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须河畔张振明向记者介绍情况。胡龙召 摄
“西至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的《隋堤柳》,描写的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的景色。
昨、前两日,《大运河:我们未来的生活》全媒体行动采访团来到河南郑州,这是此次采访行动的第11站,“隋堤烟柳”的景象真实展现在记者眼前。在这里,记者跟随专家“穿梭”于数千年时空,从“大禹治水”到“汉霸二王争战”,进而穿越至“隋炀帝下扬州”。记者 李臻
“人”字形的中心
郑州位于中原腹地、九州之中,自古以来便是中华大地之咽喉要地,陆路交通的枢纽,而大运河则成就了郑州水路交通的历史辉煌。
“通济渠在郑州这里是渠首,在宁波则是渠尾,也就是说,我在运河头,你在运河尾。”面对为寻访运河而来的宁波客人,郑州市文物管理局文物专家、大运河申遗项目顾问张振明用一句形象的话表明了两者的关系,也立即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他向记者介绍说:“隋唐大运河开凿于隋代,由通济渠和永济渠组成。而在历史上,通济渠的渠首都在郑州,从洛阳出来以后,在郑州这个位置,向南是通济渠,直到扬州,沿运河南下,可到宁波。”
“如果拿出一份中国地图,对照文献把隋唐大运河标注出来,会形成一个大而醒目的‘人’字,郑州就是它的中心。”他说,“隋唐大运河总的来说是一个北一个南,那么郑州这个位置恰恰处于沟通南北的地段,所以它的位置非常重要。如果没有郑州这一段,南北沟通不了,就形成不了完整版的中国大运河。”
索须河畔阅古今
1400多年前,在烟波浩渺、柳色如烟的迷人景色中,8万多名纤夫拉纤、两队骑兵夹岸护送,大运河上灯火辉煌、富丽堂皇的龙舟中,隋炀帝杨广指点江山,直抵江南……
通济渠的索须河段在当年是隋炀帝下扬州必经之路,时光转换,在现今的索须河仍保留着烟波浩渺的迷人景色。昨日,在当地30℃的高温天气下,这位老专家带领记者,驱车沿索须河一路前行,并在古桥、水渠等重要节点一一着重介绍。
只见长约16公里的河段依然碧波荡漾、垂柳如烟,河道边水草丰茂,不少市民在此悠闲垂钓。在这里,可以依稀看到《隋堤柳》中盛赞的“隋堤烟柳”相似的景象。
“索须河保持了通济渠河床的基本走向和规模,真实地记录了隋唐大运河的历史原貌,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是罕见的大运河遗存。至今,它仍是城市景观河道,发挥着泄洪排涝的作用。”张振明告诉记者。
鸿沟为中原最早的运河
其实,郑州段运河是中国运河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隋唐大运河的历史可以再往前追溯,它是在鸿沟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凿贯通的。
张振明说:“大禹治水时就有了鸿沟,战国的魏惠王(公元前360年)就开凿了鸿沟,在其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是黄淮间的主要交通线路之一。而隋炀帝的时候,是在鸿沟的基础上上延下伸,有意识地利用自然河道和人工河道相结合,开凿了隋唐大运河。可以说,鸿沟是中原地区最早的运河。”
但是,“鸿沟”两字却因一个历史故事而出名。公元前203年冬开始,刘邦、项羽在荥阳故城及附近连番征战,最终项羽被迫与刘邦约和,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中国象棋盘上的“楚河、汉界”即指此鸿沟。
历史故事中的鸿沟与作为运河的鸿沟是不是同一条河呢?当记者向专家提出心中的疑惑时,张振明笑了:“很多人都以讹传讹了,其实这是两条不同的河。”
“现在,荥阳广武镇附近是有一条鸿沟,也就是当年汉霸二王对峙战争的地方,但确切的称呼应该是‘广武涧’,当年刘邦项羽隔涧对话,刘邦说‘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便出于此。”
专家强调说:“不过,作为运河的鸿沟,是从中原到江南的这条沟通南北水系的总称,也就是隋唐大运河的‘前生’。”
郑州:穿越古今 感受“隋堤烟柳”
