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江苏省援藏20周年:提升“造血”功能的引路人
稿源: 中国西藏网  | 2014-07-17 15:30:46

对口支援西藏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也是推动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满载着对藏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始终把援藏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坚持“真情援藏、科学援藏、持续援藏”,紧密结合对口支援市的实际,紧紧抓住争取民心、夯实基础这个关键,创新工作思路,狠抓措施落实,不断加大支援力度,为促进拉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根据中央“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工作要求,江苏省委、省政府确定由省直机关对口支援拉萨市直机关部门,南京市、苏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分别对口支援墨竹工卡县、林周县、达孜县、曲水县,形成全省上下“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对口支援格局。20年来,江苏省先后选派了7批共408名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到拉萨工作,在给受援地区带去资金、技术和项目的同时,也带去了东部沿海地区先进的发展和管理理念,对口支援西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江苏省援藏20周年:提升“造血”功能的引路人

扎西岗乡南京希望小学。

资金扶持强基础,为助推拉萨跨越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作为西藏自治区首府城市,拉萨市经过民主改革50多年的发展,各族群众生活基本实现了小康,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了全区前列,但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制约,经济发展依然存在底子薄、积累少、实力弱、公共服务设施相对滞后的状况。江苏省在援藏工作中,坚持围绕拉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以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通过产业推介、项目对接等形式,不断激发拉萨市经济发展活力。先后投资建设了达孜县工业园区、曲水县工业园区、曲水县国家农村农业改革试验区、林周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墨竹工卡县甲玛景区旅游资源开发、达孜县“金色池塘”生态景区、林周县热振寺景区等园区产业项目。20年来,江苏省级财政累计向西藏投入无偿援助资金27.6亿元,实施50万元以上对口支援项目786个。1995年至2011年,江苏援藏资金投入拉萨基础设施建设占59%。

心系基层保民生,甘为服务西藏各族群众的“孺子牛”。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援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安排援藏项目和使用援藏资金突出民生优先,重点保障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等重要民生领域,着力提升援藏项目建设水平和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特别是第七批援藏干部进藏工作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俞正声主席“依法治藏、长期建藏、争取人心、夯实基础”重要指示精神,结合拉萨本地实际,本着援藏项目向基层倾斜、向教育倾斜、向医疗卫生倾斜、向农牧民就业培训倾斜的原则,对江苏援藏项目“十二五”规划进行中期调整,努力让援藏项目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益。20年来,江苏省先后完成了拉萨市人民医院住院部、拉萨市妇幼保健院、江苏路、拉萨江苏中学改扩建、拉萨市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等一大批惠民工程项目建设,积极投入资金用于农牧民安居工程、村容村貌整治、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提档升级、设施农业发展以及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广大农牧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就医、就学、交通、饮水等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有效促进了拉萨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20年来,江苏援藏资金总量的70%以上用于实施民生项目。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陈晓怡】

江苏省援藏20周年:提升“造血”功能的引路人

稿源: 中国西藏网 2014-07-17 15:30:46

对口支援西藏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也是推动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满载着对藏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始终把援藏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坚持“真情援藏、科学援藏、持续援藏”,紧密结合对口支援市的实际,紧紧抓住争取民心、夯实基础这个关键,创新工作思路,狠抓措施落实,不断加大支援力度,为促进拉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根据中央“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工作要求,江苏省委、省政府确定由省直机关对口支援拉萨市直机关部门,南京市、苏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分别对口支援墨竹工卡县、林周县、达孜县、曲水县,形成全省上下“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对口支援格局。20年来,江苏省先后选派了7批共408名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到拉萨工作,在给受援地区带去资金、技术和项目的同时,也带去了东部沿海地区先进的发展和管理理念,对口支援西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江苏省援藏20周年:提升“造血”功能的引路人

扎西岗乡南京希望小学。

资金扶持强基础,为助推拉萨跨越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作为西藏自治区首府城市,拉萨市经过民主改革50多年的发展,各族群众生活基本实现了小康,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了全区前列,但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制约,经济发展依然存在底子薄、积累少、实力弱、公共服务设施相对滞后的状况。江苏省在援藏工作中,坚持围绕拉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以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通过产业推介、项目对接等形式,不断激发拉萨市经济发展活力。先后投资建设了达孜县工业园区、曲水县工业园区、曲水县国家农村农业改革试验区、林周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墨竹工卡县甲玛景区旅游资源开发、达孜县“金色池塘”生态景区、林周县热振寺景区等园区产业项目。20年来,江苏省级财政累计向西藏投入无偿援助资金27.6亿元,实施50万元以上对口支援项目786个。1995年至2011年,江苏援藏资金投入拉萨基础设施建设占59%。

心系基层保民生,甘为服务西藏各族群众的“孺子牛”。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援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安排援藏项目和使用援藏资金突出民生优先,重点保障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等重要民生领域,着力提升援藏项目建设水平和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特别是第七批援藏干部进藏工作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俞正声主席“依法治藏、长期建藏、争取人心、夯实基础”重要指示精神,结合拉萨本地实际,本着援藏项目向基层倾斜、向教育倾斜、向医疗卫生倾斜、向农牧民就业培训倾斜的原则,对江苏援藏项目“十二五”规划进行中期调整,努力让援藏项目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益。20年来,江苏省先后完成了拉萨市人民医院住院部、拉萨市妇幼保健院、江苏路、拉萨江苏中学改扩建、拉萨市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等一大批惠民工程项目建设,积极投入资金用于农牧民安居工程、村容村貌整治、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提档升级、设施农业发展以及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广大农牧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就医、就学、交通、饮水等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有效促进了拉萨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20年来,江苏援藏资金总量的70%以上用于实施民生项目。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陈晓怡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