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宽诚的声名如雷贯耳,但可能很多江东人并不知道,王宽诚学生意的起步是在江东,他最早的经商本领,就是在江东这块土地上练就的。
王宽诚早年随做生意的父亲在江苏靖江生活过一段时间。1923年,回到故乡的王宽诚,被父亲送到位于江东哑巷的永丰贸易行当学徒,是年15岁。哑巷,离江东的商业中心百丈路很近,在现百丈路北侧的豫源街一带,因聋哑人居住多而名。永丰贸易行主要做生猪生意的,王宽诚三年的学徒生涯里什么杂活都要干,第一年什么也没有学到,第二年开始站柜台,天天开门关门,到第三年师父才教他如何鉴别银元的真假和成色。尽管学生意是很清苦的,但王宽诚细心留意师父和师兄的生意之道,苦练经营商务的基本功,在百丈路这个商业舞台学到了很多东西,成为他走上人生道路的第一站。
1925年练习生期满,算是出师了,因有经商才干,被破格提拔为永丰贸易行的出纳主任,他试着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进行改革,兴利除弊,使该行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1932年王宽诚25岁,在百丈路商界得到初步锻炼的他,出任江东太丰面粉厂采购主任。太丰面粉厂位于现江东北路宁波书城的位置,这里原本属于东胜街。这个厂是宁波近代工业发展的标志性企业,在宁波市很有影响,有一首流传得很广的民谣,是这样说的:
“和丰纱厂锭子响,太丰面粉灰烬扬,永耀发电灯笼亮,通利源榨油放炮仗,三支半烟囱可怜相。”
太丰面粉厂规模并不大,30年代初正式营业的时候,职工只有90余人,资本也就30万元,每个月面粉的销售量约10000包;但它是一个背景很深的企业,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大名鼎鼎的杜月笙、蒉延芳、俞佐宸都曾经是它的股东。这些商界大佬的参与,必然会对这个企业的经营思想、管理方式带来一定的影响。正因为如此,这个厂在宁波经济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王宽诚在这个企业施展了自己的才华,他锐意革新的一些想法和做法都得到了上方的支持。按当时的行规,他担任采购部主任的职务,有一笔优厚固定佣金,但王宽诚认为这笔额外的收入是不合理的,是影响上下关系、阻碍企业发展的陈规陋习,他自己主动带头放弃这一佣金,同时推动其他人员也放弃这一佣金,以此作为减低经营成本、为企业积累资金的重要方法。当时太丰面粉厂的经理洪宸笙对这个敢想敢干的青年非常赏识,并予以支持。经过锐意革新,该厂面目有了很大改观。
但王宽诚在太丰面粉厂的行动招致了一些人的反对,流言蜚语、冷嘲热讽也时起时伏。有好心人劝说他离开该厂,另立门户。王宽诚也觉得在太丰毕竟还是寄人篱下,如果能有独立的机会,那当然更好。1935年,甬上胡、陈两个富户看中了他的才能,出资与王宽诚合伙组织了“鼎记号”,并投资开设维大面粉号,接着又开办公益面粉号,均由王宽诚任经理,地点在太丰面粉厂北边的泥堰头,也就是后来宁波纺织机械厂的位置,老宁波都记得,当年在泥堰头有一个来往江北江东的渡口。
如果说,王宽诚在太丰面粉厂只是初露锋芒的话,那么他在维大面粉号就是大显身手了。他在自己当家的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诚信为先,开业之初就在宁波《时事公报》上连续15天刊登广告:“顾客至上,信誉第一,维大最讲信用,劣质面粉不卖”。广告很是动听,实际做得更好,在顾客中赢得了信誉,开业不久,店门口就排起了长队。二是以才取人,学徒进店,不一定是三年出师,凡是办事认真、工作优异的,6个月后就可以升职,职工不论地位高低,一律按业绩分红利,以此激励职工多做生意多创利。三是严格管理,制定严格的责任制度和赏惩规章,每天下午四时,王宽诚都要下分号,查询业务情况,并考察雇员的业务能力。
