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86天,在全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数十个城市的虚拟传递刚刚告一段落,亚青火炬于今天(8月2日)开始在南京进行实体传递。南京亚青实体火炬传递共有两条线路,今天的“山水城林绿都线”传递线路为“水上运动学校—玄武湖公园—解放门城墙—玄武门城墙—神策门”,全长约6.1公里。该线路将紫金山、玄武湖、明城墙等最具南京特色的著名景点融为一体,“三维立体”地展现了六朝古都山水城林的动人风貌。由200多名火炬手经过6公里多的“手手相传”,代表青春活力的奥运圣火飞越玄武湖、登陆明城墙,见证山水城林、如诗如画的最美南京城。
8月2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左)、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右)在仪式上引燃传递火炬。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上午8点,江苏省人民政府省长、亚青组委主席李学勇在仪式上致辞,随后,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亚青组委执行主席杨卫泽步行至火种盆前,3名火种护卫队队员1人持火种灯、1人用引火棒引出火种,点燃第3名队员手中的采火棒,并将点燃的采火棒交到杨书记手中,杨书记接过采火棒放入火种盆内,亚青圣火熊熊燃起。紧接着,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中国奥委会主席,亚青组委顾问刘鹏,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江苏人大常委会主任,亚青组委顾问罗志军各执一支“蓝金陵”火炬,在火种盆中点燃,移交给两位首棒火炬手。
8月2日,江苏省省长李学勇在火炬传递仪式上致辞。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8月2日,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在火炬传递仪式上点燃火种盆。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8点16分,伴随着振奋人心的声声战鼓,首棒的两名青少年火炬手精神奕奕、并肩起跑,他们是16岁的南外仙林分校学生夏贝尔,以及15岁的南京科利华中学生徐杨可。两人跑至水上运动学校码头,将火炬传递给龙舟上的第二棒火炬手,龙舟行驶大约1000米,在玄武湖公园菱洲码头靠岸,两位第三棒火炬手接过“蓝金陵”,开始陆上传递,经过环湖路,从解放门爬上已经600多岁的南京明城墙。
此次的火炬传递收火仪式也极具创新性。上午10点,古老的神策门瓮城里,在亚青主题曲《让梦想起飞》的激昂音乐声中,30多名青少年火炬手排成方阵,依次点燃手中的火炬,南京亚青LOGO闪耀呈现。以方阵形式进行火炬传递,这在重大体育赛事中也是首次出现。
上午10点04分,亚青火炬传递到最后一棒火炬手香港奥委会主席霍震霆和南京青奥小顾问顾庭欣手中,两人共同点燃火种盆。随着中共南京市委常委、南京市常务副市长,亚青组委副主席兼秘书长刘以安宣布“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首站火炬传递圆满结束”,火种盆熄灭。
8月2日,第一棒火炬手夏贝尔(右)、徐杨可(左)在火炬传递仪式中出发。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8月2日,第二棒火炬手方舟(右)、陈晓楠(后)在玄武湖中乘坐龙舟传递火炬。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记者注意到,以往的大型体育赛事都采用火炬手各持火炬、交接点燃、一人传递的传统模式,而南京亚青火炬传递却打破了这一惯例,每一棒传递都有两到四名火炬手,手持“伙伴火炬”共同传递,并且每一次交接棒不再重新点燃火炬,由多棒火炬手共用同一个火炬。“所有这些新颖独特的设计,都体现了南京亚青会青春活力、智慧创意,特别是绿色低碳的办会理念。”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每一棒火炬由两到四名“伙伴火炬手”一起传递的独创方式,还要从亚青火炬的设计理念说起。据了解,名为“蓝金陵”的亚青火炬,取经典卡通形象“蓝精灵”谐音,融合了辟邪、云锦等南京文化元素,由南京宁海中学学生吴悠设计。火炬共有两款,外形一样,颜色分别是蓝色、银色从上至下和从下至上的渐变,两支火炬的颜色相互映衬,就像是正在凝视对方的一对伙伴,体现了“伙伴携手、面向未来”的设计理念,象征着亚洲青少年“友谊、团结、合作”的精神。
而“手手相传”的模式则更加回归到奥运的本源。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体现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价值观,本着节俭办会的原则,南京亚青会采取多棒火炬手共用一支火炬进行接力传递的方式,每支火炬传递3棒才更换一支新火炬。
此外,此次传递的火炬也不再赠送给火炬手当纪念品,每位火炬手只能领到一支缩小版的火炬纪念品,并发放其在传递现场与火炬的合影,以作纪念。
如果说玄武湖和明城墙上的火炬传递,展现的是南京古老的自然人文风光,那么将于8月6日进行的另一条实体火炬传递线路,则将更多呈现一个青春活力、欣欣向荣的新南京,该线路名为“青春活力人文线”,以建邺区为主区域,沿途有亚青会主场馆所在的南京奥体中心,有南京新市区的代表区域河西新城CBD,也有南京亚青组委会办公所在的绿博园了,其路线为“中华中学—奥体中心—滨江公园—绿博园”,全长约6.7公里,最终在绿博园江堤广场上举行收火仪式。亚青圣火在这条线路传递,也预示着现代化新南京的美好蓝图。
亚青实体火炬传递“山水城林绿都线”圆满结束
