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4月23日,北京车展媒体日。沃尔沃新车发布会音乐响起。虽然新晋的沃尔沃代言人林书豪没有出现,但发布会后的展台却依旧热闹非凡。所有的镜头都捕捉到了吉利汽车掌门人――李书福。依旧是一脸标志性的微笑出场,即便只停留了几个小时便匆匆离去,却不妨碍他成为车展的大热人物――根据百度车展热搜车界人物榜单,李书福已连续四天稳居榜首。
这个从浙江台州走出来的草根浙商,曾经被《华尔街日报》类比为亨利 福特。从一个乡镇企业老板到跨国公司掌门人,李书福的成长史,便是一部浙商走出去的发展史。
像天方夜谭一样的理想
简历上,李书福的故事是从1984年开始讲起的。那年,21岁的李书福担任了浙江台州石曲冰箱配件厂厂长,此后直至1992年,李书福都在台州做厂长。从冰箱配件厂长,到冰箱厂长,再到装潢材料厂长。
1993年,李书福收购了浙江临海一家摩托车厂,并率先研制成功四冲程踏板式发动机。不到一年时间,他的摩托车销量一直占据国内踏板车龙头地位,还出口美国、意大利等32个国家。在吉利工作十年的老员工杨开华回忆,造摩托车并不能满足她的老板,这家摩托车厂真正要造的,是汽车。
1997年,李书福买来几辆奔驰新车,供设计参考。又跑到一汽,把红旗的底盘、前后桥、冲压件、发动机、变速箱、仪表台都买来。1998年,第一辆吉利“豪情”轿车完成下线。
2001年,吉利获得轿车生产资格。此后,担任华泰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童志远(后加盟吉利)在某论坛上第一次见到李书福,李书福说“通用、福特10年、20年之内将会破产”。李书福的预言,引得童志远与台下的听众一起大笑。
李书福并不在乎这些笑声,他还表达了当时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一样的理想:福特有一天会想要出售沃尔沃,吉利要把沃尔沃买下来。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在外媒眼中,49岁的李书福性格突出,正是中国特色汽车制造新时代的合适代表人物。“当世界其他地方在问‘为什么’的时候,他却说‘为什么不’,”克莱斯勒前中国区总裁比尔 拉索说,“他就是西方一百年前的故事在当今中国的翻版”。
在同事眼中,李书福会大胆梦想,而把对执行的担忧留到以后。杨开华坦言,往往这些梦想就会成为现实。
2002年,李书福在浙江临海召开的一次公司中层干部会议上认真地说:“我们要去买沃尔沃,现在起就应该做准备了!”当时在座的全懵了,你要知道,此时吉利才刚刚拿到汽车生产许可证不久。
有人评价说李书福的血液里流淌着豪赌的因子,他手下的员工却这么认为,跟随一个有魄力的人做事,都愿意赌一把。
李书福“偏执”地要将吉利引向高端。其时,便宜的吉利在经历了几年的价格优势战后,面临了新的尴尬:不少人第一辆车买了吉利,第二辆就不会再买了。在这个日益追究品质的年代,“低端”是吉利埋下的祸根。
一心靠拢高端的李书福努力地在外观与内涵上扭转。首先就是自己。据说,曾经的李书福连30元以上的衬衣都舍不得穿,做西装一做就是十件,而且款式、颜色都一模一样。而今日的李书福讲究了,不仅开始穿一些新款的西装,颜色也多样化了。
更为重要的是,在车型和技术上都苦下了一番功夫的吉利,消费者对其仍然不太买账。为了品牌的高端,吉利一边是模仿秀,一边是收购战。事实上在收购沃尔沃之前,李书福已经有过一次海外收购。2008年,他收购了澳大利亚一家全球第二大独立自动变速器公司,这也是中国民营汽车公司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海外收购案。
时机到了。2008年12月1日,福特宣布出售沃尔沃轿车公司,并且标出了60亿美元的售价,约合人民币412.4亿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用这句话来形容李书福当时的心情,一点也不为过。这位汽车“偏执狂”准备得够久了。
“可以,I LOVE YOU”
在一次与沃尔沃工会谈判时,沃尔沃工会问:“你能不能用三个字形容你为什么比其他竞争者更好?”李书福说:“可以,I LOVE YOU。”从2002年李书福在公司内部称要收购沃尔沃,到2010年3月28日下午在瑞典签约,李书福终于圆梦。
然而,传回到国内总部的视频里,李书福的面目表情很难形容,那种严肃让每个人都感到陌生。“大家不要放松,签约那一刻,就是我们万里长征开始的那一刻。”李书福更为严肃的说道。
事后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只是拿到了通行证,现在到了开始攀登大山的时刻了。”
