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钱克明: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稿源: 新华网/中国政府网  | 2014-03-07 16:19:31

3月7日(星期五)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多名政协委员作大会发言。

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总经济师钱克明: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增加了1倍,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了100多公斤,成功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也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们的饭碗还不是“铁饭碗”,要端牢这个饭碗难度很大、任务很重。

从生产看,国内资源环境要素绷得很紧,在“十连增”的基数上“高位护盘”难度很大。我国人均耕地、淡水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25%,每年还要减少耕地600万—700万亩,农业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左右;目前平均每户农村家庭就有1位青壮年劳动力弃农务工,加之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下降,一些地方农地出现抛荒,今后“谁来种地”问题凸显。南方部分水稻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区”不断扩大、东北黑土层加速流失,“三大粮仓”已不堪重负。

从需求看,消费者需求日趋多样化,同时满足“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安全”任务很重。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将达到1.44万亿斤,超出目前最高产量2400亿斤;对肉蛋奶等动物性产品的消费也将快速增加,需要更多的粮食转化。此外,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散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难以适应。

从市场看,随着粮价上涨逼近“天花板”,稳定市场的形势严峻。由于生产成本快速增长,从2010年起,我国所有粮食品种价格全都高于国际市场离岸价格。如果粮价继续上涨突破配额外交税后的“天花板”价格,我国“入世”时谈定的关税配额“防火墙”将完全失去保护作用,我国现行调控和稳定粮食市场的政策措施也将全部失效。“入世”后不久,我国大豆产业和市场就全面失守,2013年食糖市场开始失守。按目前趋势,预计10年内,水稻、小麦和玉米将相继步大豆和食糖的后尘,贸易的国门洞开,完全暴露在国际市场的冲击下。

为把13亿人的饭碗端得更加牢靠,建议:(一)树立新安全观。坚守粮食安全的底线,将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作为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调整统计口径,不再将大豆、薯类和杂粮等计入粮食安全范畴,利用国际贸易调剂余缺,为国内财政和资源腾出空间。扩展粮食安全的外延,在守住底线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粮、经、饲生产,推动种养业协调发展,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肉、蛋、奶、鱼、菜、果等高价值产品的需求;同时要考虑种子、化肥等重要生产资料供应安全、粮食流通仓储等产业安全、国际贸易渠道安全和对外农业投资安全。丰富粮食安全的内涵,要由以数量安全为主向以数量、结构、质量、营养和生态五大安全并重转变。粮食安全的核心是“能力安全”,为此要强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抗灾减灾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储备运输能力和国际掌控能力等五大能力建设。

(二)完善政策体系。在国内谷物市场价超过“天花板”价格前,未雨绸缪,根据WTO谈判最新取得的“早期收获”相关条款,抓紧研究制定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WTO规则的市场调控政策、国内支持政策和国际贸易政策。

(三)健全长效机制。抓紧制定永久基本农田具体实施方案,建立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理顺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平衡好保护消费者利益与调动农民产粮积极性两者关系;加快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调动主产区政府“抓粮”积极性;细化“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的绩效考核制度;强化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政府粮食生产的责任。

下一个35年,我国将步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最基本的经济任务,也是最基本的政治任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在粮食生产上决不能出现丝毫闪失,在粮食安全战略上绝不能有任何软肋,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编辑:徐挺】

钱克明: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稿源: 新华网/中国政府网 2014-03-07 16:19:31

3月7日(星期五)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多名政协委员作大会发言。

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总经济师钱克明: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增加了1倍,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了100多公斤,成功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也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们的饭碗还不是“铁饭碗”,要端牢这个饭碗难度很大、任务很重。

从生产看,国内资源环境要素绷得很紧,在“十连增”的基数上“高位护盘”难度很大。我国人均耕地、淡水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25%,每年还要减少耕地600万—700万亩,农业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左右;目前平均每户农村家庭就有1位青壮年劳动力弃农务工,加之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下降,一些地方农地出现抛荒,今后“谁来种地”问题凸显。南方部分水稻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区”不断扩大、东北黑土层加速流失,“三大粮仓”已不堪重负。

从需求看,消费者需求日趋多样化,同时满足“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安全”任务很重。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将达到1.44万亿斤,超出目前最高产量2400亿斤;对肉蛋奶等动物性产品的消费也将快速增加,需要更多的粮食转化。此外,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散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难以适应。

从市场看,随着粮价上涨逼近“天花板”,稳定市场的形势严峻。由于生产成本快速增长,从2010年起,我国所有粮食品种价格全都高于国际市场离岸价格。如果粮价继续上涨突破配额外交税后的“天花板”价格,我国“入世”时谈定的关税配额“防火墙”将完全失去保护作用,我国现行调控和稳定粮食市场的政策措施也将全部失效。“入世”后不久,我国大豆产业和市场就全面失守,2013年食糖市场开始失守。按目前趋势,预计10年内,水稻、小麦和玉米将相继步大豆和食糖的后尘,贸易的国门洞开,完全暴露在国际市场的冲击下。

为把13亿人的饭碗端得更加牢靠,建议:(一)树立新安全观。坚守粮食安全的底线,将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作为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调整统计口径,不再将大豆、薯类和杂粮等计入粮食安全范畴,利用国际贸易调剂余缺,为国内财政和资源腾出空间。扩展粮食安全的外延,在守住底线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粮、经、饲生产,推动种养业协调发展,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肉、蛋、奶、鱼、菜、果等高价值产品的需求;同时要考虑种子、化肥等重要生产资料供应安全、粮食流通仓储等产业安全、国际贸易渠道安全和对外农业投资安全。丰富粮食安全的内涵,要由以数量安全为主向以数量、结构、质量、营养和生态五大安全并重转变。粮食安全的核心是“能力安全”,为此要强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抗灾减灾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储备运输能力和国际掌控能力等五大能力建设。

(二)完善政策体系。在国内谷物市场价超过“天花板”价格前,未雨绸缪,根据WTO谈判最新取得的“早期收获”相关条款,抓紧研究制定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WTO规则的市场调控政策、国内支持政策和国际贸易政策。

(三)健全长效机制。抓紧制定永久基本农田具体实施方案,建立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理顺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平衡好保护消费者利益与调动农民产粮积极性两者关系;加快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调动主产区政府“抓粮”积极性;细化“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的绩效考核制度;强化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政府粮食生产的责任。

下一个35年,我国将步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最基本的经济任务,也是最基本的政治任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在粮食生产上决不能出现丝毫闪失,在粮食安全战略上绝不能有任何软肋,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编辑: 徐挺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