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着眼于浙江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围绕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的奋斗目标,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对推进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科教人才强省和法治浙江、平安浙江、生态浙江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这六个方面的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充分体现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迈向新的发展阶段的客观规律,有机统一、相辅相成,是“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深化,是今后五年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具体实践的崭新蓝图和行动指南。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党代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扎实推进这六个方面的战略部署上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浙江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一、关于“坚持转型升级不动摇,
加快建设经济强省”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举措。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面对深刻变化的外部发展环境和严峻复杂的各种困难挑战,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及时提出并落实“标本兼治、保稳促调”工作方针,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动摇,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不放松,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特别是“四大国家战略举措”相继获批并实施,“四大建设”稳步推进,为开创浙江经济转型发展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无论是经济发展总的规模,还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结构,都得到显著提升,以转型促进发展、以发展巩固转型的良好态势基本形成。当前,浙江正处于进一步提升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水平,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仍然需要继续在有效破解结构性素质性矛盾上下功夫,在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在积极完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增长过多依赖低端产业、过多依赖低成本劳动力、过多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转中求好”工作基调,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加快经济强省建设,促进经济在转型升级基础上实现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一要充分利用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的历史机遇。全面实施“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和推进“四大建设”,有利于浙江充分发挥海洋与港口资源优势、商贸与市场大省优势、民营经济与民间金融优势,抓住并用好国内外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战略性机遇。这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为此,我们要举全省之力联动推进“四大国家战略举措”,把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在舟山群岛新区着力打造高端海洋产业和重大建设平台,把义乌建设成为世界领先的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在金融改革发展方面努力形成“温州标准”乃至“浙江标准”。要把“四大建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载体,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做强工业、建筑业,做实服务业,形成以产业集聚区为主体、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园区为依托的产业集聚发展新格局,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网络的大企业大集团,充分发挥大项目投资在转型升级中的支撑作用。
二要牢牢把握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的基础环节。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是浙江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之一。省党代会报告从推进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以及加快山区和欠发达地区发展等方面对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作出了新的部署,特别是坚持从浙江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当前山区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强调要认真制定实施山区经济发展规划,扎实推进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建设,促进山区经济与海洋经济联动发展,从而促进优化全省经济发展总体布局。
三要大力营造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的良好环境。实力雄厚的国有经济和活力充沛的民营经济是浙江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相得益彰的两翼。加快建设经济强省,必须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的骨干作用,发挥民营经济的积极作用。为此,我们要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破除制约民间投资的体制障碍,提高企业投资效益,加强资源要素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引导企业专注主业、做强实业,创新强企、转型强体,促进“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融合发展。
四要不断激发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的强大动力。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为了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省党代会报告强调,要加强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并对推进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统筹城乡配套改革、审批制度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为了有效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省党代会报告强调,要抓住世界经济格局调整的新机遇,加快构建主动有为、层次多样、内外联动、布局合理的开放型经济新体系,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在国际经济分工中的地位,着力扩大和深化与港澳台的合作交流,着力参与和促进国内区域统筹发展。
二、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这几年来,浙江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把加快文化建设作为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文化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大为增强,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全省已经基本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优化配置、布局合理的城乡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格局。围绕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的新任务新要求,省党代会报告强调,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更加突出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切实增强全省人民的发展自豪感、生活幸福感、心灵归属感、社会认同感。这对进一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积极推进以文化人。文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的素质和文明程度。省党代会报告提出,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和群众,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积极倡导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些重要举措,有利于在以文化人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文明。
二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繁荣文化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省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加强对浙江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弘扬,扎实推进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设。这些举措,有利于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享受文化发展成果。此外,省党代会报告还对加快重要新闻媒体发展、加强新兴媒体建设和管理、加强舆论引导、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是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实现人们精神富有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省党代会报告强调,要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法制化水平。这些都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体制机制保障。同时,省党代会报告还从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优化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建设文化综合体、培育大型骨干文化企业、发展现代文化流通方式等方面,对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了新的部署。
三、关于“强化创新引领,加快建设
科教人才强省”
