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来自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汇聚义乌,进行展示和销售。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温州米塑。 宋健浩 摄
浙江日报讯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省委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把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作为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内容,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方面,率领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着力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通过《关于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定》,从浙江科学发展新要求、文化发展新趋势、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落实中央对浙江提出“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切实担负起为文化强国建设先行探索重大责任的新高度,对加快推动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五年来的文化建设,为我省在巩固文化大省建设成果基础上,以更高层次、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主要成就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浙江文化快速发展的五年。省委率领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在文化惠民上办实事,在提升管理上闯新路,在加强建设上谋新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入人心
五年来,省委始终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将其贯穿于理论武装、思想道德建设、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新闻宣传、科教文卫、文艺出版、科普普法等各项工作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入人心。
第一,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不断拓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引导党员、干部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科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索和运用报刊、广播、电视、出版等媒体以及“社科普及周”、“人文大讲堂”等社科品牌,推动科学理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和运用。大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第二,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生动实践,联系干部群众思想实际,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扎实开展形势、政策、国情、革命传统、改革开放、国防等各种主题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坚定广大干部群众的理想信念。
第三,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浙江精神。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开展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大力弘扬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干部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以思想不断解放推动事业持续发展。
第四,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大讨论活动。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以“我们的价值观”为主题,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大讨论活动,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浙江特点的准确、简明、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形成社会普遍认同、共同遵循、具体可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将其内化为自觉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第五,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讲文明树新风、精神文明创建、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网络文明创建、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等活动,积极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春泥计划”,着力完善学校德育体系。着力开展政风、行风建设,打造“信用浙江”、“法治浙江”,深入开展科普教育、反腐倡廉教育、廉政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五年来,省委高度重视保障人民群众根本文化权益。我省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优秀作品不断涌现,重大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蓬勃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传输手段不断改进,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
五年来,全省各级财政显著加大了对文化的扶持力度,文化投入逐年提高,每年文化事业费总量仅次于广东,稳居全国第二。“十一五”期间,全省已建和在建县级以上文化广场、文化中心300余个,建成了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浙江美术馆、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等一批标志性重点文化设施。“十一五”期末,全省城市中每10万人拥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达0.95个,全省共有全国文化先进县27个,省级文化先进县42个,“浙江东海文化明珠”乡镇545个,省级文化示范村(社区)431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实现全覆盖,村级文化活动室的覆盖率达到85%。“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农村,基层服务站点达4万余个,其中乡镇覆盖率达100%,村覆盖率98.5%。目前,我省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优化配置、布局合理的城乡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格局。
与此同时,我省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投入和管理体制,从创新服务机制、增加服务手段、完善服务网络等方面入手,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不断完善和充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涵,不断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重点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文化需求,保证财政投入向基层和弱势群体倾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从而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有效地改善了文化民生。
(三)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五年来,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政策、机制等进一步完善,服务保障明显加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我省文化产业规模持续较快增长、布局不断优化、发展层次不断提升、集群和多元投资格局逐步形成,“走出去”步伐显著加快,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十一五”时期,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0%,高出同期GDP现价增幅3.4个百分点。2010年,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首次跨过千亿元大关,达1056.09亿元。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3.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目前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仅次于京沪粤,居全国第四位。我省新闻出版、影视服务、数字内容与动漫、文化旅游、文化会展和文化产品制造等已经逐步确立了在全国的优势。2010年我省新闻出版业主营业务收入228.3亿元,利润总额21.3亿元,分别居全国第二位与第一位;电视剧产量,仅次于北京,居全国第二位;动画片产量,仅次于江苏,居全国第二位,其中杭州市动画片产量居全国城市第一位;电影票房收入居全国第五位。
我省文化企业发展迅猛,形成了国有文化企业存量和民营文化企业增量资源共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局面。按照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产业化发展、企业化管理的要求,国有文化资源进一步得到了优化配置,竞争力显著增强,国有文化企业集团已经成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民营文化企业成长迅速,已成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力军。目前全省共有规模以上民营文化企业4万余家,投资总规模逾1300亿元。我省涌现出了横店、宋城、华策影视、中南卡通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民营文化龙头企业;我国资本市场上的“电影第一股”、“演艺第一股”和“电视剧第一股”的华谊兄弟、宋城集团、华策影视都出自浙江。
