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特教中国样本评论之:可贵的世界特教“中国样本”
稿源: 人民网浙江频道  | 2012-06-07 09:10:19

  两年前的9月,在日本长崎举行的第48次特殊教育国际交流会上,来自中国宁波的刘佳芬,代表中国在2000多位各国专家前作了以中国特殊教育社区化为主题的报告,引起轰动,专家们惊叹:“在很多发达国家做不到的事情,中国做到了!”(5月28日中国宁波网)

  20年来,“刘佳芬教育思想”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升华、形成,构成了可贵的世界特教“中国样本”。这一富有时代感的创新理论,为世界特教理论作出了宁波人的独特贡献。宁波高校及研究机构拥有众多学科,从未出现过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思想、学派。而这一成就,在具有无私师爱的达敏学校校长刘佳芬手里得以实现!

  之所以说刘佳芬教育思想构成了可贵的特教“中国样本”,是因为她已具有了国际影响。第48次特殊教育国际交流会上,刘佳芬饱含深情地作了《弱智学校课堂教学社区化的实践与研究》的演讲。会议主席破例将她的发言时间从20分钟延长至50分钟。筑波大学园山繁树教授连连感慨:“日本做不到的事情,在中国做到了,还做得这么好!”因为刘佳芬的这次发言,国际上很多特殊教育领域的专家开始知道中国宁波有所达敏学校。2011年6月22日,融合教育国际论坛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宁波举行。这样一个很专业的国际论坛不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是在宁波举行,说明了刘佳芬教育思想作为特殊教育的“中国样本”,已得到国际特殊教育学界的承认。

  之所以说刘佳芬教育思想构成了可贵的特教“中国样本”,还因为她具有独特的内涵,对世界特教理论是一大发展与推进。世界特教理论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若干较成熟的理论分支、流派,如:美国学者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针对隔离式教育而提出的“回归主流”(即使残疾儿童摆脱人为隔离回到正常儿童中间,共同学习与生活)、“融合教育”(让其融入正常学生的班级、学校、社区环境)、“最少限制环境”(即通过创造最少限制的环境保证残疾儿童尽可能地回归主流)、“个别化教育方案”(指向每个残疾儿童,即要求每个儿童都应有自己的专门的教育方案)、“医教结合”(教育、训练、医疗和康复相结合)等理论或学派。而特教理论“宁波学派”独辟蹊径,形成了植根于爱的“恒爱”特教理论。其内涵是:以“恒爱”为底色;实施“生活核心教育”、“生存教育”的教改模式;包括“重度智障学生学会自理生活,中度智障学生学会适应社会,轻度智障学生学会自食其力”的分层教育理念;特教社区融合教育模式及社区支持性教育理念,创建了“全社会支持特教”的平台——达敏学校教育协作理事会,被国内外专家称为“放眼世界实属唯一”;形成了生活核心课程、生涯教育课程、支持性教育课程的系统教材,等等。因此,专家认为这一成果“对丰富世界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有非常大的贡献”。

  之所以说刘佳芬教育思想构成了可贵的特教“中国样本”,因为它是获得实践成功、社会肯定的理论。成功的标志是让智障学生融入社会,重新扬起生活风帆,真正做到了“有尊严地生活”,“共享蓝天白云”。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尊严是对人的身份、地位的认同,即人的权利被尊重,包含“自尊”(自我尊重)与“他尊”(他人与社会尊重)。对一般公民而言,实现人的尊严相对容易些,而对于智障人而言则比较难。智障人理应获得公平机会,同享人类尊严。之所以“难”,主要在于要提升智障人个体的自信心、做到自尊自爱太不易,而要扭转他人与社会对智障人的歧视、偏见则更难。刘佳芬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生存与发展,并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的理念,恰恰在这两方面做出了非凡的努力:首先,尊重智障儿童的“平等、尊严”诉求,努力让他们做到自尊、自爱、自信、自立。为此,刘佳芬将恒爱、自强、有为的理念贯穿于特教全过程,尊重智障儿童的人格,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让他们体会到健康成长、读书、工作的快乐,以增强自尊感。其次,千万百计帮智障儿童掌握工作基本技能,做到“学有所能,学有所长”,力求自立自强、融入回归社会。刘佳芬借助走出“学校围墙”、“放鸟归林”的大胆行动,把学生带出去,让他们走进社区、走向真实的场景,从而冲破人们对待智障孩子的“观念围墙”。这一方面有利于树立智障儿童的自信感,另一方面也用实际行动扭转他人与社会的歧视、偏见。刘佳芬说:“光有爱远远不够,要让孩子们能自食其力,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要为学生赢得长久的尊重,而不是同情”。她让每一个智障孩子走向社会,享受与普通公民一样的尊严,就像“每一滴水都汇入大海,每一片绿叶都融入森林”,真正做到了尊严恒在。

  之所以说刘佳芬教育思想构成了可贵的特教“中国样本”,还因为她具有中国式仁爱及宁波爱心城市的特色。“恒爱”特教理论的诞生并非偶然。一方水土孕育一种理论,宁波“爱心之城”熏陶、孕育、催生了这一理论。刘佳芬凭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情怀和女性特有的慈爱,用爱精心浇灌迟开的花朵,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孩子。在她的关怀与呵护下,聋哑学生实现100%就业,智障学生融入社会,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与大家“共享蓝天白云”。刘佳芬特教理论体现了无私的“师爱”。没有这种“师爱”,就没有教育,更不会有特殊教育。师爱是伟大、神圣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冰心也说:“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恒爱”特教理论的特点是:恒爱如春,以春天养育万物般的温暖,恒爱如春”,恒爱每一天,恒爱每一个孩子。

  (注: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编辑:郭静】

特教中国样本评论之:可贵的世界特教“中国样本”

稿源: 人民网浙江频道 2012-06-07 09:10:19

  两年前的9月,在日本长崎举行的第48次特殊教育国际交流会上,来自中国宁波的刘佳芬,代表中国在2000多位各国专家前作了以中国特殊教育社区化为主题的报告,引起轰动,专家们惊叹:“在很多发达国家做不到的事情,中国做到了!”(5月28日中国宁波网)

  20年来,“刘佳芬教育思想”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升华、形成,构成了可贵的世界特教“中国样本”。这一富有时代感的创新理论,为世界特教理论作出了宁波人的独特贡献。宁波高校及研究机构拥有众多学科,从未出现过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思想、学派。而这一成就,在具有无私师爱的达敏学校校长刘佳芬手里得以实现!

