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河道
市级“河长”河道有关情况一览表
上林湖
撰稿:宁波日报 黄程 励文科 孙云东
图片提供:慈溪记者站
慈溪市委书记 卞吉安
立足“实”字统筹治水
慈溪经济总量大、人口密度高、环境容量小,人均水资源严重不足,“五水共治”的任务更加繁重、形势更加紧迫。治水如同治病,必须有迅速缓解症状的治表药方,也要有拔除病根的治本之策,更要着眼愈后落实长期健体之法。为此,我们力争在认识上更深一层、行动上更先一步、力度上更胜一筹,立足“实”字强化统筹,确保“五水共治”走在前列,让全市人民共建共享品质之城幸福家园。
■今年工作亮点
保重点 以中心城区和各镇(街道)建成区,拆并前原集镇区域,工业园区,企事业单位和其他学校、医疗机构、农贸市场、老年活动中心、集资房等人口相对较多区域作为重点整治区域,以市级河长河道为主线,截污、环通流动、河道清理等为手段,重点在东横河、浒山江、淞浦、蛟门浦等11条河道的治理上有所突破。
清断点 重点解决“管道100米问题”、管道断点破损问题、城区截污疏通清理问题。
破难点 重点解决“黑河、臭河、垃圾河”整治问题,工业企业截污及纳管问题,纳管企业排水许可证发放问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水环境综合执法问题等。
促亮点 以十大专项行动为引领,按照《慈溪市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细化优化十大专项行动计划,突出“黑河、臭河、垃圾河”整治、截污纳管、排水许可证发放、畜禽养殖场关闭、工业面源治理等重点难点工作,点面结合,强势推进“治水强基攻坚年”活动。
以市级“河长”河道为龙头,根据清淤和环通时序安排,先行对东横河、浒山江等11条市级“河长”河道进行全面治理,对其他河道进行面上治理,按照“一河一策”实施方案,注重个性治理促特色。
以系列创建活动为抓手加快推进各地“五水共治”工作。通过开展慈溪市水环境建设先进村(社区)评比、生态河道建设示范镇、街道(村)系列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加快推进区域“五水共治”工作,整体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
以全民发动为抓手,营造全社会参与治水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机关干部“争当先锋作表率、投身治水强基年”、妇女同志“巾帼助力水环境、品质慈溪建新功”、团员青年“走进慈溪母亲河、寻梦美丽江南水乡”等系列活动,再创工作亮点,营造浓厚氛围,交出一份“治水强基攻坚年”活动的靓丽答卷。
慈溪地处杭州湾南岸,历史上由镇海北片、老慈溪北片、余姚北片三部分区域构成,“三北”特殊的地理位置让慈溪具有了海岛型地理特征。
境内河道流程短、季节性强,存在严重的资源型、水质型缺水现象。慈溪境内集雨面积不到区域面积的1/5,10余座山塘水库难以承受季节性集中降水,水涨河满,因防洪排涝需要不得不及时北排入海,致使宝贵的水资源难以蓄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578立方米,只有全省的1/4、全国的1/5,成为宁波各县(市)中最为典型的结构性缺水地区。
近年来,慈溪投入巨资分别实施了浙东、汤浦水库、梁辉水库、姚江等境外引水工程,开挖“三横十一纵”骨干河道,开展城河整治工程和区域污水治理工程,有效地解决了200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基本遏制了河道水质进一步恶化。但缺水的时候上游往往不肯放水,放水的时候又往往不缺水,这成为慈溪区域内河道水流不起来的先天痼疾;同时,由于受区域发展模式和老百姓的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全市河道水质普遍较差,全市河网劣五类水质占比居高不下。
目前,全市有3.5万余家工业企业,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1156家,产值仅占工业总产值的55%。这种“多、小、散”的企业发展格局,在给老百姓带来创富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产业层次低、资源浪费大、市场过度竞争等诸多问题,尤其是给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慈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完善政策法规、严格控制排放、强化环境整治、推进“森林慈溪”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整治取缔废旧塑料行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等重大战略举措风生水起。
今年初,按照省、市“五水共治”统一部署,慈溪成立了市“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五水共治”总体方案,今后三年慈溪将投资30亿元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十大行动,到2016年,全面完成“黑河、臭河、垃圾河”等问题河道整治,完成市级河长河道轮疏任务。
2014年度实施村域污水治理工程52个以上,受益农户4.6万户。完成截污管网建设36公里,新截污纳管企业700家以上;完成排水(或排污)许可证发放1000本以上。实施各类河道清淤263公里。关闭畜禽养殖场135家。全面完成造纸、化工、化纤、金属表面酸洗、铜熔炼、印染等六大行业整治工作。市级“河长”河道及河道两侧5米范围内的违章建筑,年底前全面完成拆除工作。
实施东横河下游防洪河堤加固工程,加固长度6.6公里,计划投资2500万元,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保护面积22平方公里,到2015年6月完成。实施“菲特”台风水毁溪坑整治30公里,计划投资1600万元。
计划投入75亿余元推进治水强基行动,拓疏骨干排涝河道60公里,实施东横河整治工程、新城河拓疏(四灶浦南延)工程、建塘江(周家路江)拓疏工程、中心城区洪涝综合治理工程和中部三塘横江拓疏工程五大排涝工程;加快在建工程建设进度,四灶浦拓疏工程计划于2014年全面完工,城区潮塘江排涝工程将于2015年完工。
投入10亿元推进保供水项目。建设完成浙东引水工程接纳体———郑徐水库工程,水库总库容4270万立方米,投资8.5亿元,有效提高我市水资源的调蓄能力。
到2015年基本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各方参与的节水型社会体系,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0%以下。
慈溪:强化统筹 突破平原治水困局