在签约之后的哥德堡新闻发布会上,李书福与瑞典以及沃尔沃有关高层分别站在三个高脚桌前,接受了国际媒体的采访。事后李书福回忆,正是这样站着回答坐着记者的提问,让他深深感受了国际化的另一面,所以在两天后的北京发布会上,他主动提出,所有高管必须站着回答问题。
北京发布会。在现场几百家媒体前,李书福极力展示出低调、严肃的神情,双臂交叉垂放在西服前。甚至刻意的把他惯有的不屑表情收敛,连微笑的尺度都似乎提前演练成标准化笑容。无数的记者涌到主席台前,闪光灯、快门声包围着他。希望捕捉到一副他开怀大笑的表情。但直到最后,媒体也没有捕捉到这个瞬间。
在此之前,从一出道造车,李书福都是镁光灯下的焦点,一次次看似疯癫的语言、略带嘲弄的表情,被媒体毫不留情地记录和放大,他曾经被刻画成口无遮拦的企业家,以及草根的代表等等。但这一次例外,媒体其实希望捕捉到一副李书福开怀大笑的表情。因为这时候的他是英雄,无数媒体疯狂追逐、争先恐后报道的英雄。而此时的英雄,却意外的低调。人们敏锐地感觉到,李书福不一样了,吉利不一样了,从发布会的布置就可见一斑:除了一个披满鲜花的发言台,整个大厅再无别的装饰。这才是沃尔沃豪华车的风格――低调、大气,迥异于吉利的惯有风格。
“放虎归山”的浙商智慧
并购后,许多人对这场“吉沃恋”并不看好――福特都经营不好沃尔沃,更何况吉利。
有瑞典媒体直接把问题抛给李书福:“在此之前,吉利并不出名,但沃尔沃已经知名全球,你们是否会拖累沃尔沃的品牌?”
“提升沃尔沃竞争力要让沃尔沃回归大自然,沃尔沃是一只老虎,要让他返回大自然恢复捕食的能力,要放虎归山。”李书福回答说,“沃尔沃将仍是一家独立的公司,继续保留在瑞典的管理团队,和一个新的董事会。我再次强调,吉利就是吉利,沃尔沃就是沃尔沃。吉利与沃尔沃是兄弟关系,不是父子关系。”
两年过去了,吉利“蛇吞象”的消化问题被证明并不存在。在中国内地,沃尔沃今年前四个月增长幅度接近25%。沃尔沃去年全球销量出现大幅度增长,尤其在德国和日本两大汽车王国的销量分别环比增长49%和50%,中国市场也达到了历史最高的36%。根据此前沃尔沃发布的中国战略,未来,中国市场将成为沃尔沃汽车仅次于瑞典本土的第二大市场,2015年前后,沃尔沃计划在中国高档车市场占20%的份额,在华年销量超过20万辆。李书福一步步向世人证明:沃尔沃这个品牌会在全球卖疯的。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沃尔沃汽车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斯蒂芬 雅各布声称,吉利收购沃尔沃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多元化企业合作和商业合作的范例。“在收购之初,很多人一直持怀疑态度,认为这是沃尔沃品牌结束的开始,但结果恰好相反,我们强调的是沃尔沃品牌重生的开始。成功收购后,我们对企业前景有着非常大的信心。”
同时,一直以低价策略取得竞争优势的吉利车,也已经转变了发展战略。“安全”取代“低价”,成为吉利车的新卖点。今年的北京车展吉利携27款整车产品、全系列动力总成及新能源、安全、动力总成三大主题公园等参展,全面展示了其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智能科技,成为今年北京车展自主品牌企业的一大亮点。
让吉利汽车跑遍全世界一直是李书福的梦想,“要做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汽车,中国轿车不是传说中的‘模仿秀’,是有尊严、有灵魂、有中国文化的产品。自有技术才是吉利的核心竞争力。”
李书福爱写诗。吉利的厂歌、厂进行曲和厂圆舞曲,歌词都是李书福亲自写的。也许正是诗人的激情让他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梦想。让李书福评价一下吉利汽车时,没有任何豪言壮语,他出人意料地说,“中国汽车工业曾经有吉利出现。”这不禁让人想起泰戈尔的名句: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鸟儿已经飞过。
创业创新闯天下 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浙江样本之八
稿源: 浙江日报 2012-05-14 17:36:27
浙江日报讯4月23日,北京车展媒体日。沃尔沃新车发布会音乐响起。虽然新晋的沃尔沃代言人林书豪没有出现,但发布会后的展台却依旧热闹非凡。所有的镜头都捕捉到了吉利汽车掌门人――李书福。依旧是一脸标志性的微笑出场,即便只停留了几个小时便匆匆离去,却不妨碍他成为车展的大热人物――根据百度车展热搜车界人物榜单,李书福已连续四天稳居榜首。
