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人人都是践行者——践行核心价值观形成热潮
稿源: 人民日报  | 2014-03-21 12:40:55

从普通公民的善行义举到各行各业的点滴改进,从专家学者的阐发研讨到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一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正在兴起,中国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温暖人心的故事。

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就在马年央视春晚小品《扶不扶》引发热议并成为最受欢迎节目不久,江苏太仓、河北石家庄、广东深圳等地就陆续上演现实版“扶不扶”。与小品中戏剧性的情节不同,面对摔倒在地的老人,这些普普通通的学生、市民、司机果断出手扶起了老人并送医治疗。人们评论说:“他们扶起的不仅仅是老人,更是社会的良心。”“现在社会还是好人多!”

今年2月22日,一位微博网友发布了一张拍摄于早晨6点20分的照片,图片说明是:“做了一夜颅脑伤的手术,几个外科医生累得精疲力尽,躺在地上小憩一下,其实还有一名医生在给病人麻醉苏醒……躺20分钟后大家又爬起带病人做CT去了……看完心里酸酸的,这张照片让我重新拾起对医生的尊重!向你们致敬,让我们一起为好医生们点32个赞!”记者注意到,照片中的3位医生小憩时连绿色的手术服和白色的医用手套都来不及脱下。

截至2月25日,这条微博被转发了11935次,有21720人点赞,有4116人参与评论,绝大多数网友对医生的敬业精神表示敬意。网友“快乐的小司”留言:“各行各业还是好人多的。”

2013年11月,“为4岁女孩找‘耳朵’”的帖子和海报遍布宁夏银川市的贴吧、论坛和大街小巷,网民、群众、媒体、政府部门官微齐力寻找114小时,终于将4岁女童的“耳朵”找到。“关注这件事的人都是在帮助我们,孩子长大了我一定要告诉她这次经历,教育她以后也要做好人行善事。”女童的母亲说,她已决定和丈夫一起加入义工组织,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帮助更多人。

银川“全城寻耳”不过是无数爱心接力事件的缩影。此前已有郑州“全城吃面”救患癌老板,乌鲁木齐“全城买鹅”筹药费,成都“全城买瓜”准备治疗费……守望相助的理念在一棒又一棒的爱心接力中得到彰显。

“这些普通人的善行义举之所以感人至深,就在于他们用自己的选择实践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北京大学教授、伦理学家陈少峰说,“一个国家的崛起和进步,不仅仅是经济的崛起,还应该有价值观念的崛起。社会广泛认同、人民普遍遵行的核心价值观是整合社会意识、凝聚社会合力、维护社会秩序的强大精神动力。”

好人就在你我身边

世界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的眼睛。中国不缺少善良的好人,缺少的是发现和弘扬的途径。“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好事,在熟悉人群中推举好人。”中国文明网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自2008年开展以来,各地推举了大量凡人善举,经过每月一度的网上推荐、评议、投票,众多事迹感人、社会反响强烈、具有道德示范作用的身边好人登上了“中国好人榜”。

截至2013年7月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已评出“中国好人榜”54期,已有5602名身边好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如今,只要编辑一段短信、录制一段音视频或者发一封邮件,就可以把身边的中国好人推荐上网,接受万千网友的评议。传播渠道的扩展使众多原本默默无闻的好人好事广为人知,有效提升了道德模范的宣传力度。

今年2月18日,《嘉兴日报》一篇题为《“爱心风暴”点亮眼癌女童光明希望》的报道引发强烈反响。在浙江海宁盐官镇的一个父母双盲的家庭里,一岁女童洛含不幸患上眼癌,面临着失明的危险。“我们渴望色彩斑斓的世界,希望能有人帮助我们留住这个家最后的光明。”洛含父亲汤逸从小就体会到盲人生活的艰辛,极度渴望光明的他不希望孩子也和他一样置身黑暗。2月13日,他通过读屏软件在网上发出求助信,“我想救救我的孩子,让她能继续看见这个世界,希望有好心人能帮助我们……”媒体报道后,许多爱心市民和网友都伸出援手,为小洛含募捐。

