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爱钻牛角尖”的韵升人
稿源:  | 2013-11-15 12:56:35

  它是一只小鸡蛋,却撞碎了一块大石头;它是一匹小马驹,却拉动了一辆大马车;它是一个“门外汉”,却逼走了一个“德国大佬”;从“传统制造”升级成“中国智造”,“韵升”无疑是宁波技术转型升级的传奇企业。一家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在与央企国企的角逐中屡次获胜,它星光熠熠的表面背后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创新铸大业,文化塑灵魂”,这是在2011年韵升公司二十周年庆时,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亲自为韵升题的词。短短几个字看似简单,实际上是对韵升近二十年来坚持科学创新、不懈努力的最大肯定。

  坚持自主研发、坚持自主创新,韵升人始终坚持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不让别人操控自己的命运。正是他们这种“爱钻牛角尖”的精神,使得韵升屡创科研神话。

  十几年前中国的纺织业技术被外国公司所垄断,纺织设备也卖得特别贵。同样的棉花,外国依仗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做成的高档面料光滑、结实,不容易起球,能卖到几百元一米,而中国做的低档面料只能卖几元一米。作为世界纺织大国的中国,却只能看外国人的眼色生产。

  如同当初不服日本人垄断八音琴市场而决定下海去研发八音琴一样,这又挑起了韵升董事长竺韵德先生的斗志:“凭什么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就做不到?”竺韵德决定带领韵升,立言要搞出属于中国人的纺织设备——紧密纺。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从一开始对整个技术路线的设计到各个零部件的实质性开发,就花费了他们近一年的时间。一个小小的部件网格圈甚至还让整个研发夭折了,网格圈体积虽小,却是整个紧密纺设备的核心。它能让毛羽“听话”地捻到纱里,达到减少毛羽、提高强力的目的。搞不出网格圈,就意味着整个紧密纺设备的研发都要前功尽弃。

  这个直径仅4厘米,环壁凹凸不平,看上去比纸还薄,放在手中几乎感觉不到重量的网格圈,必须每平方厘米有3000个微孔,并且要均匀分布、无毛刺。但无论怎样努力,就是制造不出一个符合要求的网格圈,项目研究陷入了困境。更雪上加霜的是,不仅这个“小东西”正是外国紧密纺设备的核心技术,而且国内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生产这种网格圈。

  然而机遇总是垂青善于发现的人。在一次饭局间隙,看似寻常的现象,却触动了竺韵德的神经:当酒店走廊挤满客人时,餐厅服务员的行走路线就会变成S形,在人群中穿行。他的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在有限空间曲线移动,能挤出更多间隙,为什么不能用螺旋法编织网格圈!

  回到公司后,竺韵德董事长就和韵升技术人员一起画出了网格圈织法的图纸,又一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开发生产网格圈的专用设备。经过前后半年的努力,终于突破了网格圈难题,韵升不负众望,自主生产出了符合要求的网格圈。

  即使一开始韵升于纺织设备领域而言还是个“门外汉”,但韵升人再次通过自己的努力,突破了西方发达国家对紧密纺设备的垄断,而且韵升出产的紧密纺设备能减少80%以上的有害毛羽,大大提高面料的光洁度。韵升出产的网格圈均匀度、透气性等指标都优于德国,价格却只有其三分之一。不出两年,这个曾经是纺织业的“门外汉”硬生生将“德国大佬”逼退出中国市场,成为了国内外纺织业的领跑者。

  从传统的机械制造业起步,摇身变成高科技“智造型”企业,韵升转型的成功跟它长期的科技积累和厚实的产业基础密不可分。如今,韵升已站在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前沿,在世界性领军企业中独树一帜。然而,更难能可贵的不是它已经占领了这个技术高地,而是即使在这些高新技术行业中已经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韵升依旧始终坚持“让我们每一天都在有价值中度过”的企业精神,注重自主研发,以科技创新实现“中国智造”。正因有了这样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宁波韵升用近二十年的企业实践,在中国乃至世界高科技产业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为宁波海商企业的新发展做出了一个好榜样。

  再回首

  成立于1994年的宁波韵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的外贸型企业。96年从八音盒进军稀土永磁材料产业,00年在沪上市,05年大力发展以伺服技术为特征的机电一体化产业,08年进入风电、纯电动汽车、工业机器人三大新兴产业领域,是一家数次成功挑战技术极限的“中国智造”型企业。

  宁波韵升历经二十年风雨,开发的多种“高精尖”技术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的成功代表了一批以自主创新、科学发展为指导精神的新型宁波海商企业的崛起。

