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返回宁波网首页
免费邮箱 注册
登录宁波网会员平台 | 宁报集团检索中心
首页 | 国内 | 国际 | 财经 | 社会 | 娱乐 | 体育 | 专题 | 宁波 | 民生 | 第一现场 | 对话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建设法治中国重在官员信法守法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10-22 14:49:46   稿源: 新华每日电讯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打印

地方政府和官员首先应该严守法律,尊重法律的威严,让人民群众相信依法办事能够维护自己的权益

尽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还有两个月左右才召开,但此次全会将“依法治国”作为主题,社会关注度提前“预热”。这不仅是因为执政党的全会历史上首次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更因为法治是民心所盼,国运所系。

长期以来,谈到中国的法治,最集中的话题之一是说我们的法制不够健全。这样的看法,也的确有一定的道理。这样的观点,更可以从很多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以及在某些方面还需要另立新法来得到佐证。可是事实上,截止到2010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而从最近几年来的一些热点事件来看,与法制不够健全相比,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法治理念的缺失、不守法,一些法律的某些条款得不到严格的遵循,无疑更是法治问题的要害。

习近平总书记说,“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但在中国的现实里,特别是在某些地方、某些官员那里,法治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还有很大的距离。不要说政府对周边餐馆“打白条”“吃霸王餐”,也不要说曾经令人唏嘘的地方官员“红头文件比法律重要”的“山大王心态”,就以最近江苏泗洪村民在中国青年报社门口集体喝药事件来看,一些地方政府有法不依、知法犯法的恶劣程度就令人咋舌。试想,如果地方有关部门在土地征用中严格遵循《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按照条例规定的程序去处理问题,真正重视农民的根本利益,何至于逼迫农民数十次上访,最终走上喝农药的绝路?

土地问题中的违法现象,是最近几年来在全国都较为普遍的一种现象。几年前,人们手握宪法站在房上也无法保护自己的房屋不被强拆;后来,村民选择以自焚的极端方式来阻止强拆,结果生命的零落依然未能阻止推土机向居民房屋的强制挺进;如今,村民在数十次上访以后仍被逼上绝路。从“谁影响××发展一阵子,我就影响他一辈子”的狠话,到不时生出株连式拆迁的变种,透过以上这些不时发生的恶性事件以及雷人语言,人们很难感受到某些官员的法治气息,倒能感受到强烈的霸气和匪气。透过这些事件,人们很难看出这些地方有关部门的法治理念这些年来有什么根本性的提升。官员不守法,并不时违法,必然导致民众不信法而信“访”、信“闹”,这是对法治中国建设的最大伤害。

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法治意识的淡漠,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重申宪法高于一切。这样的表态,决不能被简单理解成为纪念宪法30周年这个特殊场合的应景之辞,联系到中央领导同志在不少重要场合反复强调“依法治国”,反复申明“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足见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尊崇法治、决心依法治国的信念。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和“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等诸多举措,更彰显出中央着眼于建设法治中国的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和雄心壮志。

“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或许是人民群众对于法治中国的最直观感受。对此,作为地方政府和官员,首先应该严守法律,尊重法律的威严,努力做法治的表率,让人民群众看到法律能够得到遵守,相信依法办事能够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才可能进化到去自觉地遵守法律,建设法治中国才能逐步走上正轨。(俞夫)

原标题: 建设法治中国重在官员信法守法
编辑: 杜寅
图片新闻
90后大学生背瘫痪母亲上学
邓紫棋将飞太空唱歌
“90后”消防员摄影写真曝光
女子身中刀伤赤裸坠楼
英拉携子在东京与他信欢聚
英国再现巨蟹照片 目测15米长
英保险大亨在南非建最大豪宅
校长死后骨架留在学校供教学用
24小时新闻点击榜
 
热图推荐
消费提醒
 
中国社会
 
环球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