新闻媒体深入挖掘百姓身边的感人事迹,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支主力军。《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开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在要闻版重要位置刊发各地生动实践,故事短小精悍,生动鲜活。中央电视台推出《家风是什么》系列专题节目,让知名人士与寻常百姓现身说法讲家风。《成都日报》《长沙晚报》《汕头特区晚报》等推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系列报道。在媒体深入挖掘下,常年坚持免费为旅客送去热腾腾姜汤的“姜汤大姐”韩无盐,义务清扫校园10余年、独自抚养智障女儿20年的驼背老人邝日麟,多年坚持照顾福利院孤寡老人和贫困晚期癌症患者的义工高正荣等成为新的时代楷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新闻媒体广泛挖掘和报道这些故事本身也是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形成一种激发正能量的良好氛围,影响更多的群众。”江西警察学院副院长蒋熙辉说。

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小抓起,从学校教育抓起。

如今福州市的很多学校开设了孝亲教育,让孩子们自小培育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学做拗九粥,探望长辈,给长辈洗脚……福州鼓楼第一中心小学今年的寒假作业中就多了几项。

重庆市巴南区教委近日在鱼洞四小启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家庭作业”系列活动。巴南区11万中小学生、26万家长及1万多名教师都要做一项特别的家庭作业:熟背、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24字核心价值观。

南开大学近年来蓬勃开展“立公增能”辅学活动,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统筹起来,依托微信、微博、校园BBS等载体,以新颖亲切、学生爱听爱看、乐于参与的方式,把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转化为学生的日常价值观和生活实践。南开大学党委书记薛进文说,当代青年学生多是“90后”,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这一代青年人在思维方式、价值判断、生活习惯、语言表达、个性追求等诸多问题上颇有新特点。因此,必须创新方式方法,注重实效真效,潜移默化地让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一些认同。

“道德讲堂”已经成为各地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有效抓手。广西大新县以近几年涌现出的各类道德典型事迹为题材,精心编印“本土教材”,就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宣讲。截至2013年底,大新县共建成道德讲堂56个,分机关、行业、企业、学校、社区、村镇等6个类型,已开展活动230余场次。

成都市在全市机关、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广泛设立道德讲堂。目前已建成示范道德讲堂100个,标准道德讲堂148个,七大类城乡基层道德讲堂近3500个,实现了村、社区全覆盖。建立了以基层群众为主体的故事员队伍,形成了“每月一会”,好人好事大家讲。

广州市把公民道德建设纳入文明城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测评体系和评选表彰的管理办法,建立排名、点评、督办、问责“四位一体”测评机制,定期组织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以测促改、以评促建。目前,全市共有市级以上文明单位544个、文明村镇81个、文明社区287个,有力推动了公民道德建设。

把软约束变成硬约束

“面对倒地老人到底要不要去扶,许多人之所以感到犹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害怕说不清楚、被讹诈。因此,必须通过制度建设为行善者提供保障,免除其后顾之忧。”陈少峰认为,江西、深圳等省市规定见义勇为者如果受到讹诈,政府将提供法律援助并惩罚敲诈诬陷者,这种做法具有积极作用。

近年来,各地相继出台政策褒奖和保护善行义举。比如,福建规定,见义勇为无房人员享住房保障;广州为见义勇为者解决就医、就业、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北京市对见义勇为者进行终生保障。目前我国已有29个省区市制定了类似的政策措施。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寇清杰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各级政府通过创新社会治理,完善激励机制,褒奖善行义举,形成好人好报、恩将德报的正向效应,在日常治理中鲜明彰显社会主流价值,使正确行为得到鼓励、错误行为受到谴责,从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集聚强大的正能量。

中央党校报刊社社长兼总编辑谢春涛认为,价值观是思想观念,看似只能倡导弘扬,发挥软约束的作用,其实,有些内容也完全可以使其成为硬约束。比如,诚信在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完全可以通过规则甚至法律来使其得到遵守,要使违背诚信原则的人付出代价,甚至很大的代价,从而使更多的人受到警示。(记者 张贺)

