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专题 | 宁波新闻 | 宁网播报员 | 第一现场 | 对话
  [加入收藏夹] 新闻热线: 13777110707 QQ报料: 1234567 邮箱 news@cnnb.com.cn
新闻中心专题汇总首页 | 宁波动态 | 国内聚焦 | 国际纵横 | 社会热点 | 文化教育 | 科技财经 | 体坛风云 | 综艺娱乐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一个社区医生与杜家村民的约定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年04月10日 15:29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13777110707  重要报料本网付酬 浙江网通热线支持

一个社区医生与杜家村民的约定

图为朱红代正在为村民们看病。(记者 虞浩英 摄)

中国宁波网讯 5月10日早上7点多,大碶杜家村老年协会活动室里已经坐了十来个老年人,两张课桌一拼,九峰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朱红代就开诊了。血糖仪、血压计、听诊器、电脑等看病设备一应俱全。大家很有秩序地将病历卡依次叠放好,就像在医院看病一样。去年3月份,清水村卫生站撤销后,每月10日成了朱医生在杜家村义诊的日子。

医术好,态度好,老人们对朱红代赞不绝口

当得知记者来采访时,老人们争着夸起了朱医生的好。“来这里看病的基本上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腿脚不便,九峰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条件好,可是我们去一趟不方便呀!”“朱医生的医术可好了,她开的药很管用呢,不仅免费看病,还帮我们配药,晚上6点送过来。”“老年人毛病多,记性不好,有的问题一遍遍问,朱医生都是很耐心地回答。”……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朱医生却没有插一句话,而是一丝不苟地给患者测血糖、量血压,根据诊断结果,用电脑在门诊处方系统中录入药品信息。

今年81岁的朱美云婆婆告诉记者:“我有高血压,这些年在朱医生的治疗下,已经控制得很好了。记得血压最高的时候上面一个数有180这样,后来慢慢降到了130左右,她还教我怎么控制饮食,叮嘱我多走路锻炼。”“平时有些小炎症,在朱医生这里配点药,很快能好转,而且配的药都很便宜。”朱婆婆的媳妇也这么夸道。

“方便老年人看病,我只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大概在2007年,单位要求每个医生组成一个义诊团队,为结对村开展义诊。”朱医生说,空闲时自己也会到病人家中随访,问问病情。去年,九峰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好后,设备齐全,也配备了充足的医护人员,不过清水村一些老年人嫌远,过去很不方便。于是她决定每月10日,到老年协会来给他们看病,一般一个上午能看四五十个人,下午回去配药,晚上6点钟送过来发开。据了解,通常一些急性病配三天药量,气管炎、咽喉炎等配一周的药量,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慢性病就配一个月的量。有时候村民所需的药,社区卫生中心没有,朱医生也会多方打听,尽量找寻。

自那以后,每月10日成了朱医生与杜家村村民约定看病的日子,哪怕再忙,她都要出现在老年活动室。一位阿婆看完病,突然关切地问了一句:“朱医生你饿不饿,要不先吃点早饭去吧?”原来,前个晚上有事在新昌,朱医生一早5点钟就赶回来直接到了杜家村。“我在社区做五休二,每月10日,我基本上能把它调到自己休息的日子。有时候碰到出差,我就请其他同事过来,不能爽约的。方便老人年看病,我只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朱医生说。

算上之前团队义诊的时间,朱医生已经为杜家村村民服务了六七年,哪个人有什么病,她基本都清楚,凭着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她也成了村民口中赞不绝口的好医生。(记者 虞浩英 通讯员 朱亚亚) 

原标题:
稿源: 北仑新闻网  编辑: 杜寅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最新专题
改革改变生活
聚焦2014全国两会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好人徐祥青 一路走好!
热点排行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浙ICP备05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