稿源: 亚青会官网 2013-08-14 16:13:53
历经86天,在全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数十个城市的虚拟传递刚刚告一段落,亚青火炬于今天(8月2日)开始在南京进行实体传递。南京亚青实体火炬传递共有两条线路,今天的“山水城林绿都线”传递线路为“水上运动学校—玄武湖公园—解放门城墙—玄武门城墙—神策门”,全长约6.1公里。该线路将紫金山、玄武湖、明城墙等最具南京特色的著名景点融为一体,“三维立体”地展现了六朝古都山水城林的动人风貌。由200多名火炬手经过6公里多的“手手相传”,代表青春活力的奥运圣火飞越玄武湖、登陆明城墙,见证山水城林、如诗如画的最美南京城。
8月2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左)、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右)在仪式上引燃传递火炬。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上午8点,江苏省人民政府省长、亚青组委主席李学勇在仪式上致辞,随后,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亚青组委执行主席杨卫泽步行至火种盆前,3名火种护卫队队员1人持火种灯、1人用引火棒引出火种,点燃第3名队员手中的采火棒,并将点燃的采火棒交到杨书记手中,杨书记接过采火棒放入火种盆内,亚青圣火熊熊燃起。紧接着,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中国奥委会主席,亚青组委顾问刘鹏,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江苏人大常委会主任,亚青组委顾问罗志军各执一支“蓝金陵”火炬,在火种盆中点燃,移交给两位首棒火炬手。
8月2日,江苏省省长李学勇在火炬传递仪式上致辞。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8月2日,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在火炬传递仪式上点燃火种盆。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8点16分,伴随着振奋人心的声声战鼓,首棒的两名青少年火炬手精神奕奕、并肩起跑,他们是16岁的南外仙林分校学生夏贝尔,以及15岁的南京科利华中学生徐杨可。两人跑至水上运动学校码头,将火炬传递给龙舟上的第二棒火炬手,龙舟行驶大约1000米,在玄武湖公园菱洲码头靠岸,两位第三棒火炬手接过“蓝金陵”,开始陆上传递,经过环湖路,从解放门爬上已经600多岁的南京明城墙。
此次的火炬传递收火仪式也极具创新性。上午10点,古老的神策门瓮城里,在亚青主题曲《让梦想起飞》的激昂音乐声中,30多名青少年火炬手排成方阵,依次点燃手中的火炬,南京亚青LOGO闪耀呈现。以方阵形式进行火炬传递,这在重大体育赛事中也是首次出现。
上午10点04分,亚青火炬传递到最后一棒火炬手香港奥委会主席霍震霆和南京青奥小顾问顾庭欣手中,两人共同点燃火种盆。随着中共南京市委常委、南京市常务副市长,亚青组委副主席兼秘书长刘以安宣布“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首站火炬传递圆满结束”,火种盆熄灭。
8月2日,第一棒火炬手夏贝尔(右)、徐杨可(左)在火炬传递仪式中出发。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8月2日,第二棒火炬手方舟(右)、陈晓楠(后)在玄武湖中乘坐龙舟传递火炬。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记者注意到,以往的大型体育赛事都采用火炬手各持火炬、交接点燃、一人传递的传统模式,而南京亚青火炬传递却打破了这一惯例,每一棒传递都有两到四名火炬手,手持“伙伴火炬”共同传递,并且每一次交接棒不再重新点燃火炬,由多棒火炬手共用同一个火炬。“所有这些新颖独特的设计,都体现了南京亚青会青春活力、智慧创意,特别是绿色低碳的办会理念。”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每一棒火炬由两到四名“伙伴火炬手”一起传递的独创方式,还要从亚青火炬的设计理念说起。据了解,名为“蓝金陵”的亚青火炬,取经典卡通形象“蓝精灵”谐音,融合了辟邪、云锦等南京文化元素,由南京宁海中学学生吴悠设计。火炬共有两款,外形一样,颜色分别是蓝色、银色从上至下和从下至上的渐变,两支火炬的颜色相互映衬,就像是正在凝视对方的一对伙伴,体现了“伙伴携手、面向未来”的设计理念,象征着亚洲青少年“友谊、团结、合作”的精神。
而“手手相传”的模式则更加回归到奥运的本源。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体现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价值观,本着节俭办会的原则,南京亚青会采取多棒火炬手共用一支火炬进行接力传递的方式,每支火炬传递3棒才更换一支新火炬。
此外,此次传递的火炬也不再赠送给火炬手当纪念品,每位火炬手只能领到一支缩小版的火炬纪念品,并发放其在传递现场与火炬的合影,以作纪念。
如果说玄武湖和明城墙上的火炬传递,展现的是南京古老的自然人文风光,那么将于8月6日进行的另一条实体火炬传递线路,则将更多呈现一个青春活力、欣欣向荣的新南京,该线路名为“青春活力人文线”,以建邺区为主区域,沿途有亚青会主场馆所在的南京奥体中心,有南京新市区的代表区域河西新城CBD,也有南京亚青组委会办公所在的绿博园了,其路线为“中华中学—奥体中心—滨江公园—绿博园”,全长约6.7公里,最终在绿博园江堤广场上举行收火仪式。亚青圣火在这条线路传递,也预示着现代化新南京的美好蓝图。
编辑: 吴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