稿源: 东南商报 2014-05-22 09:50:12
索须河畔张振明向记者介绍情况。胡龙召 摄
“西至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的《隋堤柳》,描写的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的景色。
昨、前两日,《大运河:我们未来的生活》全媒体行动采访团来到河南郑州,这是此次采访行动的第11站,“隋堤烟柳”的景象真实展现在记者眼前。在这里,记者跟随专家“穿梭”于数千年时空,从“大禹治水”到“汉霸二王争战”,进而穿越至“隋炀帝下扬州”。记者 李臻
“人”字形的中心
郑州位于中原腹地、九州之中,自古以来便是中华大地之咽喉要地,陆路交通的枢纽,而大运河则成就了郑州水路交通的历史辉煌。
“通济渠在郑州这里是渠首,在宁波则是渠尾,也就是说,我在运河头,你在运河尾。”面对为寻访运河而来的宁波客人,郑州市文物管理局文物专家、大运河申遗项目顾问张振明用一句形象的话表明了两者的关系,也立即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他向记者介绍说:“隋唐大运河开凿于隋代,由通济渠和永济渠组成。而在历史上,通济渠的渠首都在郑州,从洛阳出来以后,在郑州这个位置,向南是通济渠,直到扬州,沿运河南下,可到宁波。”
“如果拿出一份中国地图,对照文献把隋唐大运河标注出来,会形成一个大而醒目的‘人’字,郑州就是它的中心。”他说,“隋唐大运河总的来说是一个北一个南,那么郑州这个位置恰恰处于沟通南北的地段,所以它的位置非常重要。如果没有郑州这一段,南北沟通不了,就形成不了完整版的中国大运河。”
索须河畔阅古今
1400多年前,在烟波浩渺、柳色如烟的迷人景色中,8万多名纤夫拉纤、两队骑兵夹岸护送,大运河上灯火辉煌、富丽堂皇的龙舟中,隋炀帝杨广指点江山,直抵江南……
通济渠的索须河段在当年是隋炀帝下扬州必经之路,时光转换,在现今的索须河仍保留着烟波浩渺的迷人景色。昨日,在当地30℃的高温天气下,这位老专家带领记者,驱车沿索须河一路前行,并在古桥、水渠等重要节点一一着重介绍。
只见长约16公里的河段依然碧波荡漾、垂柳如烟,河道边水草丰茂,不少市民在此悠闲垂钓。在这里,可以依稀看到《隋堤柳》中盛赞的“隋堤烟柳”相似的景象。
“索须河保持了通济渠河床的基本走向和规模,真实地记录了隋唐大运河的历史原貌,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是罕见的大运河遗存。至今,它仍是城市景观河道,发挥着泄洪排涝的作用。”张振明告诉记者。
鸿沟为中原最早的运河
其实,郑州段运河是中国运河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隋唐大运河的历史可以再往前追溯,它是在鸿沟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凿贯通的。
张振明说:“大禹治水时就有了鸿沟,战国的魏惠王(公元前360年)就开凿了鸿沟,在其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是黄淮间的主要交通线路之一。而隋炀帝的时候,是在鸿沟的基础上上延下伸,有意识地利用自然河道和人工河道相结合,开凿了隋唐大运河。可以说,鸿沟是中原地区最早的运河。”
但是,“鸿沟”两字却因一个历史故事而出名。公元前203年冬开始,刘邦、项羽在荥阳故城及附近连番征战,最终项羽被迫与刘邦约和,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中国象棋盘上的“楚河、汉界”即指此鸿沟。
历史故事中的鸿沟与作为运河的鸿沟是不是同一条河呢?当记者向专家提出心中的疑惑时,张振明笑了:“很多人都以讹传讹了,其实这是两条不同的河。”
“现在,荥阳广武镇附近是有一条鸿沟,也就是当年汉霸二王对峙战争的地方,但确切的称呼应该是‘广武涧’,当年刘邦项羽隔涧对话,刘邦说‘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便出于此。”
专家强调说:“不过,作为运河的鸿沟,是从中原到江南的这条沟通南北水系的总称,也就是隋唐大运河的‘前生’。”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