经王宽诚的励精图治,维大面粉号不出两年就大展宏图,在市区及余姚、镇海、慈溪设有分号共6家,利润逐年增加,在资财上上为王宽诚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宁波江东的这块土地,真是孕育商界人才的沃土。王宽诚从15岁到30岁,从江东百丈路哑巷永丰贸易号的学徒,到东胜街太丰面粉厂的采购部主任,再到泥堰头维大面粉号的经理,用15年时间,练就了生意场上的一身本领。
1937年,羽翼渐丰的王宽诚觉得宁波这个天地小了一点,抱着实业救国的理想,从江东走向了上海,10年后,他又从上海走到了香港,生意越做越大,事业越来越成功。上引的《辞海》条目已经概括了他的贡献和荣誉,不需要再复述。
但无论生意做得多大,事业多么成功,王宽诚都没有忘记宁波江东这个起步之地。他到上海的第一个商号,就是从江东带过去的“维大”,然后又将“维大”带到了香港,这就是他铭记江东的一个明证。
王先生与江东的那一份情缘一直延续到他的晚年。1978年,他回家乡鄞县,当时鄞县没有一个像样的宾馆和招待所,鄞县人民政府就在江东虹桥巷12号县政府办公楼接待了王宽诚先生。虽说精心布置了接待室,还请了鄞县最好的厨师为客人做菜,但是毕竟显得寒酸;王宽诚先生也觉得家乡没有一个像样的宾馆,甚为遗憾,于是就主动提出要支持家乡建造一座高档次的宾馆。他投资了50万人民币,经过三年的设计、施工,完成了第一期工程,1982年4月9日,就在王先生年轻时起步的百丈路东端,甬港饭店举行了落成典礼。以后又陆续建成二、三期工程,直到王宽诚先生去世后4年的1990年才全部完工。此宾馆建筑富于民族特色,楼层高低错落,线条曲折多变,有花园、喷水等庭院绿化设施,成为当时江东地区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宾馆。
白天,当人们走过至今没有落伍的三星级宾馆甬港饭店时,都会铭记这位从百丈街起步的商界大亨对江东所做出的一大贡献;
夜晚,当人们仰望星空,追踪编号第4651的小行星时,都会感觉到这位商界巨子的在天之灵在默默地祝福着江东的乡亲们……
再回首
宁波市江东区由于地域较小,人口也不如同为宁波市老三区的海曙区、江北区多,相比而言,历代名人要少一点。但由于江东历来经济发达,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直走在前面,所以有一些实业家虽然不是出生在江东,但他们往往会在江东从事经济活动,或者其事业的起步是从江东开始,或者是事业发展过程中多多少少与江东有联系,如在江东留下延芳桥的上海大亨蒉延芳(1883——1957)、宁波大名鼎鼎的和丰纱厂的老板俞佐宸(1892——1985),均是如此。这些人中间,出生于鄞县布政乡宋严王村(今属鄞州区古林镇)的王宽诚(1907——1986),是很突出的一位。
王宽诚一生的事业已经在2009年最新版本的《辞海》中记录得清清楚楚:
王宽诚(1907—1986) 浙江宁波人。1947年移居香港维大洋行有限公司、大元置业有限公司及幸福企业等数十家公司,经营地产、建筑、百货、船务、木材加工等业务。曾任香港总商会副会长、会长、永远会长,香港甬港联谊会永远荣誉会长,全国工商联常委,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1984年设立“王宽诚教育基金”,赞助中国向国外派遣留学生。1985年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执委会副主任兼财务委员会主席。
除《辞海》的权威记录外,更能标志王宽诚一生贡献的是:1998年10月5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根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申报,正式批准将该台于1957年10月31日发现、国际永久编号第4651的小行星命名为“王宽诚星”。
从百丈路起步的商业巨子——王宽诚与江东的那一份情缘
