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六:住房保障,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稿源: 人民日报  | 2012-08-31 10:04:58

  长沙市区一处新建的保障房小区。新华社记者 龙弘涛摄

  住房是什么?于小家,住房是家,是依靠,更是希望。于国家,住房是安居之本,是民生之要,更是社会和谐之根基。

  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始终是党和政府的牵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住房保障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十七大后,成为我国历史上政府对住房保障投入最多、建成规模最大、工作成效最明显的时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显示,2008年至2011年间,我国累计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超过2300万套,基本建成1200万套以上,新增发放租赁补贴超过400万户。

  到2011年底,全国累计用实物方式解决了2650万户城镇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实物住房保障受益户数占城镇家庭总户数的比例达到11%。如按三口之家计算,总共有近1亿人通过不同形式的保障房解决了住房困难。“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正越来越接近现实。

  大规模兴建保障房 美好家园梦想成真

  搬新家、住新房,意味着新生活的起点。

  7月的一个下午,在陕西西安市泰和居保障房小区一套50平方米的廉租房里,煤气灶上正煮着粥。54岁的申裕民和爱人苏尔丽去年5月搬进这套廉租房,结束了结婚30年来在城中村租房的漂泊生活。他们在墙上贴了漂亮的壁纸,挂上几幅漂亮的图片,屋子显得整洁、温馨。

  “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申裕民说,自从上世纪90年代夫妻俩双双从企业下岗后,生活一直很困难。搬进这套房子,每个月只要付几十元租金,第一次让他们觉得生活又有了盼头。苏尔丽则说:“儿子也长大了,哪天领着女朋友回来,家里也像样些。尽管现在经济上仍然有压力,但住得安稳了,心情比原来好多了。”

  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仍有不少低收入家庭面临住房困难,对他们来说,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的希望十分渺茫。近年来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让越来越多这样的家庭圆了多年的安居梦,也给他们带来了生活的希望。

  继2011年全国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1000万套的目标顺利实现,2012年全国计划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700多万套,加上之前年度开工需继续建设的项目,在建规模将达到1700万套左右。

  改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保障房建设的探索中,政府的职责越来越明确。从资金、土地的投入,到规划、质量、配套的管理,各地政府高度重视,努力把保障性住房这一重要民生工程切实建成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廉政工程、优质工程。

  2007年到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的保障房建设年度补助资金由72亿元大幅增加至1713亿元,年均增长121%。同时,对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的补助力度也逐步加大。各级地方财政每年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入也由26.2亿元增加至1618.2亿元,年均增长180%。

  工程质量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核心和不能突破的底线,在资金少、工期紧的情况下,必须确保保障房工程质量。通过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大规模组织开展工程质量安全培训、对工程质量实行全过程监管、加强督查等方式,保障房的质量总体而言是有保障的,是老百姓可以信赖的“放心房”。

  在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各地不断提高保障性住房规划选址水平,改进户型设计,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方便中低收入群众入住后的生产、生活。不少地方通过在新建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建保障性住房,优先在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的城市成熟地块规划保障性住房项目,促进了困难群众住房条件与生产、生活条件同步改善。

  建好分好管理好 住得安心又舒心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古到今,安居都是中国人心中的重要情结。

  在成都市保障房小区皇经嘉苑,管理者专门为爱打麻将的居民免费开辟了一间活动室。正在和邻居打麻将的杨亚义大姐说,小区不仅干净,物业24小时的服务也格外贴心,尤其是提供这间麻将室给大家娱乐,不仅方便,还拉近了邻里关系。

  在这个看上去和普通商品房小区并无区别的保障房社区,不仅有物业周到又便宜的服务,还专门开设了这样的活动室。活动室的隔壁,是被称为“益多之家”的保障房社区公益机构,专门为保障房小区提供物业管理之外的公共服务,志愿者在这里为社区居民提供老年人照顾、就业服务、残疾人服务等。对于低收入家庭、独居老人和残疾人较多的保障房社区来说,这样周到的公益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十七大以来,随着大量保障性住房陆续竣工,进入分配和使用阶段,能不能分配好、管理好,变得越来越重要,关系到保障房事业能否可持续地运转下去。

  公平分配是保障性住房管理的“生命线”。为了让保障房的分配始终在阳光下运行,各地均规范了对住房、收入、财产等有关信息的审核,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建立了“初审、复审、终审”三级审核以及在社区和新闻媒体“两级公示”制度。统一摇号、公开配租、电视直播、全程公证的手段,也被广泛运用到保障房分配中,方便群众的监督。

  不仅要住得进,还要住得起、住得好。大量低收入和鳏寡孤独家庭聚居的保障房社区,如果管理不好,很有可能变成一些国家出现的“贫民窟”,产生新的社会问题。如今建成的保障房小区,人们能获得和商品房小区几乎相同的专业物业服务,通过政府的补贴,保障对象所交的物业费却不高。不少社区把物业服务的岗位留给了社区居民,不仅使保障对象实现了安居,还帮助一部分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把保障房社区管好,实际上是一场社会管理的变革。创造性地开展社区服务,促进不同收入阶层居民和不同职业、文化背景群体的和谐相处,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是住房保障工作的最终目标。如今在许多规模较大的保障房小区,居民们足不出小区,就可以到社区服务站办理社保、民政等各种事务。到社区医院看病很方便,社区组织的招聘会也实实在在地帮大家找到了工作,各种文化活动、公益活动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在保障房社区,总能看到居民脸上的笑容,体会他们此刻的幸福。

