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昙石山新石器文化遗址揭示了“闽在海中”的秘密。闽越民族很早就利用海上交通和海上资源发展经济。“以船为车,以楫为马”的闽越人开辟了福州的海上通道。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际,天下置三十六郡县,东越贵族在这里建立了福建历史上第一个行政建制——闽中郡。公元前202年,福州成为闽越国首都冶城的所在地,“旧交趾七郡贡献转运,皆从东冶泛海而至”,从此开始了福州的文明史。
从晋朝的八姓入闽到五代十国王审知主闽,福州在中原汉人移民潮的长期推动下逐渐繁荣起来,福州城呈现出“万国之梯航竞集”的盛况。同时期诗人常有“市井十洲人”,“船到城添外国人”赞美福州海外贸易昌盛的诗句。唐天宝三年(744年),鉴真为日本僧人返回一事,曾派人到福州买船,说明福州海上交通日益突出,出现了福州至日本的固定航线。其时,福州往朝鲜、往东南亚各国亦有固定航线,福州南门外,“人烟绣错,舟楫云排,两岸酒市歌楼,箫管从柳阴榕叶中出”。面对这一派歌舞升平的美景,知府黄滔感慨福州海外贸易的繁荣,写了精美的诗句;“大舟有深利,沧海无浅波。利深波也深,君意竟如何?鲸鲵齿上路,何如少经过。”。
有宋一代,福州发展成为科举文教的重地、儒学重镇,位列宋朝六大城市之一。此时的福州可谓“工商之饶,利尽山海”,享有“东闽盛府”的美誉。“海舟以福建为上”,造就了福州地区的海外交通的发达,推动了福州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有诗赞曰:“南来海舶浮云涛,上有游子千金豪”,“海舶千艘浪,潮田万顷秋”,福州海外贸易的繁荣景象跃然纸上。明代以降,福州成为郑和下西洋的舰队驻泊地,海外交通与贸易迅速发展,作为重要海港,福州迎来了诸国的商人、使者和传教士,一场引起东西方世界强烈碰撞,持续300余年的“中西礼仪之争”就是从这里蔓延起来的,中国文化通过福州海上丝路传播到西方,影响着西方社会的启蒙运动,刮起了西方世界的中国之风。
及至近代,闽越民族善操舟桨的传统文化,八闽子民走南闯北的移民性格,使1844年开埠后的福州再次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引领风气之先。时代先驱林则徐、徐继畬号召人们“开眼看世界”;这里先后创建了福建船政局、福建船政学堂。福州,成为近代中国海军的摇篮、成为近代中国造船的基地、成为近代中国精英人才的发祥地。严复、林纾、陈季同、萨镇冰、林徽因、陈绍宽、林森……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一颗颗耀眼的明星,衬托出近代福州人文荟萃、思想璀璨的时代光环。
今天,回首昔日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不禁令人感叹:正是通过这条海洋大动脉的双向交流,东西方物质、思想文化得以在闽都大地传播、植根、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了福州以中华文化为主体内核、兼收并蓄他者文化的多元文化形态。这一格局造就了福州城市独特的文化特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时代进程的规律,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丝绸之路之福州文明史
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主任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 谢必震
稿源: 2012-06-25 15:36:54
福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昙石山新石器文化遗址揭示了“闽在海中”的秘密。闽越民族很早就利用海上交通和海上资源发展经济。“以船为车,以楫为马”的闽越人开辟了福州的海上通道。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际,天下置三十六郡县,东越贵族在这里建立了福建历史上第一个行政建制——闽中郡。公元前202年,福州成为闽越国首都冶城的所在地,“旧交趾七郡贡献转运,皆从东冶泛海而至”,从此开始了福州的文明史。
从晋朝的八姓入闽到五代十国王审知主闽,福州在中原汉人移民潮的长期推动下逐渐繁荣起来,福州城呈现出“万国之梯航竞集”的盛况。同时期诗人常有“市井十洲人”,“船到城添外国人”赞美福州海外贸易昌盛的诗句。唐天宝三年(744年),鉴真为日本僧人返回一事,曾派人到福州买船,说明福州海上交通日益突出,出现了福州至日本的固定航线。其时,福州往朝鲜、往东南亚各国亦有固定航线,福州南门外,“人烟绣错,舟楫云排,两岸酒市歌楼,箫管从柳阴榕叶中出”。面对这一派歌舞升平的美景,知府黄滔感慨福州海外贸易的繁荣,写了精美的诗句;“大舟有深利,沧海无浅波。利深波也深,君意竟如何?鲸鲵齿上路,何如少经过。”。
有宋一代,福州发展成为科举文教的重地、儒学重镇,位列宋朝六大城市之一。此时的福州可谓“工商之饶,利尽山海”,享有“东闽盛府”的美誉。“海舟以福建为上”,造就了福州地区的海外交通的发达,推动了福州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有诗赞曰:“南来海舶浮云涛,上有游子千金豪”,“海舶千艘浪,潮田万顷秋”,福州海外贸易的繁荣景象跃然纸上。明代以降,福州成为郑和下西洋的舰队驻泊地,海外交通与贸易迅速发展,作为重要海港,福州迎来了诸国的商人、使者和传教士,一场引起东西方世界强烈碰撞,持续300余年的“中西礼仪之争”就是从这里蔓延起来的,中国文化通过福州海上丝路传播到西方,影响着西方社会的启蒙运动,刮起了西方世界的中国之风。
及至近代,闽越民族善操舟桨的传统文化,八闽子民走南闯北的移民性格,使1844年开埠后的福州再次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引领风气之先。时代先驱林则徐、徐继畬号召人们“开眼看世界”;这里先后创建了福建船政局、福建船政学堂。福州,成为近代中国海军的摇篮、成为近代中国造船的基地、成为近代中国精英人才的发祥地。严复、林纾、陈季同、萨镇冰、林徽因、陈绍宽、林森……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一颗颗耀眼的明星,衬托出近代福州人文荟萃、思想璀璨的时代光环。
今天,回首昔日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不禁令人感叹:正是通过这条海洋大动脉的双向交流,东西方物质、思想文化得以在闽都大地传播、植根、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了福州以中华文化为主体内核、兼收并蓄他者文化的多元文化形态。这一格局造就了福州城市独特的文化特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时代进程的规律,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编辑: 刘夏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