与此同时,我省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全省各地涌现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70多个,吸引了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集中了软件、工业设计、广告、传媒、艺术品创作和交易等优势产业。产业集聚发展态势的快速形成,对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示范和带动效应不断扩大,为我省加快实施文化产业发展“122”工程,着力培育100家重点文化企业、20个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助推20家文化企业上市,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开展文化大省建设以来,尤其是被确定为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以来,我省紧紧围绕以改革促发展这一主题,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积极稳妥、扎实有序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我省文化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宏观层面,“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宏观管理体制日益完善,政府职能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步伐进一步加快。在微观层面,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深化,用人、分配、社会保障等内部体制不断完善,机构活力、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对新闻媒体、出版单位进行制播分离、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两分开等改革;对文体场馆实行企业化运作、转企改制、委托管理等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释放了文化发展的活力。
经验启示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我省文化建设全面加快推进,文化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人民群众巨大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我省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五年来我省文化建设的历程,我们可以得到许多重要的经验启示。
(一)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基本前提
着眼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根本文化权利,是五年来我省繁荣发展文化始终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正是因为坚持了这条原则,充分地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我省显著地增强了先进文化凝聚力、公共文化服务力、文化产业竞争力、文化发展创新力、区域文化影响力和文化人才队伍支撑力,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浙江特点的文化建设新路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
实践表明,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实现人民群众丰富精神生活的热切愿望,是“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核心理念的鲜明体现,也是繁荣发展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群众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成果的享受者。文化创造和发展最深刻的根源,蕴藏于人民群众之中。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主人、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主体,理所当然地应当享用创造的成果和利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当然也包括为人民群众谋精神文化的利益。
(二)文化建设任务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任务相适应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省委文化建设任务的提出和定位,总是对应于我省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并将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始终适应于浙江重大发展战略任务的需要。我省文化建设思路和目标,也总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的提升而不断提升。
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全面部署。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推进“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2008年6月省委出台了《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在新的时代起点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上,把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作为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创新”总战略的重要内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方面,对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做出了新的战略布局。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浙江经济发展进入加速转型期,社会建设进入整体推进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突破期,文化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基本现代化中的作用更加凸显。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作出了《关于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定》,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对加快推动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作出了全面布局和部署,以更高层次、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进文化建设。
从中可以看到,文化建设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适应,必须根据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变化,及时地调整和创新文化发展战略。
(三)推动文化发展必须抓住文化体制改革这一关键环节
五年来,我省之所以在加强文化建设、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紧紧抓住了文化体制改革这一关键环节。
在世纪之交,省委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也正是为了实施这一战略举措,省委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任务。在此后省委制定的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政策文件中,改革的任务总是被当作文化发展的动力再三地提出。从2000年《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01-2020年)》、2005年《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到2008年《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以及2011年省委《关于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定》,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可以说,浙江文化建设的每一个新阶段,都对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而文化体制改革的每一步新进展,都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实践表明,文化建设任务的提出和实施,必须与文化体制改革任务的提出和实施相伴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体制改革有其内在规律,只有顺应规律,才能打破僵化体制的束缚,重构文化发展新方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四)推动文化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作用
五年来我省文化建设的推进,总是与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作用分不开的。
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我省明确界定公共财政投入范围,增加对公共文化领域投入的前提下,把市场机制、社会力量引入公共文化领域,把政府与市场各自的优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从传统的单中心提供模式向多中心、多层次、协同合作的提供模式转变。