【编辑:徐挺】

“爱钻牛角尖”的韵升人

稿源: 2013-11-15 12:56:35

  它是一只小鸡蛋,却撞碎了一块大石头;它是一匹小马驹,却拉动了一辆大马车;它是一个“门外汉”,却逼走了一个“德国大佬”;从“传统制造”升级成“中国智造”,“韵升”无疑是宁波技术转型升级的传奇企业。一家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在与央企国企的角逐中屡次获胜,它星光熠熠的表面背后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创新铸大业,文化塑灵魂”,这是在2011年韵升公司二十周年庆时,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亲自为韵升题的词。短短几个字看似简单,实际上是对韵升近二十年来坚持科学创新、不懈努力的最大肯定。

  坚持自主研发、坚持自主创新,韵升人始终坚持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不让别人操控自己的命运。正是他们这种“爱钻牛角尖”的精神,使得韵升屡创科研神话。

  十几年前中国的纺织业技术被外国公司所垄断,纺织设备也卖得特别贵。同样的棉花,外国依仗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做成的高档面料光滑、结实,不容易起球,能卖到几百元一米,而中国做的低档面料只能卖几元一米。作为世界纺织大国的中国,却只能看外国人的眼色生产。

  如同当初不服日本人垄断八音琴市场而决定下海去研发八音琴一样,这又挑起了韵升董事长竺韵德先生的斗志:“凭什么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就做不到?”竺韵德决定带领韵升,立言要搞出属于中国人的纺织设备——紧密纺。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从一开始对整个技术路线的设计到各个零部件的实质性开发,就花费了他们近一年的时间。一个小小的部件网格圈甚至还让整个研发夭折了,网格圈体积虽小,却是整个紧密纺设备的核心。它能让毛羽“听话”地捻到纱里,达到减少毛羽、提高强力的目的。搞不出网格圈,就意味着整个紧密纺设备的研发都要前功尽弃。

  这个直径仅4厘米,环壁凹凸不平,看上去比纸还薄,放在手中几乎感觉不到重量的网格圈,必须每平方厘米有3000个微孔,并且要均匀分布、无毛刺。但无论怎样努力,就是制造不出一个符合要求的网格圈,项目研究陷入了困境。更雪上加霜的是,不仅这个“小东西”正是外国紧密纺设备的核心技术,而且国内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生产这种网格圈。

  然而机遇总是垂青善于发现的人。在一次饭局间隙,看似寻常的现象,却触动了竺韵德的神经:当酒店走廊挤满客人时,餐厅服务员的行走路线就会变成S形,在人群中穿行。他的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在有限空间曲线移动,能挤出更多间隙,为什么不能用螺旋法编织网格圈!

  回到公司后,竺韵德董事长就和韵升技术人员一起画出了网格圈织法的图纸,又一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开发生产网格圈的专用设备。经过前后半年的努力,终于突破了网格圈难题,韵升不负众望,自主生产出了符合要求的网格圈。

  即使一开始韵升于纺织设备领域而言还是个“门外汉”,但韵升人再次通过自己的努力,突破了西方发达国家对紧密纺设备的垄断,而且韵升出产的紧密纺设备能减少80%以上的有害毛羽,大大提高面料的光洁度。韵升出产的网格圈均匀度、透气性等指标都优于德国,价格却只有其三分之一。不出两年,这个曾经是纺织业的“门外汉”硬生生将“德国大佬”逼退出中国市场,成为了国内外纺织业的领跑者。

  从传统的机械制造业起步,摇身变成高科技“智造型”企业,韵升转型的成功跟它长期的科技积累和厚实的产业基础密不可分。如今,韵升已站在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前沿,在世界性领军企业中独树一帜。然而,更难能可贵的不是它已经占领了这个技术高地,而是即使在这些高新技术行业中已经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韵升依旧始终坚持“让我们每一天都在有价值中度过”的企业精神,注重自主研发,以科技创新实现“中国智造”。正因有了这样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宁波韵升用近二十年的企业实践,在中国乃至世界高科技产业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为宁波海商企业的新发展做出了一个好榜样。

  再回首

  成立于1994年的宁波韵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的外贸型企业。96年从八音盒进军稀土永磁材料产业,00年在沪上市,05年大力发展以伺服技术为特征的机电一体化产业,08年进入风电、纯电动汽车、工业机器人三大新兴产业领域,是一家数次成功挑战技术极限的“中国智造”型企业。

  宁波韵升历经二十年风雨,开发的多种“高精尖”技术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的成功代表了一批以自主创新、科学发展为指导精神的新型宁波海商企业的崛起。

编辑: 徐挺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