稿源: 2013-11-15 12:56:35
王宽诚的声名如雷贯耳,但可能很多江东人并不知道,王宽诚学生意的起步是在江东,他最早的经商本领,就是在江东这块土地上练就的。
王宽诚早年随做生意的父亲在江苏靖江生活过一段时间。1923年,回到故乡的王宽诚,被父亲送到位于江东哑巷的永丰贸易行当学徒,是年15岁。哑巷,离江东的商业中心百丈路很近,在现百丈路北侧的豫源街一带,因聋哑人居住多而名。永丰贸易行主要做生猪生意的,王宽诚三年的学徒生涯里什么杂活都要干,第一年什么也没有学到,第二年开始站柜台,天天开门关门,到第三年师父才教他如何鉴别银元的真假和成色。尽管学生意是很清苦的,但王宽诚细心留意师父和师兄的生意之道,苦练经营商务的基本功,在百丈路这个商业舞台学到了很多东西,成为他走上人生道路的第一站。
1925年练习生期满,算是出师了,因有经商才干,被破格提拔为永丰贸易行的出纳主任,他试着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进行改革,兴利除弊,使该行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1932年王宽诚25岁,在百丈路商界得到初步锻炼的他,出任江东太丰面粉厂采购主任。太丰面粉厂位于现江东北路宁波书城的位置,这里原本属于东胜街。这个厂是宁波近代工业发展的标志性企业,在宁波市很有影响,有一首流传得很广的民谣,是这样说的:
“和丰纱厂锭子响,太丰面粉灰烬扬,永耀发电灯笼亮,通利源榨油放炮仗,三支半烟囱可怜相。”
太丰面粉厂规模并不大,30年代初正式营业的时候,职工只有90余人,资本也就30万元,每个月面粉的销售量约10000包;但它是一个背景很深的企业,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大名鼎鼎的杜月笙、蒉延芳、俞佐宸都曾经是它的股东。这些商界大佬的参与,必然会对这个企业的经营思想、管理方式带来一定的影响。正因为如此,这个厂在宁波经济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王宽诚在这个企业施展了自己的才华,他锐意革新的一些想法和做法都得到了上方的支持。按当时的行规,他担任采购部主任的职务,有一笔优厚固定佣金,但王宽诚认为这笔额外的收入是不合理的,是影响上下关系、阻碍企业发展的陈规陋习,他自己主动带头放弃这一佣金,同时推动其他人员也放弃这一佣金,以此作为减低经营成本、为企业积累资金的重要方法。当时太丰面粉厂的经理洪宸笙对这个敢想敢干的青年非常赏识,并予以支持。经过锐意革新,该厂面目有了很大改观。
但王宽诚在太丰面粉厂的行动招致了一些人的反对,流言蜚语、冷嘲热讽也时起时伏。有好心人劝说他离开该厂,另立门户。王宽诚也觉得在太丰毕竟还是寄人篱下,如果能有独立的机会,那当然更好。1935年,甬上胡、陈两个富户看中了他的才能,出资与王宽诚合伙组织了“鼎记号”,并投资开设维大面粉号,接着又开办公益面粉号,均由王宽诚任经理,地点在太丰面粉厂北边的泥堰头,也就是后来宁波纺织机械厂的位置,老宁波都记得,当年在泥堰头有一个来往江北江东的渡口。
如果说,王宽诚在太丰面粉厂只是初露锋芒的话,那么他在维大面粉号就是大显身手了。他在自己当家的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诚信为先,开业之初就在宁波《时事公报》上连续15天刊登广告:“顾客至上,信誉第一,维大最讲信用,劣质面粉不卖”。广告很是动听,实际做得更好,在顾客中赢得了信誉,开业不久,店门口就排起了长队。二是以才取人,学徒进店,不一定是三年出师,凡是办事认真、工作优异的,6个月后就可以升职,职工不论地位高低,一律按业绩分红利,以此激励职工多做生意多创利。三是严格管理,制定严格的责任制度和赏惩规章,每天下午四时,王宽诚都要下分号,查询业务情况,并考察雇员的业务能力。