浙江是资源小省,又是人力资源大省,自古以来崇文尚学、人才辈出。这些年来,浙江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深化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积极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扎实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引进为重点,不断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开发建设。目前,浙江科技综合实力居全国第7位,区域创新能力居第5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第2位,基础教育实现了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向普及学前3年到高中段15年教育的跨越,高等教育实现了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并已接近跨入普及化阶段。“十一五”期末,全省人才资源总量714万人,约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3%。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浙江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相比,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教育发展不平衡、高层次人才紧缺等问题仍然突出。要使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社会物质产品极大丰富,要破解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关键还在于提升生产者的素质和水平,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队伍。为此,省党代会报告明确要求制定和实施人才强省发展纲要,全面推进科技教育人才工作创新,以创新引领现代化建设。
在科技创新方面,省党代会报告强调,要深入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深度融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智慧城市”,着力建设创新型省份。
在教育发展方面,省党代会报告强调,要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以及服务地方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人才高地建设方面,省党代会报告强调,要贯彻科学人才观,着力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加大人才开发投入力度,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社团和企业在引才育才中的主体作用,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四、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加快建设法治浙江”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省党代会报告把“法治浙江”建设确定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主要任务之一,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法治浙江”作出具体部署。
概括起来,省党代会报告这一部分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强调“法治浙江”建设要保持正确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进一步健全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体制机制,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和民主协商,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作用。
第二,强调“法治浙江”建设要服务发展大局。贯彻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不断提高法律法规规章实施的科学化水平。深化扩权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这些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第三,强调“法治浙江”建设要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法治浙江”建设的价值追求,进一步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强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权力行使的监督,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促进公正司法。
五、关于“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快建设平安浙江”
省党代会报告指出,实现全省人民物质富裕精神富有,要更加强调共建共享,更加强调社会和谐,进一步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在新形势下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建设平安浙江,内容包括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人民健康、社会管理、社会稳定等诸多领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解读报告这一部分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领会。
一要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深化平安浙江建设。省党代会报告强调,要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妥善处理、有效化解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积极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政策环境,为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要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平安浙江建设。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省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更多城乡劳动者创业致富,提出了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险的目标和稳步提高保障水平的要求。加强收入分配调节方面,省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普遍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省党代会报告还强调,要制定实施具有浙江特色的健康发展战略,并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和发展体育事业等作出了具体的部署。省党代会报告中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都向农村倾斜、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凸显了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的均衡性、普惠性和可持续性。
三要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化平安浙江建设。省党代会报告把完善社会管理格局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提出要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把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作为社会管理的重心,提出了完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统一设立乡镇街道社会服务中心、建立健全城乡社区服务平台”,“建立社会诚信体系”,“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完善治安防控体系”等一系列具体举措;把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作为社会管理的关键,强调要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大力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深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有效维护群众权益,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把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社会管理的重点,提出要严格实行食品药品监管责任制和问责制,加强互联网管理,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
六、关于“坚持生态立省方略,
加快建设生态浙江”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必然是一个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社会。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容量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会更加凸显,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省党代会报告提出,今后5年我省生态环境质量要持续改善,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围绕这一目标,省党代会报告在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化等方面作出了新的部署。
一是以服务经济转型升级为目的,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报告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加快建设生态浙江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体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要坚持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和绿色城镇行动,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大节能降耗工作力度,狠抓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严格控制污染物增量,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新增量,实现经济倒逼发展。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循环型工业和服务业,积极培育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消耗低、污染少、效益好的生态产业体系,推进经济转型发展。
二是以优化生态环境为基础,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民生。推进现代化浙江建设,必须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要深入实施清洁水源、清洁空气、清洁土壤行动,切实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加强危害环境与健康的风险控制,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深入实施森林浙江行动和蓝色屏障行动,保护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深入实施防灾减灾行动,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意识,提升全省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有效维护全省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严格环境执法监管,有效遏制环境违法行为。切实加强环境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三是以繁荣生态文化为支撑,形成共建共享良好氛围。要深入开展生态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省级以上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广泛开展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抓好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鼓励各地创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要大力抓好平台建设,以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生态乡村为生态宣传教育基地,以“浙江生态日”为载体,宣传生态环保成就、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弘扬生态文化,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生态环保主题活动。
深刻领会和认真落实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主要任务
——省党代会报告解读之三