  住房体系基本完善 既保民生又促经济

  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力在于城镇化,解决好快速城镇化伴生的住房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45岁的农民工熊建明一家三口是重庆市公租房小区民心佳园的首批入住者。通过申请和公开摇号,熊建明幸运地选到了民心佳园最大的80平方米、三居室户型。这样,夫妻俩和两个孩子都可以住进来。

  老家在重庆忠县的熊建明12年前就来到重庆主城区打工,妻子和两个孩子也早早来到重庆主城区。如今一家人都在重庆打工,每月总收入有4000多元。这套公租房月租金约为900元,熊建明觉得可以承受。能住进这套崭新的公租房,一家人也算在城市里真正稳定下来了。

  自2003年国务院发文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住房保障制度起,住房保障在我国住房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清晰。200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在住房保障中的职责。相应的财政投入、土地供应、信贷优惠、税费减免等一套支持政策也逐渐完善,为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打开了一路绿灯。

  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到限价商品房、公共租赁房、各类棚户区改造,保障房数量增加的同时,品种也不断丰富。尤其是去年起,各地开始大规模建设公共租赁房,并把公租房作为保障房的主要品种。这种租金比市场便宜且可以稳定租住的保障房,降低甚至取消了收入和户籍门槛,从制度上解决了“夹心层”的住房问题,实现了对中低收入家庭的全覆盖。

  在保障房建设实践过程中,我国住房制度的顶层设计正从“零敲碎打”走向成熟完善,“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住房供应体系,正逐渐从蓝图变为现实。

  保障房建设既是改善民生的利器,也是整个经济发展的稳定器。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央决定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支撑了国民经济快速走出低谷。2010年初,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政府采取一系列严厉措施调控房地产市场。在这轮房地产调控中,2011年1000万套保障房开工建设所创造的1.3万亿元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商品房投资的下滑,同时也能为建筑业等上下游产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保障房建设为调控提供了底气,成为改善民生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住房水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中央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住房是重要方面。从城镇住房的突出矛盾及住房保障实际需求出发,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十二五”时期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到“十二五”末,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力争使城镇低收入和部分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新就业职工住房困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得到改善。(记者 王 炜)

【编辑:崔燕】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六:住房保障,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稿源: 人民日报 2012-08-31 10:04:58

  长沙市区一处新建的保障房小区。新华社记者 龙弘涛摄

  住房是什么?于小家,住房是家,是依靠,更是希望。于国家,住房是安居之本,是民生之要,更是社会和谐之根基。

  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始终是党和政府的牵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住房保障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十七大后,成为我国历史上政府对住房保障投入最多、建成规模最大、工作成效最明显的时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显示,2008年至2011年间,我国累计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超过2300万套,基本建成1200万套以上,新增发放租赁补贴超过400万户。

  到2011年底,全国累计用实物方式解决了2650万户城镇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实物住房保障受益户数占城镇家庭总户数的比例达到11%。如按三口之家计算,总共有近1亿人通过不同形式的保障房解决了住房困难。“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正越来越接近现实。

  大规模兴建保障房 美好家园梦想成真

  搬新家、住新房,意味着新生活的起点。

  7月的一个下午,在陕西西安市泰和居保障房小区一套50平方米的廉租房里,煤气灶上正煮着粥。54岁的申裕民和爱人苏尔丽去年5月搬进这套廉租房,结束了结婚30年来在城中村租房的漂泊生活。他们在墙上贴了漂亮的壁纸,挂上几幅漂亮的图片,屋子显得整洁、温馨。

  “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申裕民说,自从上世纪90年代夫妻俩双双从企业下岗后,生活一直很困难。搬进这套房子,每个月只要付几十元租金,第一次让他们觉得生活又有了盼头。苏尔丽则说:“儿子也长大了,哪天领着女朋友回来,家里也像样些。尽管现在经济上仍然有压力,但住得安稳了,心情比原来好多了。”

  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仍有不少低收入家庭面临住房困难,对他们来说,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的希望十分渺茫。近年来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让越来越多这样的家庭圆了多年的安居梦,也给他们带来了生活的希望。

  继2011年全国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1000万套的目标顺利实现,2012年全国计划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700多万套,加上之前年度开工需继续建设的项目,在建规模将达到1700万套左右。

  改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保障房建设的探索中,政府的职责越来越明确。从资金、土地的投入,到规划、质量、配套的管理,各地政府高度重视,努力把保障性住房这一重要民生工程切实建成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廉政工程、优质工程。

  2007年到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的保障房建设年度补助资金由72亿元大幅增加至1713亿元,年均增长121%。同时,对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的补助力度也逐步加大。各级地方财政每年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入也由26.2亿元增加至1618.2亿元,年均增长180%。

