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余姚日报发表长篇通讯《小板凳,架起干群连心桥》,介绍谢家路村创新新时期群众工作法的先进事迹后,在市内外引起了热烈反响。
泗门镇各村(社区)党组织认真学习身边的典型,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小路下村党委书记沈福灿说:“‘小板凳工作法’切实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密切了基层党组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效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成为基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的有效载体,值得学习借鉴。”
梁弄镇横坎头村党委在认真学习谢家路村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村党委书记张志灿说:“同坐一条板凳,就会有亲情,同坐一条板凳,就能摸真情,同坐一条板凳,就能合民情!谢家路村党员干部走进农户家中,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听、心贴心地解、实打实地做,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这一先进经验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当前,梁弄革命老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任务还十分繁重,我们要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切实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带领群众走上美丽富裕的康庄大道。”
马渚镇云楼、斗门、开元、庙前等村和下叶社区党组织纷纷开展了学习谢家路村先进经验活动,斗门村党总支书记胡鹤鸣深有体会地说:“党员干部通过上门与群众聊天沟通的方式,坚持党员干部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听民声、问民情、议民事、解民忧,理顺了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党员干部开展群众工作。我们要认真学习这一先进经验,更加踏实为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谢家路村的“小板凳工作法”还得到了宁波市各地党组织的肯定。这段时间,鄞州区鄞江、樟水等镇,江北区慈城镇,奉化市萧王庙街道,慈溪市周巷镇和宁波杭州湾新区等地,纷纷组织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来谢家路村取经,大家在学习中表示,要认真吸收、消化谢家路村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集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