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1月14日讯(本网记者 富茵琪 殷聪 宁海新闻网记者 王银宁 童燕萍 通讯员 李品峰)几年前,海头村还是力洋镇环境面貌最为落后的村,村内除了省道外,没有一条水泥路。鸡粪、牛粪遍地都是,臭气熏天。自2008年开始,村内环境大为改观。用村民自己的话说:“海头人是传承祖先留下的‘同来’精神,共同造就海头村的今天与未来。”村口的“婆娑树”、“同心墙”就是海头人同心同德建设美丽家园的最好见证。
海头村地处宁海力洋镇东部,村域面积3.5平方公里。五年前,村集体经济全年不到1万元,而现在已经增加到了30万元。村庄环境与村民生活素质的提高,使海头村先后被评为:浙江省中心村、宁波市全面小康村、文明村、农村社区建设示范村等。值得一提的是村里的公共服务中心还被评为宁波市级“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服务窗口)”先进单位、宁波市党员干部培训基地。
传承“同来”精神 村民共建美丽家园
记者走进海头村,村口的石头上刻着“海头”二字。据当地人说,祖先称这里是大海的源头,因此得名——海头村。如今,海头村的发展正是传承着祖先留下“同来”精神,依靠村民的同心同德建设出一片美丽幸福家园。
“同来”对于海头人有两种解释:一是因为附近有“同来岭”;第二种解释是说,海头村的先辈们来自不同地方,他们依靠同心同德共同造就海头的今天。
行走在村间的水泥路上,一棵生长粗壮的古树格外引人注意。当地人说,这棵树不仅长的造型吸引人,其树的来历也有故事。为什么好端端的水泥路边,会有一棵大树在此?而大树的旁边,还有瓦片堆砌的矮墙?
这棵古树学名婆娑树,被村民看作是“风水树”。村民说,古树原本长在当地最富裕的村民家中。后来,这户村民为了让海头村生活越来越好,就把自家古树捐了出来,并移种在村口。
据力洋镇驻海头村的联村干部施俏侃介绍,在2008年以前,海头村是另外一番景象,村里环境差,村民穷,村里情况好比“旧社会”。近几年,村干部与村民开始新建家园,不仅村干部带头拆了老宅,还组织村民一起行动改变村貌。这个时候,有村民主动把自家“风水树”移种在村口,预示海头村要有好兆头。
“风水树”旁边还有一排矮墙,村民称其为“同心墙”。据说,这是350户老宅拆迁之后,利用旧瓦片堆砌的,家家户户的村民用瓦片堆砌这段同心墙,预示着海头村民是在友爱、团结、和谐、共荣中建设家园。
如今的海头村,不仅没有了破旧的住宅,村民还依靠自己的智慧,挖出了占地面积约八亩的中心湖。中心湖周边是修建整齐的三层楼房,其中几户老宅也经过修缮,成为海头村承载历史的乡村文明记忆馆。
据村民说,中心湖建设前,这里曾是一片凌乱,房前屋后全是烂泥路,下雨天更是难走。现在,这里焕然一新。此时,村民给记者指着墙上刻有的“同来”二字。村民告诉记者,“同来”二字承载了海头的过去、今天、未来。
再就业培训为村民开辟增收渠道
海头村,不仅乡村呈现新风貌,村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曾经的海头人,生产生活主要以半农半渔为主,现在他们已经搞起了像服装加工、来料加工之类的企业。有的村民还自己开工厂,并与大企业洽谈加工项目。
据海头村党支部书记庄允肖介绍,近五年,村里依靠力洋镇特色产业缝纫加工,以及依托缝纫产业联促会,在村里积极开展再就业培训。村民通过缝纫培训,已经走出多名来料加工的经纪人,和上百名缝纫女工,并且他们全部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
目前,海头村依靠附近的宁东园区,已经建起4个来料加工点,这些规模不同的加工点为村里解决众多剩余劳动力。
村书记庄允肖说,从2011年统计数据看,村里留守妇女如果在加工点上班,人均年收入可以达到2万元以上,每月人均收入大约在2000元到3000元之间。另外,村里还积极组织各类培训,为留守妇女解决就业问题。
现如今,海头妇女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其原因是得力于力洋镇为农民提供的各种技能培训,除缝纫加工培训,还有其他农技培训。这些技能培训,不仅成为农村就业服务平台,还为村民开辟了一条切实有效的增收渠道。
看看海头村现在的面貌,再看看眼前这座占地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就知道海头人在努力改变生活的同时,还在创造着自己未来的生活。
这座服务中心是集综合服务、文化娱乐、公共卫生、劳动保障等各类服务于一体,不仅海头人可以享受24小时服务,邻村村民也可以到这里办事。除此之外,这座公共服务中心配备的电脑室、阅览室、创意室等都成为村民获取知识,和开拓农产品网上销售的新渠道。
宁海力洋镇海头村:同心同德谋出路 缝纫加工成增收渠道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3-01-14 11:31:39
