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贯彻省委、市委“五水共治”决策部署,把加强人大监督落到实处?北仑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银泽接受采访时说:“‘五水共治’既是区内群众的所期所盼,又是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十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在推进内河水环境治理、促进生态北仑建设方面,人大监督一定要常抓不懈发挥好作用。”
摸家底:三项调研助决策
2003年1月召开的北仑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李爱国等11位代表联名提出《治理污染应与经济发展同行》的议案,区人大常委会审议后,城建环保工委即开展了为时4个月的工作调研,就排污工程建设提出八项针对性建议。常委会的意见得到区委区政府的认可,遂将加快建设岩东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列入计划,以大碶、柴桥为主的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工程列入2005年政府实事工程。
2008年,区人大常委会又组建调研小组,历时4个月完成全区污水管网建设运行情况的调研。调研报告建议按照“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原则,完善污水管网,基本实现工业和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区政府即组织召开相关会议,明确了今后全区污水管网建设及改造计划,区域“碧水工程”稳步实施。
随着城区污水管网逐渐完善,2011年上半年,区人大常委会牵头组织了对河道水环境整治工作的调研,提出了治源治本、河道“三清”、科技治水等建议。区委专题听取了调研报告,将内河水质综合治理纳入“3个30亿工程”。当年下半年,《北仑区环境保护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出台,将改善区域水环境作为“十二五”期间重要工作内容。
强监督:十年关注促整治
过去十年,北仑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听取、审议、视察、执法检查,提出审议意见、督办代表意见建议等工作,始终关注着治水,监督着治水,推动着“碧水工程”的实施。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许友定说:“河道水环境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投入大、见效慢的长期性工作。从人大工作角度讲,必须持续关注加强监督。”每年,区人大常委会都要选择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监督,促进政府及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2005年,区人大常委会在对排污工程建设改造实施情况调查时,发现大碶、柴桥等街道污水管网改造建设项目,存在原定由街道承担50%建设资金未能落实到位影响工程实施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明确责任、理顺关系、加快进度等审议意见,促成了工程年内开工,次年基本完工。
2010年,区人大常委会针对在调查中发现的城中村、农村生活污水及畜禽养殖场为主的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河流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和电镀企业存在布局乱、规模小、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等问题,提出了要加快农村及老城区污水管网建设和改造力度,加大畜禽养殖场污水治理力度,推进全区电镀行业、印染行业环境整治的建议。这些建议均得到了有效落实。
广发动:合力助推见成效
北仑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陈辉介绍说,在助力内河水质综合治理工作中,常委会始终注重激发代表热情,充分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
在2014年1月召开的区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第四代表团作了《推进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打造芦江水系新美景》重点审议发言,区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专题研究重点落实,并将推进进度定期通报。
2014年4月28日,区人大常委会召开“五水共治”主题活动动员会,开展做好“涉水”代表建议的督办、监督“涉水”法律法规的实施、深化内河整治和防洪排涝工作的专题监督等六大活动助力治水工作。11名人大代表发出了《发挥代表作用,投身“五水共治”共建美丽北仑的倡议书》,动员群众全民治水、护水、爱水,为“五水共治”作贡献。
新碶街道人大工委在每条内河由政府部门负责人及相关社区、村干部担任河长的基础上,要求每名人大代表都认领一条河道以发挥监督作用。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柴建军认领的是新碶街道的小山河,这条河道区域人口密集,治理难度较大。他说:就是困难再大,我也要发挥好代表作用,助推河道水质不断改善。
多年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可喜的变化。目前全区主干河段已基本消灭劣Ⅴ类水,多数河段为Ⅳ类水质,其中芦江中上游、区域部分河段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内河整治工作成效明显。2014年浙江省、宁波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现场会在北仑召开。在最近开展的宁波市“十佳”河道生态景观评选活动中,北仑区小浃江以总分第一名位居全市“十佳”河道生态景观榜首。
【采访后记】:贯彻落实省委、市委“五水共治”的决策部署,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重要任务。北仑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十年治水不放松的实践告诉我们:人大监督做到“思想有位、操作有序、工作有效”是其重要保障。据统计,2003年北仑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在摸家底、强监督、广发动的基础上,先后就内河水质综合治理工作组织大会专题审议5次,常委会会议专题审议10次,主任会议专题研究15次,执法检查和代表视察活动40余次。坚持不懈为治水、护水、爱水工作助力,为不断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工作,“建设美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作出了积极贡献。宁波日报 续建伟 赵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