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亨文(市政协常委、香港宁波同乡会会长)
1984年8月,邓小平发出了著名的“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号召,一些海外宁波人陆续开始踏足家乡。
1985年,父亲赵安中的小学同窗包玉刚先生回宁波参加宁大奠基仪式,期间与当年的老同学们见面。少年同窗白首重逢,既万分高兴,又为当年就读的中兴学校停办感到惋惜不已。包玉刚回港后立即找父亲商议中兴复校事宜,父亲本是中兴校友会的积极支持者,自然是极力赞成。
1986年6月,包玉刚、包从兴和父亲在杭州与时任宁波市委书记葛洪升会晤,商定由在港的中兴校友包玉刚、邵逸夫、包从兴、叶庚年等人捐资一千万元港币,建造中兴中学,其中,父亲以我的名义捐资一百万。
在父亲看来,捐资办学也是一种投资,是一种没有金钱的回报,但却远比金钱的回报更有价值的投资,这是对未来的投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投入的是金钱,得到的是“希望”;投入的是现在,收获的是未来。这是太阳底下最有意义的事业。
从重建母校中兴中学开始,晚年的父亲把捐助祖国和家乡的教育当作自己唯一的事业,乐此不疲,一发而不可收。自1989年起,在父亲有生之年里,每年都有捐赠项目,其中最多的一年达到20个。
父亲认为“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所以他把捐赠的重点主要放在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上。每次回乡,年迈的父亲不顾曾经患过癌症的残躯,忙于上山下乡考察教育和捐赠项目。从镇海团桥小学到宁海知恩中学,从四明山区到象山海岛,父亲的足迹踏遍了宁波的高山海岛、贫困乡村。
在宁波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教育有了很大改善后,父亲又把目光投向省内其他偏远地区,投身于国家的“希望工程”。在时任宁波副市长陈守义的牵线搭桥之下,父亲与民进中央开展了一系列合作,把他的希望之路延伸到了塞外、西南、东北和祖国的边陲10余个省区。
还在宁大落成典礼时,包玉刚先生曾对父亲说:“宁波大学,我不过是开个头。安中兄,你宁大也做个项目吧!”对包玉刚的盛情邀请,父亲认为凭自己的学历和实力,尚不够资格,只能在农村和贫困山区“聊资点缀”。但父亲对有学问的人,特别对高等学府,有一种近乎诚惶诚恐的敬意。更重要的是,宁大是同窗好友包玉刚创办的,敬意之外,另有一种如对故友的亲切。
包玉刚先生去世后,由于当时国家和省市财力有限,宁大的进一步发展遇到资金上的困扰。对宁大的困难,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无论是作为一个海外宁波人,还是作为包玉刚的同窗好友,他觉得自己在道义或是感情上,都有一份责任,都应该为宁大做点事情。他回顾自己捐建“希望工程”的做法,觉得其中一条成功经验,就是由市、县配套,形成捐资人、市县乡镇、当地群众三结合的局面。宁大的扩建和发展,也应该争取省市的配套。父亲的想法得到包氏家族的极力赞同,省市方面也同意了父亲的方案。在父亲率先捐助两个项目的带动下,广大海外“宁波帮”人士“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纷纷捐助宁波大学。
从故乡团桥的第一幢“林杏琴教学楼”开始,到浙江大学“安中建工学院大楼”,父亲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罄其所有,甚至把在加拿大和美国的房产都卖掉,为祖国各地建造了一百四五十幢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可他自己住的还是三四十年前造的老式公寓楼。二十余年,一亿两千余万人民币的捐款,让他那些同是香港富商的老朋友也敬佩不已。
在父亲的身上,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他对祖国和故乡的无限热爱。“自奉极俭,慷慨施人”,这是父亲的精神,也是老一辈“宁波帮”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