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28日讯义乌,一座没有围墙的市场。
201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简称《方案》),义乌正式成为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
这意味着在转变国际贸易发展方式上,义乌拥有了先行先试权。作为县级市的义乌,即将拥有整套设区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至此,义乌有了新名称——义乌试点。这是浙江第一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也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之后的第十个国家级新区。
作为中国特色的一个现代商业文明样本,义乌模式或将再续传奇。
试点改革让义乌“华丽转身”
义乌试点的批复,让在电脑前看到消息的丝巾商人杨宗福隐隐有了期待。
人工工资不断看涨,眼看着低附加值的丝巾利润越来越薄,和杨宗福一样的诸多义乌商人期望能有一些政策性的改变来帮助小商人们的成长。
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日用工业品批发业的典型代表和龙头,义乌小商品市场引领全国专业市场发展。统计显示,全国有20多万家中小企业为义乌市场直接供货,带动产业工人就业超过1000万。
但义乌市场发展至今,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露。例如,2010年,入境义乌的外籍人员已达42万余人次,这些人违犯中国法律怎么管?子女想上学去哪里?虽然义乌被很多人称为“中国权力最大县”,但在现行行政体制下,县级市的众多外事审批权限都受到制约。
另一方面,义乌市场的特有优势正在逐渐淡化。作为专业市场的先行者,义乌不仅输出商品,而且输出商业模式。“义乌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国内中西部地区甚至海外的中东、迪拜等地批量复制。如何实现市场转型、“以质取胜”?毋庸置疑,以义乌的一己之力想要争取政策、实现创新,难度很大。
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姚作汀说,率先发展的浙江,在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探索中,也率先碰到了一些体制机制性问题,最需要率先进行改革突破。
为此,义乌很早就在规划,浙江很早就在努力……一轮轮的沟通、谈判、协商……省委省政府致力要为义乌的发展打出一条新的通道。
扩权、放权,义乌“权力升格”
2011年5月6日,“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动员大会开幕,几乎全国所有的主流媒体记者都到场了。义乌试点“试什么”、“怎么试”,大家最关注。
省委书记赵洪祝明确指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将对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探索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当年8月23日,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与义乌市人民政府签署《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合作共建框架协议书》,在义乌率先扛起“先行先试”这面大旗。
从这天起,义乌“权力升格”:企业可在义乌冠名“浙江”;如果组建一家集团公司,母公司注册资本只需1000万元,子公司的数量也由原先的5个放宽到3个;“专利当本钱”的比例最高70%,全国最高……这些条款为全国首例。
据统计,“义乌试点”获批后,省工商局等4家省级部门以及10家金融机构与义乌建立合作共建关系,8家省级部门出台了支持开展义乌改革试点的意见政策,相继予以义乌扩权、放权,与义乌共同探索义乌的未来模式。
这是义乌的机会,也是全浙江的机会
一年的时间,转瞬即逝,但“义乌试点”的轮廓已渐渐清晰。
按照构想,义乌试点的核心任务是,立足于实现国际贸易由规模数量向质量效益转变,将现在的国内小商品集散地,升级为国际最大的采购基地之一。
届时,义乌将和纽约、迪拜、巴黎、伦敦、香港、米兰、东京、洛杉矶这8座世界级的购物天堂比肩。
“城市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也是特色的竞争。”在今年的义乌第十三次党代会上,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黄志平说,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新机遇下,义乌要以建设“两区六城”为战略目标,而这也被视为“义乌试点”的一个短期目标。所谓“两区”,就是“商贸特区”、“市场新区”。
建设“商贸特区”是要对国家推出的一些重大改革开放政策措施先行先试;对涉及国际贸易领域有关专项改革先行先试;对符合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需要试点探索的制度设计先行先试;对促进义乌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为全国作出示范的体制创新先行先试。
“市场新区”则是按照市场发展理念新、形态新、业态新、功能新的要求,加快推进市场转型升级,努力建设多产业联动、多业态融合的“市场新区”。
姚作汀说,成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浙江在转变国际贸易发展方式上就拥有了先行先试权,不仅能够在国际分工中发挥独特作用,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而且有利于带动区域联动、推动内外贸共同发展。
这不仅仅是义乌的机会,更是全浙江的机会。
“义乌试点”大事记
2011年3月,国务院批准《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
2011年5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等国家16个部委和浙江省政府在义乌召开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动员大会,对义乌改革试点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义乌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2011年6月,义乌国际生产资料市场举行奠基仪式。根据规划,义乌国际生产资料市场项目整体区块规划占地12.98平方公里,建设周期10年,总投资达125亿元。
2011年10月,年设计作业量50万标箱的“义乌港”一期建成投入使用。
2012年1月,义乌市国际贸易服务中心运行,该中心将公安、人力社保、国安、工商、外侨、商务、民航等7个部门的98项涉外服务内容汇集到一个平台,首创了“政务超市”的模式。
2012年1月,义乌市工业园区二期、义乌机场国际航站楼、小商品国内物流中心以及经济开发区总部经济区(A组团)四项工程开工,义乌货站到甬金高速连接线工程通车。
2012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推进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内容包括建立“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建设国家级小商品国际贸易区及发展进口和转口贸易等18项内容。
2012年5月,义乌经济开发区已升格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一座没有围墙的市场 浙江义乌模式再续传奇