稿源: 宁波日报 2014-06-26 09:52:02
清理河道
市级“河长”河道有关情况一览表
上林湖
撰稿:宁波日报 黄程 励文科 孙云东
图片提供:慈溪记者站
慈溪市委书记 卞吉安
立足“实”字统筹治水
慈溪经济总量大、人口密度高、环境容量小,人均水资源严重不足,“五水共治”的任务更加繁重、形势更加紧迫。治水如同治病,必须有迅速缓解症状的治表药方,也要有拔除病根的治本之策,更要着眼愈后落实长期健体之法。为此,我们力争在认识上更深一层、行动上更先一步、力度上更胜一筹,立足“实”字强化统筹,确保“五水共治”走在前列,让全市人民共建共享品质之城幸福家园。
■今年工作亮点
保重点 以中心城区和各镇(街道)建成区,拆并前原集镇区域,工业园区,企事业单位和其他学校、医疗机构、农贸市场、老年活动中心、集资房等人口相对较多区域作为重点整治区域,以市级河长河道为主线,截污、环通流动、河道清理等为手段,重点在东横河、浒山江、淞浦、蛟门浦等11条河道的治理上有所突破。
清断点 重点解决“管道100米问题”、管道断点破损问题、城区截污疏通清理问题。
破难点 重点解决“黑河、臭河、垃圾河”整治问题,工业企业截污及纳管问题,纳管企业排水许可证发放问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水环境综合执法问题等。
促亮点 以十大专项行动为引领,按照《慈溪市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细化优化十大专项行动计划,突出“黑河、臭河、垃圾河”整治、截污纳管、排水许可证发放、畜禽养殖场关闭、工业面源治理等重点难点工作,点面结合,强势推进“治水强基攻坚年”活动。
以市级“河长”河道为龙头,根据清淤和环通时序安排,先行对东横河、浒山江等11条市级“河长”河道进行全面治理,对其他河道进行面上治理,按照“一河一策”实施方案,注重个性治理促特色。
以系列创建活动为抓手加快推进各地“五水共治”工作。通过开展慈溪市水环境建设先进村(社区)评比、生态河道建设示范镇、街道(村)系列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加快推进区域“五水共治”工作,整体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
以全民发动为抓手,营造全社会参与治水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机关干部“争当先锋作表率、投身治水强基年”、妇女同志“巾帼助力水环境、品质慈溪建新功”、团员青年“走进慈溪母亲河、寻梦美丽江南水乡”等系列活动,再创工作亮点,营造浓厚氛围,交出一份“治水强基攻坚年”活动的靓丽答卷。
慈溪地处杭州湾南岸,历史上由镇海北片、老慈溪北片、余姚北片三部分区域构成,“三北”特殊的地理位置让慈溪具有了海岛型地理特征。
境内河道流程短、季节性强,存在严重的资源型、水质型缺水现象。慈溪境内集雨面积不到区域面积的1/5,10余座山塘水库难以承受季节性集中降水,水涨河满,因防洪排涝需要不得不及时北排入海,致使宝贵的水资源难以蓄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578立方米,只有全省的1/4、全国的1/5,成为宁波各县(市)中最为典型的结构性缺水地区。
近年来,慈溪投入巨资分别实施了浙东、汤浦水库、梁辉水库、姚江等境外引水工程,开挖“三横十一纵”骨干河道,开展城河整治工程和区域污水治理工程,有效地解决了200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基本遏制了河道水质进一步恶化。但缺水的时候上游往往不肯放水,放水的时候又往往不缺水,这成为慈溪区域内河道水流不起来的先天痼疾;同时,由于受区域发展模式和老百姓的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全市河道水质普遍较差,全市河网劣五类水质占比居高不下。
目前,全市有3.5万余家工业企业,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1156家,产值仅占工业总产值的55%。这种“多、小、散”的企业发展格局,在给老百姓带来创富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产业层次低、资源浪费大、市场过度竞争等诸多问题,尤其是给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慈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完善政策法规、严格控制排放、强化环境整治、推进“森林慈溪”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整治取缔废旧塑料行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等重大战略举措风生水起。
今年初,按照省、市“五水共治”统一部署,慈溪成立了市“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五水共治”总体方案,今后三年慈溪将投资30亿元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十大行动,到2016年,全面完成“黑河、臭河、垃圾河”等问题河道整治,完成市级河长河道轮疏任务。
2014年度实施村域污水治理工程52个以上,受益农户4.6万户。完成截污管网建设36公里,新截污纳管企业700家以上;完成排水(或排污)许可证发放1000本以上。实施各类河道清淤263公里。关闭畜禽养殖场135家。全面完成造纸、化工、化纤、金属表面酸洗、铜熔炼、印染等六大行业整治工作。市级“河长”河道及河道两侧5米范围内的违章建筑,年底前全面完成拆除工作。
实施东横河下游防洪河堤加固工程,加固长度6.6公里,计划投资2500万元,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保护面积22平方公里,到2015年6月完成。实施“菲特”台风水毁溪坑整治30公里,计划投资1600万元。
计划投入75亿余元推进治水强基行动,拓疏骨干排涝河道60公里,实施东横河整治工程、新城河拓疏(四灶浦南延)工程、建塘江(周家路江)拓疏工程、中心城区洪涝综合治理工程和中部三塘横江拓疏工程五大排涝工程;加快在建工程建设进度,四灶浦拓疏工程计划于2014年全面完工,城区潮塘江排涝工程将于2015年完工。
投入10亿元推进保供水项目。建设完成浙东引水工程接纳体———郑徐水库工程,水库总库容4270万立方米,投资8.5亿元,有效提高我市水资源的调蓄能力。
到2015年基本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各方参与的节水型社会体系,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0%以下。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