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25日电(记者张旭东、杜宇、韩洁、林晖)“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十八届一中全会后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质朴的话语展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情怀”,作出的承诺掷地有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的家。中国梦,凝聚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唯有不断创造实现亿万百姓的美好生活和幸福梦想,汇聚13亿人团结奋进的正能量,才能共同托起民族复兴之梦。
民之念 国之愿——家事连国是,万涓汇成河。追梦的脚步从未停歇,奋斗的目标从未像今天这样清晰
“创业,是我对梦想的执著。”吴庆文,这个大学毕业刚五年的年轻人,如今已是广州市睿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凭借当初凑来的5万元作为创业启动资金,发展到如今公司年营业额逾百万元,吴庆文在讲述他的“成功故事”时,强调除了个人奋斗外,也离不开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税收优惠、科技项目资助等政策扶持。
“2009年12月,饱受发展资金困扰的我们,获得了政府的一笔15万元大学生自主创业专项创新基金,解了燃眉之急。”吴庆文回忆说,“这些支持其实是基础,是信心!”
创业,是吴庆文的念想;鼓励创业,是国家的意愿。吴庆文个人财富增长的同时,也为国家创造着税收和就业。在这里,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高度契合。
安居乐业,是百姓之愿;富强和谐,是国家之福。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中心位置,老百姓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升高”: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全覆盖,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免费义务教育在全国铺开,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持续增加,保障房建设大规模推进,建设资金从2007年到2011年仅仅5年时间实现了20多倍的增长……百姓衣食住行更加满意,生活更加富足。
——从“尊重和保障人权”入宪到“同票同权”到“同命同价”,从决策听证到开门立法,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到博客、微博问政……公民表达诉求的渠道更加畅通,生活更有尊严和保障。
——无论是罕见的自然灾害,还是史无前例的经济寒冬,“民生”二字始终重若千钧。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财政收入一度困难,民生投入不减反增;面对非典、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保民生首当其冲。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一切变化,无一不在书写着时代进步的闪光篇章。
今年春节前,作家刘震云回了一趟河南延津县老家——老庄村。在这个被他形容为“世界偏僻一隅”的乡村,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村里年轻人都开了微博,村旁有高铁经过,村民热议的是十八大和国家时事热点。
“过去,村里的夜晚只听见树叶的响声,但现在能听见列车的鸣笛,让人想起了远方。”刘震云说,“这些年来,家乡和国家发生了巨变。”
“大河有水小河满”。国强与民富,国泰与民安,是如此水乳交融。
当辽宁铁西区工人杨连广、李金凤夫妇,从多年居住的一套48平方米的危房,回迁改造后的80平方米的新居时,他们特意挑了顶层18层。年过古稀的杨连广在天台上竖起一面印着“中国”二字的红旗,老人说:“我爱我的国家!”
这是一个百姓的心声,这是普通一家对祖国的认同!
“我国的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已告别了以满足温饱为目标的生存型发展阶段,跨入了以人的自身发展为重要目标的发展新阶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表示,实现中国梦就是让国家更强盛、人民更幸福,中华民族对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共创实现中国梦的美好生活
稿源: 新华网 2013-02-26 16:01:42
新华网北京2月25日电(记者张旭东、杜宇、韩洁、林晖)“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十八届一中全会后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质朴的话语展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情怀”,作出的承诺掷地有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的家。中国梦,凝聚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唯有不断创造实现亿万百姓的美好生活和幸福梦想,汇聚13亿人团结奋进的正能量,才能共同托起民族复兴之梦。
民之念 国之愿——家事连国是,万涓汇成河。追梦的脚步从未停歇,奋斗的目标从未像今天这样清晰
“创业,是我对梦想的执著。”吴庆文,这个大学毕业刚五年的年轻人,如今已是广州市睿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凭借当初凑来的5万元作为创业启动资金,发展到如今公司年营业额逾百万元,吴庆文在讲述他的“成功故事”时,强调除了个人奋斗外,也离不开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税收优惠、科技项目资助等政策扶持。
“2009年12月,饱受发展资金困扰的我们,获得了政府的一笔15万元大学生自主创业专项创新基金,解了燃眉之急。”吴庆文回忆说,“这些支持其实是基础,是信心!”
创业,是吴庆文的念想;鼓励创业,是国家的意愿。吴庆文个人财富增长的同时,也为国家创造着税收和就业。在这里,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高度契合。
安居乐业,是百姓之愿;富强和谐,是国家之福。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中心位置,老百姓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升高”: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全覆盖,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免费义务教育在全国铺开,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持续增加,保障房建设大规模推进,建设资金从2007年到2011年仅仅5年时间实现了20多倍的增长……百姓衣食住行更加满意,生活更加富足。
——从“尊重和保障人权”入宪到“同票同权”到“同命同价”,从决策听证到开门立法,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到博客、微博问政……公民表达诉求的渠道更加畅通,生活更有尊严和保障。
——无论是罕见的自然灾害,还是史无前例的经济寒冬,“民生”二字始终重若千钧。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财政收入一度困难,民生投入不减反增;面对非典、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保民生首当其冲。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一切变化,无一不在书写着时代进步的闪光篇章。
今年春节前,作家刘震云回了一趟河南延津县老家——老庄村。在这个被他形容为“世界偏僻一隅”的乡村,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村里年轻人都开了微博,村旁有高铁经过,村民热议的是十八大和国家时事热点。
“过去,村里的夜晚只听见树叶的响声,但现在能听见列车的鸣笛,让人想起了远方。”刘震云说,“这些年来,家乡和国家发生了巨变。”
“大河有水小河满”。国强与民富,国泰与民安,是如此水乳交融。
当辽宁铁西区工人杨连广、李金凤夫妇,从多年居住的一套48平方米的危房,回迁改造后的80平方米的新居时,他们特意挑了顶层18层。年过古稀的杨连广在天台上竖起一面印着“中国”二字的红旗,老人说:“我爱我的国家!”
这是一个百姓的心声,这是普通一家对祖国的认同!
“我国的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已告别了以满足温饱为目标的生存型发展阶段,跨入了以人的自身发展为重要目标的发展新阶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表示,实现中国梦就是让国家更强盛、人民更幸福,中华民族对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