在我省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和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则具体体现为:政府制定产业规划与政策,构建公共平台,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人才、资金、技术和其他文化要素的优化配置;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提供政策支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途径,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吸引社会资本发展文化产业。
实践表明,今天的文化建设必须改变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做法,引入市场机制、社会力量,把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政府与市场、社会的互动互补,从而提高文化发展效率。
今后五年,是我省全面小康社会完全建成并向基本现代化更深入推进的关键阶段,是我省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的新发展阶段。这就要求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以新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以更高层次、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布局我省文化发展。
随着我省进入基本现代化更深入推进的关键阶段,劳动者的素质,包括敬业、惜时、遵章守纪、诚信等道德规范以及知识、审美水平、能力水平等公民文明素质,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作用将迅速上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明显。顺应新发展阶段的特点,全面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审美等素质,尤其是通过学习、讨论、提炼、普及、践行价值观,凝聚人心,达成思想共识,形成共同文化认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正确的善恶标准,从而为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深厚思想文化根基,将成为浙江今后五年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一项突出任务。
随着我省进入人均GDP9000美元后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城乡结构、消费结构变化显著加快,文化消费将进入大幅跃升阶段,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呈现出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特点,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对文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我省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扩大和改进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加强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扩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进一步保障公民文化权利;要求我省着力构建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培育,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不断创造新的文化品种、样式、载体和风格,催生新的文化业态,生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今后五年,我省将在巩固文化大省建设成果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等“三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文明素质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等“八项工程”,重点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公民道德养成计划、文艺精品打造计划、网络文化和现代媒体建设计划、重大文化设施建设计划、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提升计划、文化遗产传承计划、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对外文化拓展计划、文化名家造就计划等“十大计划”。我省将以更高层次、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更加全面发展,推动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推动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努力把浙江建设成为人文精神高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氛围浓郁、文化形象鲜明的文化强省。
(执笔: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主任陈立旭)
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 浙江文化建设辉煌五年
稿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2012-05-23 08:33:40
4月29日,来自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汇聚义乌,进行展示和销售。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温州米塑。 宋健浩 摄
浙江日报讯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省委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把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作为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内容,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方面,率领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着力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通过《关于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定》,从浙江科学发展新要求、文化发展新趋势、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落实中央对浙江提出“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切实担负起为文化强国建设先行探索重大责任的新高度,对加快推动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五年来的文化建设,为我省在巩固文化大省建设成果基础上,以更高层次、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主要成就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浙江文化快速发展的五年。省委率领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在文化惠民上办实事,在提升管理上闯新路,在加强建设上谋新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入人心
五年来,省委始终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将其贯穿于理论武装、思想道德建设、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新闻宣传、科教文卫、文艺出版、科普普法等各项工作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入人心。
第一,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不断拓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引导党员、干部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科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索和运用报刊、广播、电视、出版等媒体以及“社科普及周”、“人文大讲堂”等社科品牌,推动科学理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和运用。大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第二,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生动实践,联系干部群众思想实际,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扎实开展形势、政策、国情、革命传统、改革开放、国防等各种主题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坚定广大干部群众的理想信念。
第三,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浙江精神。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开展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大力弘扬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干部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以思想不断解放推动事业持续发展。
