四、实施“三大”工程,提升石浦文明形象
一是实施“城市形象”提升工程。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是文明城市的重要体现,我镇按照“东扩、西拓、南优、北跨”的城市发展战略,狠抓31项县镇重点项目的推进,进一步改善市容市貌,提升石浦城市形象。二是实施“公共环境”提升工程。公共环境文明反映的是一个城市的整体素质。我们把文明创建与基础设施、文化设施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相结合,整合公安、交警、城管三支队伍,在主要街道推行三位一体的步行巡逻模式,进一步提升执法工作水平。针对小区、广场、主要街道等公共场所,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强化环境卫生管理、提高交通秩序管理、规范各类市场管理和窗口行业服务、维护公共设施。三是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上半年,我镇出台《2014石浦镇‘治四风践行群众路线’文明主题活动实施方案》,通过开展“雷锋之春”学习雷锋活动、“文明之夏”文明实践行动、“礼仪之秋”宣传实践活动、“温暖之冬”爱心关怀行动,发动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举办“三月三”、“开洋谢洋节”、“六月六”、“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活动,让人们在欢度节日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情感,提升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