【编辑:徐挺】

人人都是践行者——践行核心价值观形成热潮

稿源: 人民日报 2014-03-21 12:40:55

从普通公民的善行义举到各行各业的点滴改进,从专家学者的阐发研讨到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一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正在兴起,中国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温暖人心的故事。

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就在马年央视春晚小品《扶不扶》引发热议并成为最受欢迎节目不久,江苏太仓、河北石家庄、广东深圳等地就陆续上演现实版“扶不扶”。与小品中戏剧性的情节不同,面对摔倒在地的老人,这些普普通通的学生、市民、司机果断出手扶起了老人并送医治疗。人们评论说:“他们扶起的不仅仅是老人,更是社会的良心。”“现在社会还是好人多!”

今年2月22日,一位微博网友发布了一张拍摄于早晨6点20分的照片,图片说明是:“做了一夜颅脑伤的手术,几个外科医生累得精疲力尽,躺在地上小憩一下,其实还有一名医生在给病人麻醉苏醒……躺20分钟后大家又爬起带病人做CT去了……看完心里酸酸的,这张照片让我重新拾起对医生的尊重!向你们致敬,让我们一起为好医生们点32个赞!”记者注意到,照片中的3位医生小憩时连绿色的手术服和白色的医用手套都来不及脱下。

截至2月25日,这条微博被转发了11935次,有21720人点赞,有4116人参与评论,绝大多数网友对医生的敬业精神表示敬意。网友“快乐的小司”留言:“各行各业还是好人多的。”

2013年11月,“为4岁女孩找‘耳朵’”的帖子和海报遍布宁夏银川市的贴吧、论坛和大街小巷,网民、群众、媒体、政府部门官微齐力寻找114小时,终于将4岁女童的“耳朵”找到。“关注这件事的人都是在帮助我们,孩子长大了我一定要告诉她这次经历,教育她以后也要做好人行善事。”女童的母亲说,她已决定和丈夫一起加入义工组织,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帮助更多人。

银川“全城寻耳”不过是无数爱心接力事件的缩影。此前已有郑州“全城吃面”救患癌老板,乌鲁木齐“全城买鹅”筹药费,成都“全城买瓜”准备治疗费……守望相助的理念在一棒又一棒的爱心接力中得到彰显。

“这些普通人的善行义举之所以感人至深,就在于他们用自己的选择实践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北京大学教授、伦理学家陈少峰说,“一个国家的崛起和进步,不仅仅是经济的崛起,还应该有价值观念的崛起。社会广泛认同、人民普遍遵行的核心价值观是整合社会意识、凝聚社会合力、维护社会秩序的强大精神动力。”

好人就在你我身边

世界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的眼睛。中国不缺少善良的好人,缺少的是发现和弘扬的途径。“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好事,在熟悉人群中推举好人。”中国文明网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自2008年开展以来,各地推举了大量凡人善举,经过每月一度的网上推荐、评议、投票,众多事迹感人、社会反响强烈、具有道德示范作用的身边好人登上了“中国好人榜”。

截至2013年7月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已评出“中国好人榜”54期,已有5602名身边好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如今,只要编辑一段短信、录制一段音视频或者发一封邮件,就可以把身边的中国好人推荐上网,接受万千网友的评议。传播渠道的扩展使众多原本默默无闻的好人好事广为人知,有效提升了道德模范的宣传力度。

今年2月18日,《嘉兴日报》一篇题为《“爱心风暴”点亮眼癌女童光明希望》的报道引发强烈反响。在浙江海宁盐官镇的一个父母双盲的家庭里,一岁女童洛含不幸患上眼癌,面临着失明的危险。“我们渴望色彩斑斓的世界,希望能有人帮助我们留住这个家最后的光明。”洛含父亲汤逸从小就体会到盲人生活的艰辛,极度渴望光明的他不希望孩子也和他一样置身黑暗。2月13日,他通过读屏软件在网上发出求助信,“我想救救我的孩子,让她能继续看见这个世界,希望有好心人能帮助我们……”媒体报道后,许多爱心市民和网友都伸出援手,为小洛含募捐。