  之所以说刘佳芬教育思想构成了可贵的特教“中国样本”,是因为她已具有了国际影响。第48次特殊教育国际交流会上,刘佳芬饱含深情地作了《弱智学校课堂教学社区化的实践与研究》的演讲。会议主席破例将她的发言时间从20分钟延长至50分钟。筑波大学园山繁树教授连连感慨:“日本做不到的事情,在中国做到了,还做得这么好!”因为刘佳芬的这次发言,国际上很多特殊教育领域的专家开始知道中国宁波有所达敏学校。2011年6月22日,融合教育国际论坛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宁波举行。这样一个很专业的国际论坛不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是在宁波举行,说明了刘佳芬教育思想作为特殊教育的“中国样本”,已得到国际特殊教育学界的承认。

  之所以说刘佳芬教育思想构成了可贵的特教“中国样本”,还因为她具有独特的内涵,对世界特教理论是一大发展与推进。世界特教理论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若干较成熟的理论分支、流派,如:美国学者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针对隔离式教育而提出的“回归主流”(即使残疾儿童摆脱人为隔离回到正常儿童中间,共同学习与生活)、“融合教育”(让其融入正常学生的班级、学校、社区环境)、“最少限制环境”(即通过创造最少限制的环境保证残疾儿童尽可能地回归主流)、“个别化教育方案”(指向每个残疾儿童,即要求每个儿童都应有自己的专门的教育方案)、“医教结合”(教育、训练、医疗和康复相结合)等理论或学派。而特教理论“宁波学派”独辟蹊径,形成了植根于爱的“恒爱”特教理论。其内涵是:以“恒爱”为底色;实施“生活核心教育”、“生存教育”的教改模式;包括“重度智障学生学会自理生活,中度智障学生学会适应社会,轻度智障学生学会自食其力”的分层教育理念;特教社区融合教育模式及社区支持性教育理念,创建了“全社会支持特教”的平台——达敏学校教育协作理事会,被国内外专家称为“放眼世界实属唯一”;形成了生活核心课程、生涯教育课程、支持性教育课程的系统教材,等等。因此,专家认为这一成果“对丰富世界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有非常大的贡献”。

  之所以说刘佳芬教育思想构成了可贵的特教“中国样本”,因为它是获得实践成功、社会肯定的理论。成功的标志是让智障学生融入社会,重新扬起生活风帆,真正做到了“有尊严地生活”,“共享蓝天白云”。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尊严是对人的身份、地位的认同,即人的权利被尊重,包含“自尊”(自我尊重)与“他尊”(他人与社会尊重)。对一般公民而言,实现人的尊严相对容易些,而对于智障人而言则比较难。智障人理应获得公平机会,同享人类尊严。之所以“难”,主要在于要提升智障人个体的自信心、做到自尊自爱太不易,而要扭转他人与社会对智障人的歧视、偏见则更难。刘佳芬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生存与发展,并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的理念,恰恰在这两方面做出了非凡的努力:首先,尊重智障儿童的“平等、尊严”诉求,努力让他们做到自尊、自爱、自信、自立。为此,刘佳芬将恒爱、自强、有为的理念贯穿于特教全过程,尊重智障儿童的人格,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让他们体会到健康成长、读书、工作的快乐,以增强自尊感。其次,千万百计帮智障儿童掌握工作基本技能,做到“学有所能,学有所长”,力求自立自强、融入回归社会。刘佳芬借助走出“学校围墙”、“放鸟归林”的大胆行动,把学生带出去,让他们走进社区、走向真实的场景,从而冲破人们对待智障孩子的“观念围墙”。这一方面有利于树立智障儿童的自信感,另一方面也用实际行动扭转他人与社会的歧视、偏见。刘佳芬说:“光有爱远远不够,要让孩子们能自食其力,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要为学生赢得长久的尊重,而不是同情”。她让每一个智障孩子走向社会,享受与普通公民一样的尊严,就像“每一滴水都汇入大海,每一片绿叶都融入森林”,真正做到了尊严恒在。

  之所以说刘佳芬教育思想构成了可贵的特教“中国样本”,还因为她具有中国式仁爱及宁波爱心城市的特色。“恒爱”特教理论的诞生并非偶然。一方水土孕育一种理论,宁波“爱心之城”熏陶、孕育、催生了这一理论。刘佳芬凭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情怀和女性特有的慈爱,用爱精心浇灌迟开的花朵,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孩子。在她的关怀与呵护下,聋哑学生实现100%就业,智障学生融入社会,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与大家“共享蓝天白云”。刘佳芬特教理论体现了无私的“师爱”。没有这种“师爱”,就没有教育,更不会有特殊教育。师爱是伟大、神圣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冰心也说:“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恒爱”特教理论的特点是:恒爱如春,以春天养育万物般的温暖,恒爱如春”,恒爱每一天,恒爱每一个孩子。

  (注: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编辑: 郭静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