中国宁波网1月14日讯(本网记者 富茵琪 殷聪 宁海新闻网记者 王银宁 童燕萍 通讯员 李品峰)几年前,海头村还是力洋镇环境面貌最为落后的村,村内除了省道外,没有一条水泥路。鸡粪、牛粪遍地都是,臭气熏天。自2008年开始,村内环境大为改观。用村民自己的话说:“海头人是传承祖先留下的‘同来’精神,共同造就海头村的今天与未来。”村口的“婆娑树”、“同心墙”就是海头人同心同德建设美丽家园的最好见证。
海头村地处宁海力洋镇东部,村域面积3.5平方公里。五年前,村集体经济全年不到1万元,而现在已经增加到了30万元。村庄环境与村民生活素质的提高,使海头村先后被评为:浙江省中心村、宁波市全面小康村、文明村、农村社区建设示范村等。值得一提的是村里的公共服务中心还被评为宁波市级“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服务窗口)”先进单位、宁波市党员干部培训基地。
传承“同来”精神 村民共建美丽家园
记者走进海头村,村口的石头上刻着“海头”二字。据当地人说,祖先称这里是大海的源头,因此得名——海头村。如今,海头村的发展正是传承着祖先留下“同来”精神,依靠村民的同心同德建设出一片美丽幸福家园。
“同来”对于海头人有两种解释:一是因为附近有“同来岭”;第二种解释是说,海头村的先辈们来自不同地方,他们依靠同心同德共同造就海头的今天。
行走在村间的水泥路上,一棵生长粗壮的古树格外引人注意。当地人说,这棵树不仅长的造型吸引人,其树的来历也有故事。为什么好端端的水泥路边,会有一棵大树在此?而大树的旁边,还有瓦片堆砌的矮墙?
这棵古树学名婆娑树,被村民看作是“风水树”。村民说,古树原本长在当地最富裕的村民家中。后来,这户村民为了让海头村生活越来越好,就把自家古树捐了出来,并移种在村口。
据力洋镇驻海头村的联村干部施俏侃介绍,在2008年以前,海头村是另外一番景象,村里环境差,村民穷,村里情况好比“旧社会”。近几年,村干部与村民开始新建家园,不仅村干部带头拆了老宅,还组织村民一起行动改变村貌。这个时候,有村民主动把自家“风水树”移种在村口,预示海头村要有好兆头。
“风水树”旁边还有一排矮墙,村民称其为“同心墙”。据说,这是350户老宅拆迁之后,利用旧瓦片堆砌的,家家户户的村民用瓦片堆砌这段同心墙,预示着海头村民是在友爱、团结、和谐、共荣中建设家园。
如今的海头村,不仅没有了破旧的住宅,村民还依靠自己的智慧,挖出了占地面积约八亩的中心湖。中心湖周边是修建整齐的三层楼房,其中几户老宅也经过修缮,成为海头村承载历史的乡村文明记忆馆。
据村民说,中心湖建设前,这里曾是一片凌乱,房前屋后全是烂泥路,下雨天更是难走。现在,这里焕然一新。此时,村民给记者指着墙上刻有的“同来”二字。村民告诉记者,“同来”二字承载了海头的过去、今天、未来。
再就业培训为村民开辟增收渠道
海头村,不仅乡村呈现新风貌,村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曾经的海头人,生产生活主要以半农半渔为主,现在他们已经搞起了像服装加工、来料加工之类的企业。有的村民还自己开工厂,并与大企业洽谈加工项目。
据海头村党支部书记庄允肖介绍,近五年,村里依靠力洋镇特色产业缝纫加工,以及依托缝纫产业联促会,在村里积极开展再就业培训。村民通过缝纫培训,已经走出多名来料加工的经纪人,和上百名缝纫女工,并且他们全部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
目前,海头村依靠附近的宁东园区,已经建起4个来料加工点,这些规模不同的加工点为村里解决众多剩余劳动力。
村书记庄允肖说,从2011年统计数据看,村里留守妇女如果在加工点上班,人均年收入可以达到2万元以上,每月人均收入大约在2000元到3000元之间。另外,村里还积极组织各类培训,为留守妇女解决就业问题。
现如今,海头妇女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其原因是得力于力洋镇为农民提供的各种技能培训,除缝纫加工培训,还有其他农技培训。这些技能培训,不仅成为农村就业服务平台,还为村民开辟了一条切实有效的增收渠道。
看看海头村现在的面貌,再看看眼前这座占地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就知道海头人在努力改变生活的同时,还在创造着自己未来的生活。
这座服务中心是集综合服务、文化娱乐、公共卫生、劳动保障等各类服务于一体,不仅海头人可以享受24小时服务,邻村村民也可以到这里办事。除此之外,这座公共服务中心配备的电脑室、阅览室、创意室等都成为村民获取知识,和开拓农产品网上销售的新渠道。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