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工具运用方面,现有境内外上市公司55家(其中境内42家),居计划单列市第二;内地资本市场的各类直接融资工具,此外宁波还积极推进股权投资,目前已有270余家股权投资企业,管理资金超过300亿元。宁波正大力推动建立多元化融资的格局,努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十二五”期间宁波直接融资总量预计将超过1500亿元。
金融体制改革试点生态全国领先
改革开放以来,依托深厚的商业文明的历史底蕴,凭借计划单列的体制优势,宁波经济金融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相继被国家列为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城市、金融电子化试点城市和金融对外开放城市。
金融总量规模快速扩大
目前,宁波共有各类金融机构217家,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64家;证券、期货公司机构100家;保险机构53家。另有小额贷款公司41家,股权投资机构278家,融资租赁、担保、典当、投资咨询等融资服务机构1100余家,金融从业人数达8万余人,形成了一个以银行业为龙头,证券、保险业为支撑,其他融资服务机构为补充的广覆盖、多层次的金融组织服务体系。2011年成为内地第十个存贷款双双超万亿的城市,目前银行存贷款均突破1.3万亿元。相比较“十一五”期初的2005年,2012年宁波金融业增加值增加了2.6倍,银行存款余额增加了2.1倍,贷款余额增加了2.9倍,证券总成交额增加了14.7倍,期货代理交易额增加了23倍,保费收入增加了2.2倍;直接融资总额增加了25.3倍。2012年宁波金融业增加值达502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8%,占服务业比重18.3%。
金融生态环境优越
宁波市政府近五年来先后出台30余项支持金融改革发展的扶持措施,形成了内地同类城市中内容最为完备、创新力度较大的金融政策体系,有力促进了金融生态的全面优化。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开展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评价中,连续3次在50个大中城市位居第二位,是全国信贷资产质量为AAA城市之一,其中企业诚信排名第一。在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课题组发布的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DI CFCI)报告中,宁波产业绩效方面处于东部沿海第3位。得益于优良的金融生态,宁波的资金长期处于净流入状态,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出现极为少见的银行贷款长期高于或接近存款的现象。
建五大金融服务平台
为建成长三角南翼区域金融中心,宁波力打造五大平台。
地方特色金融机构集聚平台。依托宁波都市功能区布局,加速引进集聚金融机构与业态,以东部新城金融服务中心为主中心,杭州湾新区金融后台产业集聚区、高新区投资广场集聚区、鄞州南部商务金融中介服务集聚区为支撑,形成“一个主中心、三个集聚区”的金融业空间布局。
航运物流金融服务平台。依托宁波港的综合优势,发展国际航运保险、船舶融资、资金结算、航运价格衍生品市场。发挥宁波作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的优势,建设全国性大宗商品期货交割库基地;组建海洋产业基金、航运产业基金以及专业化的地方法人航运保险机构。
民间资本服务平台。立足充裕的民间资本,鼓励发展以民资财富管理为主要特色的投融服务机构。
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引进集聚中小企业专营金融机构,优化资本、产业、技术项目交流平台;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加快推进中小企业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多渠道、多层次上市,使宁波成为上市企业集中、上市资源储备丰富、股权交易活跃的区域之一。
[香港文汇报]投融资创新拓展甬港合作新空间 招才引智建长三角南翼金融中心
稿源: 香港文汇报 2013-10-16 09:53:58
在资本市场工具运用方面,现有境内外上市公司55家(其中境内42家),居计划单列市第二;内地资本市场的各类直接融资工具,此外宁波还积极推进股权投资,目前已有270余家股权投资企业,管理资金超过300亿元。宁波正大力推动建立多元化融资的格局,努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十二五”期间宁波直接融资总量预计将超过1500亿元。
金融体制改革试点生态全国领先
改革开放以来,依托深厚的商业文明的历史底蕴,凭借计划单列的体制优势,宁波经济金融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相继被国家列为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城市、金融电子化试点城市和金融对外开放城市。
金融总量规模快速扩大
目前,宁波共有各类金融机构217家,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64家;证券、期货公司机构100家;保险机构53家。另有小额贷款公司41家,股权投资机构278家,融资租赁、担保、典当、投资咨询等融资服务机构1100余家,金融从业人数达8万余人,形成了一个以银行业为龙头,证券、保险业为支撑,其他融资服务机构为补充的广覆盖、多层次的金融组织服务体系。2011年成为内地第十个存贷款双双超万亿的城市,目前银行存贷款均突破1.3万亿元。相比较“十一五”期初的2005年,2012年宁波金融业增加值增加了2.6倍,银行存款余额增加了2.1倍,贷款余额增加了2.9倍,证券总成交额增加了14.7倍,期货代理交易额增加了23倍,保费收入增加了2.2倍;直接融资总额增加了25.3倍。2012年宁波金融业增加值达502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8%,占服务业比重18.3%。
金融生态环境优越
宁波市政府近五年来先后出台30余项支持金融改革发展的扶持措施,形成了内地同类城市中内容最为完备、创新力度较大的金融政策体系,有力促进了金融生态的全面优化。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开展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评价中,连续3次在50个大中城市位居第二位,是全国信贷资产质量为AAA城市之一,其中企业诚信排名第一。在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课题组发布的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DI CFCI)报告中,宁波产业绩效方面处于东部沿海第3位。得益于优良的金融生态,宁波的资金长期处于净流入状态,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出现极为少见的银行贷款长期高于或接近存款的现象。
建五大金融服务平台
为建成长三角南翼区域金融中心,宁波力打造五大平台。
地方特色金融机构集聚平台。依托宁波都市功能区布局,加速引进集聚金融机构与业态,以东部新城金融服务中心为主中心,杭州湾新区金融后台产业集聚区、高新区投资广场集聚区、鄞州南部商务金融中介服务集聚区为支撑,形成“一个主中心、三个集聚区”的金融业空间布局。
航运物流金融服务平台。依托宁波港的综合优势,发展国际航运保险、船舶融资、资金结算、航运价格衍生品市场。发挥宁波作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的优势,建设全国性大宗商品期货交割库基地;组建海洋产业基金、航运产业基金以及专业化的地方法人航运保险机构。
民间资本服务平台。立足充裕的民间资本,鼓励发展以民资财富管理为主要特色的投融服务机构。
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引进集聚中小企业专营金融机构,优化资本、产业、技术项目交流平台;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加快推进中小企业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多渠道、多层次上市,使宁波成为上市企业集中、上市资源储备丰富、股权交易活跃的区域之一。
编辑: 刘夏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