经王宽诚的励精图治,维大面粉号不出两年就大展宏图,在市区及余姚、镇海、慈溪设有分号共6家,利润逐年增加,在资财上上为王宽诚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宁波江东的这块土地,真是孕育商界人才的沃土。王宽诚从15岁到30岁,从江东百丈路哑巷永丰贸易号的学徒,到东胜街太丰面粉厂的采购部主任,再到泥堰头维大面粉号的经理,用15年时间,练就了生意场上的一身本领。
1937年,羽翼渐丰的王宽诚觉得宁波这个天地小了一点,抱着实业救国的理想,从江东走向了上海,10年后,他又从上海走到了香港,生意越做越大,事业越来越成功。上引的《辞海》条目已经概括了他的贡献和荣誉,不需要再复述。
但无论生意做得多大,事业多么成功,王宽诚都没有忘记宁波江东这个起步之地。他到上海的第一个商号,就是从江东带过去的“维大”,然后又将“维大”带到了香港,这就是他铭记江东的一个明证。
王先生与江东的那一份情缘一直延续到他的晚年。1978年,他回家乡鄞县,当时鄞县没有一个像样的宾馆和招待所,鄞县人民政府就在江东虹桥巷12号县政府办公楼接待了王宽诚先生。虽说精心布置了接待室,还请了鄞县最好的厨师为客人做菜,但是毕竟显得寒酸;王宽诚先生也觉得家乡没有一个像样的宾馆,甚为遗憾,于是就主动提出要支持家乡建造一座高档次的宾馆。他投资了50万人民币,经过三年的设计、施工,完成了第一期工程,1982年4月9日,就在王先生年轻时起步的百丈路东端,甬港饭店举行了落成典礼。以后又陆续建成二、三期工程,直到王宽诚先生去世后4年的1990年才全部完工。此宾馆建筑富于民族特色,楼层高低错落,线条曲折多变,有花园、喷水等庭院绿化设施,成为当时江东地区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宾馆。
白天,当人们走过至今没有落伍的三星级宾馆甬港饭店时,都会铭记这位从百丈街起步的商界大亨对江东所做出的一大贡献;
夜晚,当人们仰望星空,追踪编号第4651的小行星时,都会感觉到这位商界巨子的在天之灵在默默地祝福着江东的乡亲们……
再回首
宁波市江东区由于地域较小,人口也不如同为宁波市老三区的海曙区、江北区多,相比而言,历代名人要少一点。但由于江东历来经济发达,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直走在前面,所以有一些实业家虽然不是出生在江东,但他们往往会在江东从事经济活动,或者其事业的起步是从江东开始,或者是事业发展过程中多多少少与江东有联系,如在江东留下延芳桥的上海大亨蒉延芳(1883——1957)、宁波大名鼎鼎的和丰纱厂的老板俞佐宸(1892——1985),均是如此。这些人中间,出生于鄞县布政乡宋严王村(今属鄞州区古林镇)的王宽诚(1907——1986),是很突出的一位。
王宽诚一生的事业已经在2009年最新版本的《辞海》中记录得清清楚楚:
王宽诚(1907—1986) 浙江宁波人。1947年移居香港维大洋行有限公司、大元置业有限公司及幸福企业等数十家公司,经营地产、建筑、百货、船务、木材加工等业务。曾任香港总商会副会长、会长、永远会长,香港甬港联谊会永远荣誉会长,全国工商联常委,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1984年设立“王宽诚教育基金”,赞助中国向国外派遣留学生。1985年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执委会副主任兼财务委员会主席。
除《辞海》的权威记录外,更能标志王宽诚一生贡献的是:1998年10月5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根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申报,正式批准将该台于1957年10月31日发现、国际永久编号第4651的小行星命名为“王宽诚星”。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