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民意的分量有多重?——政府工作报告回应百姓八大期待
稿源: 新华网  | 2013-03-05 16:54:15

(两会新华视点)

民意的分量有多重?——政府工作报告回应百姓八大期待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新华视点”记者 陈芳 李柯勇 傅勇涛)“百姓有所呼,政府有所应。”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不回避民生难题,直面民意关切,对会前民意调查中涉及的热点话题一一作了“回应”。

社会保障:养老金提高10% 弱势群体受关注

【百姓期待】期待社保改革蓝图更细化,向纵深领域推进,成为维护百姓切身利益的“托底”机制。

【报告回应】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提高10%,城乡低保和优抚对象补助标准也进一步提高。要加大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儿童福利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

【代表点评】王文忠代表:让民众老有所依,老无后顾之忧,是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一个老有所养的社会,才是人人可安心的社会。养老保险要强调平等,社保体系要全民普惠。

收入分配:两个“同步”给力 感受“收入倍增”需抓紧

【百姓期待】收入倍增不是“被增”,期盼合理制度把“蛋糕分好”,收入分配更体现公平、公正。

【报告回应】我们已经制定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确保制度建设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有效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代表点评】冯军代表:政府工作报告在此方面着墨颇多,两个“同步”的增长让人充满期待。从“国富”到“民富”,就要更公平地分“蛋糕”。要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做大劳动报酬的“蛋糕”,让“人均”增长成为大多数人的幸福感。

稳定物价:CPI涨幅3.5%左右 多管齐下求平衡

【百姓期待】强化物价调控力度,平衡好“稳增长”与“控物价”的关系。

【报告回应】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5%左右。要切实保障重要商品供给,搞活流通,降低物流成本,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代表点评】王勇代表:要实现物价稳定、民生改善的增长,在“控物价”与“稳增长”中寻求平衡仍是重要考验。

房价调控:抑投机抓保障求解“买房难”

【百姓期待】楼市历经多次调控,希望我的“住房梦”不再遥远。

【报告回应】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抓紧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体系,健全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继续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让老百姓住上放心房、满意房。今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70万套,新开工630万套。

【代表点评】杨建忠代表:房价控制旨在稳定预期。楼市调控亟待从根本上打破“调控-观望-升温-调控”的怪圈,将市场导入良性循环。

食药安全:改革体制 从源头到消费全程监管

【百姓期待】从源头上解决药品、食品安全,维护百姓健康。

【报告回应】要改革和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综合协调联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的全程监管,加快形成符合国情、科学合理的食品药品安全体系,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代表点评】连介德委员:要让百姓喝上放心奶、吃上放心肉,提高食品药品安全,就要从源头进行管理,探索建立监管新机制,推进产业升级。

民生三题:提标准令人鼓舞 促均衡仍需加力

【百姓期待】教育、医疗、就业——“老三难”关乎千家万户,打破教育、医疗、就业三个领域资源配置不公,更多体现均衡化和公平性。

【报告回应】今年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25元提高到30元。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6%。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代表点评】李建保代表:报告对教育、医疗、就业这三个领域着墨多,很多数字鼓舞人心!民生“硬指标”对教育质量提出新要求,这些都是政府向老百姓作出的庄严承诺。

环境治理:“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百姓期待】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公众健康,三方利益如何平衡,社会发展追求生态的“绿色文明”。

【报告回应】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抓紧完善标准、制度和法规体系,采取切实的防治污染措施,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

【代表点评】李晓林委员: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是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新城镇化:有序推进市民化 “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

【百姓期待】让农民进城“进得来、留得下、有尊严”,如何走一条与已有的城镇化不一样的“新”路?