稿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2012-05-28 08:41:07
浙江在线05月28日讯义乌,一座没有围墙的市场。
201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简称《方案》),义乌正式成为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
这意味着在转变国际贸易发展方式上,义乌拥有了先行先试权。作为县级市的义乌,即将拥有整套设区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至此,义乌有了新名称——义乌试点。这是浙江第一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也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之后的第十个国家级新区。
作为中国特色的一个现代商业文明样本,义乌模式或将再续传奇。
试点改革让义乌“华丽转身”
义乌试点的批复,让在电脑前看到消息的丝巾商人杨宗福隐隐有了期待。
人工工资不断看涨,眼看着低附加值的丝巾利润越来越薄,和杨宗福一样的诸多义乌商人期望能有一些政策性的改变来帮助小商人们的成长。
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日用工业品批发业的典型代表和龙头,义乌小商品市场引领全国专业市场发展。统计显示,全国有20多万家中小企业为义乌市场直接供货,带动产业工人就业超过1000万。
但义乌市场发展至今,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露。例如,2010年,入境义乌的外籍人员已达42万余人次,这些人违犯中国法律怎么管?子女想上学去哪里?虽然义乌被很多人称为“中国权力最大县”,但在现行行政体制下,县级市的众多外事审批权限都受到制约。
另一方面,义乌市场的特有优势正在逐渐淡化。作为专业市场的先行者,义乌不仅输出商品,而且输出商业模式。“义乌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国内中西部地区甚至海外的中东、迪拜等地批量复制。如何实现市场转型、“以质取胜”?毋庸置疑,以义乌的一己之力想要争取政策、实现创新,难度很大。
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姚作汀说,率先发展的浙江,在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探索中,也率先碰到了一些体制机制性问题,最需要率先进行改革突破。
为此,义乌很早就在规划,浙江很早就在努力……一轮轮的沟通、谈判、协商……省委省政府致力要为义乌的发展打出一条新的通道。
扩权、放权,义乌“权力升格”
2011年5月6日,“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动员大会开幕,几乎全国所有的主流媒体记者都到场了。义乌试点“试什么”、“怎么试”,大家最关注。
省委书记赵洪祝明确指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将对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探索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当年8月23日,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与义乌市人民政府签署《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合作共建框架协议书》,在义乌率先扛起“先行先试”这面大旗。
从这天起,义乌“权力升格”:企业可在义乌冠名“浙江”;如果组建一家集团公司,母公司注册资本只需1000万元,子公司的数量也由原先的5个放宽到3个;“专利当本钱”的比例最高70%,全国最高……这些条款为全国首例。
据统计,“义乌试点”获批后,省工商局等4家省级部门以及10家金融机构与义乌建立合作共建关系,8家省级部门出台了支持开展义乌改革试点的意见政策,相继予以义乌扩权、放权,与义乌共同探索义乌的未来模式。
这是义乌的机会,也是全浙江的机会
一年的时间,转瞬即逝,但“义乌试点”的轮廓已渐渐清晰。
按照构想,义乌试点的核心任务是,立足于实现国际贸易由规模数量向质量效益转变,将现在的国内小商品集散地,升级为国际最大的采购基地之一。
届时,义乌将和纽约、迪拜、巴黎、伦敦、香港、米兰、东京、洛杉矶这8座世界级的购物天堂比肩。
“城市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也是特色的竞争。”在今年的义乌第十三次党代会上,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黄志平说,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新机遇下,义乌要以建设“两区六城”为战略目标,而这也被视为“义乌试点”的一个短期目标。所谓“两区”,就是“商贸特区”、“市场新区”。
建设“商贸特区”是要对国家推出的一些重大改革开放政策措施先行先试;对涉及国际贸易领域有关专项改革先行先试;对符合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需要试点探索的制度设计先行先试;对促进义乌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为全国作出示范的体制创新先行先试。
“市场新区”则是按照市场发展理念新、形态新、业态新、功能新的要求,加快推进市场转型升级,努力建设多产业联动、多业态融合的“市场新区”。
姚作汀说,成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浙江在转变国际贸易发展方式上就拥有了先行先试权,不仅能够在国际分工中发挥独特作用,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而且有利于带动区域联动、推动内外贸共同发展。
这不仅仅是义乌的机会,更是全浙江的机会。
“义乌试点”大事记
2011年3月,国务院批准《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
2011年5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等国家16个部委和浙江省政府在义乌召开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动员大会,对义乌改革试点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义乌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2011年6月,义乌国际生产资料市场举行奠基仪式。根据规划,义乌国际生产资料市场项目整体区块规划占地12.98平方公里,建设周期10年,总投资达125亿元。
2011年10月,年设计作业量50万标箱的“义乌港”一期建成投入使用。
2012年1月,义乌市国际贸易服务中心运行,该中心将公安、人力社保、国安、工商、外侨、商务、民航等7个部门的98项涉外服务内容汇集到一个平台,首创了“政务超市”的模式。
2012年1月,义乌市工业园区二期、义乌机场国际航站楼、小商品国内物流中心以及经济开发区总部经济区(A组团)四项工程开工,义乌货站到甬金高速连接线工程通车。
2012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推进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内容包括建立“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建设国家级小商品国际贸易区及发展进口和转口贸易等18项内容。
2012年5月,义乌经济开发区已升格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