稿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2012-06-16 15:23:39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着眼于浙江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围绕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的奋斗目标,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对推进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科教人才强省和法治浙江、平安浙江、生态浙江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这六个方面的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充分体现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迈向新的发展阶段的客观规律,有机统一、相辅相成,是“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深化,是今后五年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具体实践的崭新蓝图和行动指南。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党代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扎实推进这六个方面的战略部署上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浙江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一、关于“坚持转型升级不动摇,
加快建设经济强省”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举措。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面对深刻变化的外部发展环境和严峻复杂的各种困难挑战,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及时提出并落实“标本兼治、保稳促调”工作方针,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动摇,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不放松,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特别是“四大国家战略举措”相继获批并实施,“四大建设”稳步推进,为开创浙江经济转型发展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无论是经济发展总的规模,还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结构,都得到显著提升,以转型促进发展、以发展巩固转型的良好态势基本形成。当前,浙江正处于进一步提升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水平,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仍然需要继续在有效破解结构性素质性矛盾上下功夫,在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在积极完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增长过多依赖低端产业、过多依赖低成本劳动力、过多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转中求好”工作基调,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加快经济强省建设,促进经济在转型升级基础上实现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一要充分利用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的历史机遇。全面实施“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和推进“四大建设”,有利于浙江充分发挥海洋与港口资源优势、商贸与市场大省优势、民营经济与民间金融优势,抓住并用好国内外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战略性机遇。这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为此,我们要举全省之力联动推进“四大国家战略举措”,把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在舟山群岛新区着力打造高端海洋产业和重大建设平台,把义乌建设成为世界领先的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在金融改革发展方面努力形成“温州标准”乃至“浙江标准”。要把“四大建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载体,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做强工业、建筑业,做实服务业,形成以产业集聚区为主体、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园区为依托的产业集聚发展新格局,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网络的大企业大集团,充分发挥大项目投资在转型升级中的支撑作用。
二要牢牢把握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的基础环节。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是浙江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之一。省党代会报告从推进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以及加快山区和欠发达地区发展等方面对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作出了新的部署,特别是坚持从浙江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当前山区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强调要认真制定实施山区经济发展规划,扎实推进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建设,促进山区经济与海洋经济联动发展,从而促进优化全省经济发展总体布局。
三要大力营造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的良好环境。实力雄厚的国有经济和活力充沛的民营经济是浙江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相得益彰的两翼。加快建设经济强省,必须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的骨干作用,发挥民营经济的积极作用。为此,我们要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破除制约民间投资的体制障碍,提高企业投资效益,加强资源要素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引导企业专注主业、做强实业,创新强企、转型强体,促进“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融合发展。
四要不断激发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的强大动力。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为了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省党代会报告强调,要加强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并对推进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统筹城乡配套改革、审批制度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为了有效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省党代会报告强调,要抓住世界经济格局调整的新机遇,加快构建主动有为、层次多样、内外联动、布局合理的开放型经济新体系,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在国际经济分工中的地位,着力扩大和深化与港澳台的合作交流,着力参与和促进国内区域统筹发展。
二、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这几年来,浙江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把加快文化建设作为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文化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大为增强,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全省已经基本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优化配置、布局合理的城乡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格局。围绕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的新任务新要求,省党代会报告强调,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更加突出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切实增强全省人民的发展自豪感、生活幸福感、心灵归属感、社会认同感。这对进一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积极推进以文化人。文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的素质和文明程度。省党代会报告提出,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和群众,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积极倡导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些重要举措,有利于在以文化人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文明。
二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繁荣文化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省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加强对浙江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弘扬,扎实推进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设。这些举措,有利于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享受文化发展成果。此外,省党代会报告还对加快重要新闻媒体发展、加强新兴媒体建设和管理、加强舆论引导、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是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实现人们精神富有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省党代会报告强调,要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法制化水平。这些都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体制机制保障。同时,省党代会报告还从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优化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建设文化综合体、培育大型骨干文化企业、发展现代文化流通方式等方面,对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了新的部署。
三、关于“强化创新引领,加快建设
科教人才强省”