第四,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大讨论活动。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以“我们的价值观”为主题,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大讨论活动,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浙江特点的准确、简明、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形成社会普遍认同、共同遵循、具体可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将其内化为自觉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第五,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讲文明树新风、精神文明创建、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网络文明创建、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等活动,积极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春泥计划”,着力完善学校德育体系。着力开展政风、行风建设,打造“信用浙江”、“法治浙江”,深入开展科普教育、反腐倡廉教育、廉政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五年来,省委高度重视保障人民群众根本文化权益。我省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优秀作品不断涌现,重大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蓬勃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传输手段不断改进,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
五年来,全省各级财政显著加大了对文化的扶持力度,文化投入逐年提高,每年文化事业费总量仅次于广东,稳居全国第二。“十一五”期间,全省已建和在建县级以上文化广场、文化中心300余个,建成了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浙江美术馆、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等一批标志性重点文化设施。“十一五”期末,全省城市中每10万人拥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达0.95个,全省共有全国文化先进县27个,省级文化先进县42个,“浙江东海文化明珠”乡镇545个,省级文化示范村(社区)431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实现全覆盖,村级文化活动室的覆盖率达到85%。“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农村,基层服务站点达4万余个,其中乡镇覆盖率达100%,村覆盖率98.5%。目前,我省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优化配置、布局合理的城乡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格局。
与此同时,我省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投入和管理体制,从创新服务机制、增加服务手段、完善服务网络等方面入手,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不断完善和充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涵,不断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重点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文化需求,保证财政投入向基层和弱势群体倾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从而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有效地改善了文化民生。
(三)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五年来,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政策、机制等进一步完善,服务保障明显加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我省文化产业规模持续较快增长、布局不断优化、发展层次不断提升、集群和多元投资格局逐步形成,“走出去”步伐显著加快,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十一五”时期,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0%,高出同期GDP现价增幅3.4个百分点。2010年,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首次跨过千亿元大关,达1056.09亿元。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3.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目前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仅次于京沪粤,居全国第四位。我省新闻出版、影视服务、数字内容与动漫、文化旅游、文化会展和文化产品制造等已经逐步确立了在全国的优势。2010年我省新闻出版业主营业务收入228.3亿元,利润总额21.3亿元,分别居全国第二位与第一位;电视剧产量,仅次于北京,居全国第二位;动画片产量,仅次于江苏,居全国第二位,其中杭州市动画片产量居全国城市第一位;电影票房收入居全国第五位。
我省文化企业发展迅猛,形成了国有文化企业存量和民营文化企业增量资源共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局面。按照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产业化发展、企业化管理的要求,国有文化资源进一步得到了优化配置,竞争力显著增强,国有文化企业集团已经成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民营文化企业成长迅速,已成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力军。目前全省共有规模以上民营文化企业4万余家,投资总规模逾1300亿元。我省涌现出了横店、宋城、华策影视、中南卡通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民营文化龙头企业;我国资本市场上的“电影第一股”、“演艺第一股”和“电视剧第一股”的华谊兄弟、宋城集团、华策影视都出自浙江。
与此同时,我省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全省各地涌现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70多个,吸引了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集中了软件、工业设计、广告、传媒、艺术品创作和交易等优势产业。产业集聚发展态势的快速形成,对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示范和带动效应不断扩大,为我省加快实施文化产业发展“122”工程,着力培育100家重点文化企业、20个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助推20家文化企业上市,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开展文化大省建设以来,尤其是被确定为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以来,我省紧紧围绕以改革促发展这一主题,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积极稳妥、扎实有序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我省文化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宏观层面,“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宏观管理体制日益完善,政府职能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步伐进一步加快。在微观层面,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深化,用人、分配、社会保障等内部体制不断完善,机构活力、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对新闻媒体、出版单位进行制播分离、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两分开等改革;对文体场馆实行企业化运作、转企改制、委托管理等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释放了文化发展的活力。
经验启示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我省文化建设全面加快推进,文化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人民群众巨大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我省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五年来我省文化建设的历程,我们可以得到许多重要的经验启示。
(一)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基本前提
着眼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根本文化权利,是五年来我省繁荣发展文化始终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正是因为坚持了这条原则,充分地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我省显著地增强了先进文化凝聚力、公共文化服务力、文化产业竞争力、文化发展创新力、区域文化影响力和文化人才队伍支撑力,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浙江特点的文化建设新路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
实践表明,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实现人民群众丰富精神生活的热切愿望,是“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核心理念的鲜明体现,也是繁荣发展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群众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成果的享受者。文化创造和发展最深刻的根源,蕴藏于人民群众之中。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主人、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主体,理所当然地应当享用创造的成果和利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当然也包括为人民群众谋精神文化的利益。
(二)文化建设任务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任务相适应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省委文化建设任务的提出和定位,总是对应于我省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并将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始终适应于浙江重大发展战略任务的需要。我省文化建设思路和目标,也总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的提升而不断提升。