新闻媒体深入挖掘百姓身边的感人事迹,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支主力军。《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开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在要闻版重要位置刊发各地生动实践,故事短小精悍,生动鲜活。中央电视台推出《家风是什么》系列专题节目,让知名人士与寻常百姓现身说法讲家风。《成都日报》《长沙晚报》《汕头特区晚报》等推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系列报道。在媒体深入挖掘下,常年坚持免费为旅客送去热腾腾姜汤的“姜汤大姐”韩无盐,义务清扫校园10余年、独自抚养智障女儿20年的驼背老人邝日麟,多年坚持照顾福利院孤寡老人和贫困晚期癌症患者的义工高正荣等成为新的时代楷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新闻媒体广泛挖掘和报道这些故事本身也是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形成一种激发正能量的良好氛围,影响更多的群众。”江西警察学院副院长蒋熙辉说。

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小抓起,从学校教育抓起。

如今福州市的很多学校开设了孝亲教育,让孩子们自小培育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学做拗九粥,探望长辈,给长辈洗脚……福州鼓楼第一中心小学今年的寒假作业中就多了几项。

重庆市巴南区教委近日在鱼洞四小启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家庭作业”系列活动。巴南区11万中小学生、26万家长及1万多名教师都要做一项特别的家庭作业:熟背、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24字核心价值观。

南开大学近年来蓬勃开展“立公增能”辅学活动,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统筹起来,依托微信、微博、校园BBS等载体,以新颖亲切、学生爱听爱看、乐于参与的方式,把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转化为学生的日常价值观和生活实践。南开大学党委书记薛进文说,当代青年学生多是“90后”,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这一代青年人在思维方式、价值判断、生活习惯、语言表达、个性追求等诸多问题上颇有新特点。因此,必须创新方式方法,注重实效真效,潜移默化地让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一些认同。

“道德讲堂”已经成为各地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有效抓手。广西大新县以近几年涌现出的各类道德典型事迹为题材,精心编印“本土教材”,就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宣讲。截至2013年底,大新县共建成道德讲堂56个,分机关、行业、企业、学校、社区、村镇等6个类型,已开展活动230余场次。

成都市在全市机关、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广泛设立道德讲堂。目前已建成示范道德讲堂100个,标准道德讲堂148个,七大类城乡基层道德讲堂近3500个,实现了村、社区全覆盖。建立了以基层群众为主体的故事员队伍,形成了“每月一会”,好人好事大家讲。

广州市把公民道德建设纳入文明城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测评体系和评选表彰的管理办法,建立排名、点评、督办、问责“四位一体”测评机制,定期组织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以测促改、以评促建。目前,全市共有市级以上文明单位544个、文明村镇81个、文明社区287个,有力推动了公民道德建设。

把软约束变成硬约束

“面对倒地老人到底要不要去扶,许多人之所以感到犹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害怕说不清楚、被讹诈。因此,必须通过制度建设为行善者提供保障,免除其后顾之忧。”陈少峰认为,江西、深圳等省市规定见义勇为者如果受到讹诈,政府将提供法律援助并惩罚敲诈诬陷者,这种做法具有积极作用。

近年来,各地相继出台政策褒奖和保护善行义举。比如,福建规定,见义勇为无房人员享住房保障;广州为见义勇为者解决就医、就业、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北京市对见义勇为者进行终生保障。目前我国已有29个省区市制定了类似的政策措施。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寇清杰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各级政府通过创新社会治理,完善激励机制,褒奖善行义举,形成好人好报、恩将德报的正向效应,在日常治理中鲜明彰显社会主流价值,使正确行为得到鼓励、错误行为受到谴责,从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集聚强大的正能量。

中央党校报刊社社长兼总编辑谢春涛认为,价值观是思想观念,看似只能倡导弘扬,发挥软约束的作用,其实,有些内容也完全可以使其成为硬约束。比如,诚信在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完全可以通过规则甚至法律来使其得到遵守,要使违背诚信原则的人付出代价,甚至很大的代价,从而使更多的人受到警示。(记者 张贺)

编辑: 徐挺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