浙江是资源小省,又是人力资源大省,自古以来崇文尚学、人才辈出。这些年来,浙江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深化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积极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扎实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引进为重点,不断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开发建设。目前,浙江科技综合实力居全国第7位,区域创新能力居第5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第2位,基础教育实现了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向普及学前3年到高中段15年教育的跨越,高等教育实现了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并已接近跨入普及化阶段。“十一五”期末,全省人才资源总量714万人,约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3%。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浙江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相比,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教育发展不平衡、高层次人才紧缺等问题仍然突出。要使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社会物质产品极大丰富,要破解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关键还在于提升生产者的素质和水平,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队伍。为此,省党代会报告明确要求制定和实施人才强省发展纲要,全面推进科技教育人才工作创新,以创新引领现代化建设。
在科技创新方面,省党代会报告强调,要深入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深度融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智慧城市”,着力建设创新型省份。
在教育发展方面,省党代会报告强调,要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以及服务地方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人才高地建设方面,省党代会报告强调,要贯彻科学人才观,着力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加大人才开发投入力度,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社团和企业在引才育才中的主体作用,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四、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加快建设法治浙江”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省党代会报告把“法治浙江”建设确定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主要任务之一,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法治浙江”作出具体部署。
概括起来,省党代会报告这一部分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强调“法治浙江”建设要保持正确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进一步健全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体制机制,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和民主协商,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作用。
第二,强调“法治浙江”建设要服务发展大局。贯彻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不断提高法律法规规章实施的科学化水平。深化扩权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这些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第三,强调“法治浙江”建设要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法治浙江”建设的价值追求,进一步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强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权力行使的监督,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促进公正司法。
五、关于“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快建设平安浙江”
省党代会报告指出,实现全省人民物质富裕精神富有,要更加强调共建共享,更加强调社会和谐,进一步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在新形势下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建设平安浙江,内容包括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人民健康、社会管理、社会稳定等诸多领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解读报告这一部分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领会。
一要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深化平安浙江建设。省党代会报告强调,要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妥善处理、有效化解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积极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政策环境,为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要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平安浙江建设。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省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更多城乡劳动者创业致富,提出了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险的目标和稳步提高保障水平的要求。加强收入分配调节方面,省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普遍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省党代会报告还强调,要制定实施具有浙江特色的健康发展战略,并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和发展体育事业等作出了具体的部署。省党代会报告中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都向农村倾斜、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凸显了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的均衡性、普惠性和可持续性。
三要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化平安浙江建设。省党代会报告把完善社会管理格局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提出要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把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作为社会管理的重心,提出了完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统一设立乡镇街道社会服务中心、建立健全城乡社区服务平台”,“建立社会诚信体系”,“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完善治安防控体系”等一系列具体举措;把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作为社会管理的关键,强调要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大力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深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有效维护群众权益,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把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社会管理的重点,提出要严格实行食品药品监管责任制和问责制,加强互联网管理,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
六、关于“坚持生态立省方略,
加快建设生态浙江”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必然是一个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社会。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容量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会更加凸显,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省党代会报告提出,今后5年我省生态环境质量要持续改善,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围绕这一目标,省党代会报告在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化等方面作出了新的部署。
一是以服务经济转型升级为目的,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报告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加快建设生态浙江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体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要坚持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和绿色城镇行动,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大节能降耗工作力度,狠抓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严格控制污染物增量,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新增量,实现经济倒逼发展。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循环型工业和服务业,积极培育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消耗低、污染少、效益好的生态产业体系,推进经济转型发展。
二是以优化生态环境为基础,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民生。推进现代化浙江建设,必须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要深入实施清洁水源、清洁空气、清洁土壤行动,切实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加强危害环境与健康的风险控制,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深入实施森林浙江行动和蓝色屏障行动,保护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深入实施防灾减灾行动,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意识,提升全省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有效维护全省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严格环境执法监管,有效遏制环境违法行为。切实加强环境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三是以繁荣生态文化为支撑,形成共建共享良好氛围。要深入开展生态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省级以上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广泛开展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抓好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鼓励各地创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要大力抓好平台建设,以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生态乡村为生态宣传教育基地,以“浙江生态日”为载体,宣传生态环保成就、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弘扬生态文化,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生态环保主题活动。
编辑: 沈媛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