  工程质量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核心和不能突破的底线,在资金少、工期紧的情况下,必须确保保障房工程质量。通过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大规模组织开展工程质量安全培训、对工程质量实行全过程监管、加强督查等方式,保障房的质量总体而言是有保障的,是老百姓可以信赖的“放心房”。

  在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各地不断提高保障性住房规划选址水平,改进户型设计,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方便中低收入群众入住后的生产、生活。不少地方通过在新建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建保障性住房,优先在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的城市成熟地块规划保障性住房项目,促进了困难群众住房条件与生产、生活条件同步改善。

  建好分好管理好 住得安心又舒心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古到今,安居都是中国人心中的重要情结。

  在成都市保障房小区皇经嘉苑,管理者专门为爱打麻将的居民免费开辟了一间活动室。正在和邻居打麻将的杨亚义大姐说,小区不仅干净,物业24小时的服务也格外贴心,尤其是提供这间麻将室给大家娱乐,不仅方便,还拉近了邻里关系。

  在这个看上去和普通商品房小区并无区别的保障房社区,不仅有物业周到又便宜的服务,还专门开设了这样的活动室。活动室的隔壁,是被称为“益多之家”的保障房社区公益机构,专门为保障房小区提供物业管理之外的公共服务,志愿者在这里为社区居民提供老年人照顾、就业服务、残疾人服务等。对于低收入家庭、独居老人和残疾人较多的保障房社区来说,这样周到的公益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十七大以来,随着大量保障性住房陆续竣工,进入分配和使用阶段,能不能分配好、管理好,变得越来越重要,关系到保障房事业能否可持续地运转下去。

  公平分配是保障性住房管理的“生命线”。为了让保障房的分配始终在阳光下运行,各地均规范了对住房、收入、财产等有关信息的审核,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建立了“初审、复审、终审”三级审核以及在社区和新闻媒体“两级公示”制度。统一摇号、公开配租、电视直播、全程公证的手段,也被广泛运用到保障房分配中,方便群众的监督。

  不仅要住得进,还要住得起、住得好。大量低收入和鳏寡孤独家庭聚居的保障房社区,如果管理不好,很有可能变成一些国家出现的“贫民窟”,产生新的社会问题。如今建成的保障房小区,人们能获得和商品房小区几乎相同的专业物业服务,通过政府的补贴,保障对象所交的物业费却不高。不少社区把物业服务的岗位留给了社区居民,不仅使保障对象实现了安居,还帮助一部分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把保障房社区管好,实际上是一场社会管理的变革。创造性地开展社区服务,促进不同收入阶层居民和不同职业、文化背景群体的和谐相处,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是住房保障工作的最终目标。如今在许多规模较大的保障房小区,居民们足不出小区,就可以到社区服务站办理社保、民政等各种事务。到社区医院看病很方便,社区组织的招聘会也实实在在地帮大家找到了工作,各种文化活动、公益活动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在保障房社区,总能看到居民脸上的笑容,体会他们此刻的幸福。

  住房体系基本完善 既保民生又促经济

  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力在于城镇化,解决好快速城镇化伴生的住房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45岁的农民工熊建明一家三口是重庆市公租房小区民心佳园的首批入住者。通过申请和公开摇号,熊建明幸运地选到了民心佳园最大的80平方米、三居室户型。这样,夫妻俩和两个孩子都可以住进来。

  老家在重庆忠县的熊建明12年前就来到重庆主城区打工,妻子和两个孩子也早早来到重庆主城区。如今一家人都在重庆打工,每月总收入有4000多元。这套公租房月租金约为900元,熊建明觉得可以承受。能住进这套崭新的公租房,一家人也算在城市里真正稳定下来了。

  自2003年国务院发文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住房保障制度起,住房保障在我国住房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清晰。200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在住房保障中的职责。相应的财政投入、土地供应、信贷优惠、税费减免等一套支持政策也逐渐完善,为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打开了一路绿灯。

  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到限价商品房、公共租赁房、各类棚户区改造,保障房数量增加的同时,品种也不断丰富。尤其是去年起,各地开始大规模建设公共租赁房,并把公租房作为保障房的主要品种。这种租金比市场便宜且可以稳定租住的保障房,降低甚至取消了收入和户籍门槛,从制度上解决了“夹心层”的住房问题,实现了对中低收入家庭的全覆盖。

  在保障房建设实践过程中,我国住房制度的顶层设计正从“零敲碎打”走向成熟完善,“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住房供应体系,正逐渐从蓝图变为现实。

  保障房建设既是改善民生的利器,也是整个经济发展的稳定器。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央决定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支撑了国民经济快速走出低谷。2010年初,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政府采取一系列严厉措施调控房地产市场。在这轮房地产调控中,2011年1000万套保障房开工建设所创造的1.3万亿元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商品房投资的下滑,同时也能为建筑业等上下游产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保障房建设为调控提供了底气,成为改善民生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住房水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中央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住房是重要方面。从城镇住房的突出矛盾及住房保障实际需求出发,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十二五”时期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到“十二五”末,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力争使城镇低收入和部分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新就业职工住房困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得到改善。(记者 王 炜)

编辑: 崔燕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