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专题 | 宁波新闻 | 宁网播报员 | 第一现场 | 对话
  [加入收藏夹] 新闻热线: 13777110707 QQ报料: 1234567 邮箱 news@cnnb.com.cn
新闻中心专题汇总首页 | 宁波动态 | 国内聚焦 | 国际纵横 | 社会热点 | 文化教育 | 科技财经 | 体坛风云 | 综艺娱乐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海丝精神”座谈会在宁波博物馆召开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2年05月16日 17:26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13777110707  重要报料本网付酬 浙江网通热线支持

  2012年4月24日,宁波博物馆、宁波大学浙东文化与海外华人研究院在宁波博物馆三楼会议室联合召开“海丝精神”座谈会,来自宁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宁波市社会科学院、宁波大学、浙江万里学院等单位的10余位与会专家,就“海上丝绸之路”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从多个方面发表了意见,为今后进一步提炼“海丝精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从“海上丝绸之路”的动因看“海丝精神”

  专家认为,中国既是一个大陆国家,也是一个海洋国家,沿海居民因为有着广阔的内陆腹地作为支撑,不像众多岛屿民族存在着不走向海洋就难以生存的问题,因此“海上丝绸之路”的产生、发展和繁荣不仅仅是由于生存拓展的需要,更集中体现了中国沿海地区先民强烈的发展意识引领,所以探索海洋、向往彼岸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并发展的主要精神动力。

  二、从包容、大公看“海丝精神”

  “海上丝绸之路”其本质上是多元文明之间的对话,包容、大公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独特精神品质。以广州、泉州等为代表的城市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纳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和建筑等外来文化,并将之与地域文化、中华文明融为一炉;以宁波等为代表的城市以大公的胸怀将佛教文化、茶文化、古籍典章等以无私而和平的方式对外输出,推动着其他国家与地区文明的繁荣与进步。玉米、番薯、花生、马铃薯、辣椒、向日葵、番茄等众多美洲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输入中国,沿海地区先民们主动吸纳,加以精心移植,实现了本土化栽培。因此,专家们认为,正是这样的和谐与共、包容大公的“海丝精神”,确保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欧洲人发现新航路后兴起的带有掠夺性、殖民性的西方海外拓展行为有着明显的本质区别。

  三、从开放、创新看“海丝精神”

  专家们都谈及了创新,一致认为开放、创新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价值,同时进一步认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创新从物质层面上来讲是造船、航海等技术创新和瓷器、茶叶等制作工艺的创新以及养蚕、缫丝、织绸技术的创新;从精神层面上来看则是观念的开放、敢为人先,正是这种观念的创新不断推动着技术、工艺的创新,并持续推动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四、从冒险开拓看“海丝精神”

  冒险开拓是包含陆上、海上“丝绸之路”所共同具有的精神特性,与会专家通过与“陆上丝绸之路”的对比,一致认为海洋的多变、未知远远大于陆上,因此走向海洋必须具有更为强烈的冒险开拓和大无畏精神,这也是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重中之重,而提炼“海丝精神”也必须将海洋及其巨大的风险包含在内,从而反衬出“海上丝绸之路”所具有的独特的大无畏精神。

  有些专家认为需要从中华文明兼具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这样一个多元一体的特质来阐述“海丝精神”,并突出强调“海上丝绸之路”之海洋这一独特的环境以及人与大海的关系上来把握和认知。还有专家则从国家海洋战略出发,强调“海丝精神”与当下的结合,开拓新的“海上丝绸之路”,弘扬“海丝精神”,发展海洋经济。

稿源: 中国宁波网  编辑: 刘夏妍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最新专题
宁波寻找第四位“最美姑娘”
“80”后补胎哥免费补胎
“礼在宁波”大讨论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热点排行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浙ICP备05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