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大力推行“小板凳”群众工作法,干部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增感情、商村事、解难题,真正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拉近了干群距离,激发了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动力。
这天,河姆渡镇翁方村张界党员责任区的党员们又聚在一起学习政策,商议村事。
党员翁泽浩:我们要评省级文明村,(下步)要加强宣传,使每个人知道,我们村在创建文明村。
在翁方村,“小板凳”群众工作法以党员责任区为单位,通过党建进组联系到每家每户。
翁方村党总支书记方平:把几户人家的困难、困惑,(使群众)跟我们村党支部、村委会能连在一起,使老百姓的心声能及时反馈到(村)办公会议上来。
在走亲连心的同时,干部群众坐在一起公平、公正地决策、商议,也有利于难点问题的解决。阳明街道北郊村有一条横贯而过的河道,十多年来,陆续有村民在河岸上搭建房屋出租,导致部分堤岸低洼,汛期极易进水。针对这一历史遗留难题,村干部采用“小板凳”群众工作法,给相关的村民摆事实,讲道理,动员他们主动拆除。
北郊村村民鲁顺苗:(村干部怎么做工作?)村干部挨家入户地,七户人家,挨家入户地做工作来的。晚上也来,白天也来,做工作。
最后七户村民全部按建造成本价主动拆除了1500平方米的临河房屋。
自5月初召开专题学习推广会议以来,余姚市组织不同层次的农村党组织书记分批以授课辅导、经验介绍、案例剖析、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学习运用该工作法,目前,“小板凳”工作法在全市各农村基层得到了较好运用和推广,全市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得到了新的提高。(余姚台 记者郑雅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