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老外滩附近的城展馆和美术馆都是由老仓库改建,宁波城市展览馆和外滩5号公寓,均为马清运设计,它们恰好与另一位著名设计师王澍的作品宁波美术馆紧邻,几个较为先锋的作品放在一起,颇有点决高下的味道。宁波周边的象山、慈城都有他们的作品,宁波似乎是他们的实验场。
城市展览馆位于江北区老外滩,面积约7400平方米,外观色彩斑斓,与宁波市美术馆交相辉映,是集展览、旅游商务、会务、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展览馆。宁波城市展览馆展出了宁波跨越几千年的城市历史变迁,从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一直到现在的宁波,甚至包括宁波未来的城市规划。
站在城展馆的三层隔江相望,老外滩对面的宁波面粉厂烟囱依然伫立,“宁波三根半烟囱,面粉厂就有一根,我们将把面粉厂改造成宁波书城。”沈磊介绍三江口将会形成工业遗产文化长廊,两岸的宁波书城、宁波美术馆、宁波城展馆都由仓库、工厂改造而成。
这些城市让人想到了上海外滩。宁波和上海有很深的渊源,但是外滩的建筑完全不同。上海外滩基本上是银行建筑,而宁波老外滩只有一家1921年落成的中国通商银行。当年这座老房子的主体建筑是由德国西门子公司设计,如今经营这座老建筑的是“金第舫”酒店。旁边的外滩会馆、天主教堂、领事馆见证着宁波老外滩的兴衰。
马清运表示:“中国外滩没经过工业时期,这和国外非常不同。上海外滩建筑基本上只是那些银行机构的地盘,宁波的外滩建筑融合了宁波人的情感,是具有丰富细节内容的建筑群落,远看并无特别,身在其中的时候,会有全新的空间和视觉体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老外滩就诞生了中国最早的轮船公司。《鄞县通志》中记载,在外创业谋生的宁波人重乡谊,他们亲邻相帮,同乡扶助。凡是有宁波人活动的地方都有同乡会一类的组织。宁波的近代商帮利用外滩这一通商口岸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纷纷创办轮船公司,在三江口到下白沙一带修建码头,从事宁波至上海等地的运输。
数十万宁波人从老外滩走向上海,走向香港,漂到海外,身后的码头渐渐远去,辉煌的“宁波帮”慢慢形成。码头只是起点,这里留下过太多名人的印迹,包玉刚、董浩云、王宽诚、邵逸夫、陈迁骅等等这些工商界的巨头和世界级名流,都曾经从这里乘船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