【报告回应】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

【代表点评】迟福林委员:现阶段中国发展最大的潜力在城镇化,而城镇化潜力发挥最大的阻力在城乡二元结构。新型城镇化就要破解“赤脚市民”问题,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实现“人的城镇化”。

【编辑:赖小惠】

民意的分量有多重?——政府工作报告回应百姓八大期待

稿源: 新华网 2013-03-05 16:54:15

(两会新华视点)

民意的分量有多重?——政府工作报告回应百姓八大期待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新华视点”记者 陈芳 李柯勇 傅勇涛)“百姓有所呼,政府有所应。”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不回避民生难题,直面民意关切,对会前民意调查中涉及的热点话题一一作了“回应”。

社会保障:养老金提高10% 弱势群体受关注

【百姓期待】期待社保改革蓝图更细化,向纵深领域推进,成为维护百姓切身利益的“托底”机制。

【报告回应】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提高10%,城乡低保和优抚对象补助标准也进一步提高。要加大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儿童福利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

【代表点评】王文忠代表:让民众老有所依,老无后顾之忧,是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一个老有所养的社会,才是人人可安心的社会。养老保险要强调平等,社保体系要全民普惠。

收入分配:两个“同步”给力 感受“收入倍增”需抓紧

【百姓期待】收入倍增不是“被增”,期盼合理制度把“蛋糕分好”,收入分配更体现公平、公正。

【报告回应】我们已经制定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确保制度建设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有效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代表点评】冯军代表:政府工作报告在此方面着墨颇多,两个“同步”的增长让人充满期待。从“国富”到“民富”,就要更公平地分“蛋糕”。要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做大劳动报酬的“蛋糕”,让“人均”增长成为大多数人的幸福感。

稳定物价:CPI涨幅3.5%左右 多管齐下求平衡

【百姓期待】强化物价调控力度,平衡好“稳增长”与“控物价”的关系。

【报告回应】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5%左右。要切实保障重要商品供给,搞活流通,降低物流成本,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代表点评】王勇代表:要实现物价稳定、民生改善的增长,在“控物价”与“稳增长”中寻求平衡仍是重要考验。

房价调控:抑投机抓保障求解“买房难”

【百姓期待】楼市历经多次调控,希望我的“住房梦”不再遥远。

【报告回应】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抓紧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体系,健全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继续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让老百姓住上放心房、满意房。今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70万套,新开工630万套。

【代表点评】杨建忠代表:房价控制旨在稳定预期。楼市调控亟待从根本上打破“调控-观望-升温-调控”的怪圈,将市场导入良性循环。

食药安全:改革体制 从源头到消费全程监管

【百姓期待】从源头上解决药品、食品安全,维护百姓健康。

【报告回应】要改革和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综合协调联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的全程监管,加快形成符合国情、科学合理的食品药品安全体系,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代表点评】连介德委员:要让百姓喝上放心奶、吃上放心肉,提高食品药品安全,就要从源头进行管理,探索建立监管新机制,推进产业升级。

民生三题:提标准令人鼓舞 促均衡仍需加力

【百姓期待】教育、医疗、就业——“老三难”关乎千家万户,打破教育、医疗、就业三个领域资源配置不公,更多体现均衡化和公平性。

【报告回应】今年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25元提高到30元。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6%。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代表点评】李建保代表:报告对教育、医疗、就业这三个领域着墨多,很多数字鼓舞人心!民生“硬指标”对教育质量提出新要求,这些都是政府向老百姓作出的庄严承诺。

环境治理:“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百姓期待】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公众健康,三方利益如何平衡,社会发展追求生态的“绿色文明”。

【报告回应】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抓紧完善标准、制度和法规体系,采取切实的防治污染措施,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

【代表点评】李晓林委员: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是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新城镇化:有序推进市民化 “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

【百姓期待】让农民进城“进得来、留得下、有尊严”,如何走一条与已有的城镇化不一样的“新”路?

【报告回应】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

【代表点评】迟福林委员:现阶段中国发展最大的潜力在城镇化,而城镇化潜力发挥最大的阻力在城乡二元结构。新型城镇化就要破解“赤脚市民”问题,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实现“人的城镇化”。

编辑: 赖小惠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