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全面部署。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推进“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2008年6月省委出台了《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在新的时代起点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上,把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作为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创新”总战略的重要内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方面,对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做出了新的战略布局。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浙江经济发展进入加速转型期,社会建设进入整体推进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突破期,文化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基本现代化中的作用更加凸显。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作出了《关于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定》,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对加快推动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作出了全面布局和部署,以更高层次、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进文化建设。
从中可以看到,文化建设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适应,必须根据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变化,及时地调整和创新文化发展战略。
(三)推动文化发展必须抓住文化体制改革这一关键环节
五年来,我省之所以在加强文化建设、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紧紧抓住了文化体制改革这一关键环节。
在世纪之交,省委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也正是为了实施这一战略举措,省委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任务。在此后省委制定的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政策文件中,改革的任务总是被当作文化发展的动力再三地提出。从2000年《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01-2020年)》、2005年《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到2008年《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以及2011年省委《关于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定》,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可以说,浙江文化建设的每一个新阶段,都对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而文化体制改革的每一步新进展,都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实践表明,文化建设任务的提出和实施,必须与文化体制改革任务的提出和实施相伴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体制改革有其内在规律,只有顺应规律,才能打破僵化体制的束缚,重构文化发展新方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四)推动文化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作用
五年来我省文化建设的推进,总是与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作用分不开的。
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我省明确界定公共财政投入范围,增加对公共文化领域投入的前提下,把市场机制、社会力量引入公共文化领域,把政府与市场各自的优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从传统的单中心提供模式向多中心、多层次、协同合作的提供模式转变。
在我省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和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则具体体现为:政府制定产业规划与政策,构建公共平台,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人才、资金、技术和其他文化要素的优化配置;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提供政策支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途径,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吸引社会资本发展文化产业。
实践表明,今天的文化建设必须改变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做法,引入市场机制、社会力量,把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政府与市场、社会的互动互补,从而提高文化发展效率。
今后五年,是我省全面小康社会完全建成并向基本现代化更深入推进的关键阶段,是我省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的新发展阶段。这就要求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以新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以更高层次、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布局我省文化发展。
随着我省进入基本现代化更深入推进的关键阶段,劳动者的素质,包括敬业、惜时、遵章守纪、诚信等道德规范以及知识、审美水平、能力水平等公民文明素质,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作用将迅速上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明显。顺应新发展阶段的特点,全面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审美等素质,尤其是通过学习、讨论、提炼、普及、践行价值观,凝聚人心,达成思想共识,形成共同文化认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正确的善恶标准,从而为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深厚思想文化根基,将成为浙江今后五年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一项突出任务。
随着我省进入人均GDP9000美元后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城乡结构、消费结构变化显著加快,文化消费将进入大幅跃升阶段,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呈现出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特点,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对文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我省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扩大和改进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加强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扩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进一步保障公民文化权利;要求我省着力构建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培育,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不断创造新的文化品种、样式、载体和风格,催生新的文化业态,生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今后五年,我省将在巩固文化大省建设成果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等“三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文明素质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等“八项工程”,重点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公民道德养成计划、文艺精品打造计划、网络文化和现代媒体建设计划、重大文化设施建设计划、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提升计划、文化遗产传承计划、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对外文化拓展计划、文化名家造就计划等“十大计划”。我省将以更高层次、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更加全面发展,推动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推动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努力把浙江建设成为人文精神高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氛围浓郁、文化形象鲜明的文化强省。
(执笔: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主任陈立旭)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