这个从浙江台州走出来的草根浙商,曾经被《华尔街日报》类比为亨利 福特。从一个乡镇企业老板到跨国公司掌门人,李书福的成长史,便是一部浙商走出去的发展史。
像天方夜谭一样的理想
简历上,李书福的故事是从1984年开始讲起的。那年,21岁的李书福担任了浙江台州石曲冰箱配件厂厂长,此后直至1992年,李书福都在台州做厂长。从冰箱配件厂长,到冰箱厂长,再到装潢材料厂长。
1993年,李书福收购了浙江临海一家摩托车厂,并率先研制成功四冲程踏板式发动机。不到一年时间,他的摩托车销量一直占据国内踏板车龙头地位,还出口美国、意大利等32个国家。在吉利工作十年的老员工杨开华回忆,造摩托车并不能满足她的老板,这家摩托车厂真正要造的,是汽车。
1997年,李书福买来几辆奔驰新车,供设计参考。又跑到一汽,把红旗的底盘、前后桥、冲压件、发动机、变速箱、仪表台都买来。1998年,第一辆吉利“豪情”轿车完成下线。
2001年,吉利获得轿车生产资格。此后,担任华泰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童志远(后加盟吉利)在某论坛上第一次见到李书福,李书福说“通用、福特10年、20年之内将会破产”。李书福的预言,引得童志远与台下的听众一起大笑。
李书福并不在乎这些笑声,他还表达了当时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一样的理想:福特有一天会想要出售沃尔沃,吉利要把沃尔沃买下来。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在外媒眼中,49岁的李书福性格突出,正是中国特色汽车制造新时代的合适代表人物。“当世界其他地方在问‘为什么’的时候,他却说‘为什么不’,”克莱斯勒前中国区总裁比尔 拉索说,“他就是西方一百年前的故事在当今中国的翻版”。
在同事眼中,李书福会大胆梦想,而把对执行的担忧留到以后。杨开华坦言,往往这些梦想就会成为现实。
2002年,李书福在浙江临海召开的一次公司中层干部会议上认真地说:“我们要去买沃尔沃,现在起就应该做准备了!”当时在座的全懵了,你要知道,此时吉利才刚刚拿到汽车生产许可证不久。
有人评价说李书福的血液里流淌着豪赌的因子,他手下的员工却这么认为,跟随一个有魄力的人做事,都愿意赌一把。
李书福“偏执”地要将吉利引向高端。其时,便宜的吉利在经历了几年的价格优势战后,面临了新的尴尬:不少人第一辆车买了吉利,第二辆就不会再买了。在这个日益追究品质的年代,“低端”是吉利埋下的祸根。
一心靠拢高端的李书福努力地在外观与内涵上扭转。首先就是自己。据说,曾经的李书福连30元以上的衬衣都舍不得穿,做西装一做就是十件,而且款式、颜色都一模一样。而今日的李书福讲究了,不仅开始穿一些新款的西装,颜色也多样化了。
更为重要的是,在车型和技术上都苦下了一番功夫的吉利,消费者对其仍然不太买账。为了品牌的高端,吉利一边是模仿秀,一边是收购战。事实上在收购沃尔沃之前,李书福已经有过一次海外收购。2008年,他收购了澳大利亚一家全球第二大独立自动变速器公司,这也是中国民营汽车公司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海外收购案。
时机到了。2008年12月1日,福特宣布出售沃尔沃轿车公司,并且标出了60亿美元的售价,约合人民币412.4亿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用这句话来形容李书福当时的心情,一点也不为过。这位汽车“偏执狂”准备得够久了。
“可以,I LOVE YOU”
在一次与沃尔沃工会谈判时,沃尔沃工会问:“你能不能用三个字形容你为什么比其他竞争者更好?”李书福说:“可以,I LOVE YOU。”从2002年李书福在公司内部称要收购沃尔沃,到2010年3月28日下午在瑞典签约,李书福终于圆梦。
然而,传回到国内总部的视频里,李书福的面目表情很难形容,那种严肃让每个人都感到陌生。“大家不要放松,签约那一刻,就是我们万里长征开始的那一刻。”李书福更为严肃的说道。
事后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只是拿到了通行证,现在到了开始攀登大山的时刻了。”
在签约之后的哥德堡新闻发布会上,李书福与瑞典以及沃尔沃有关高层分别站在三个高脚桌前,接受了国际媒体的采访。事后李书福回忆,正是这样站着回答坐着记者的提问,让他深深感受了国际化的另一面,所以在两天后的北京发布会上,他主动提出,所有高管必须站着回答问题。
北京发布会。在现场几百家媒体前,李书福极力展示出低调、严肃的神情,双臂交叉垂放在西服前。甚至刻意的把他惯有的不屑表情收敛,连微笑的尺度都似乎提前演练成标准化笑容。无数的记者涌到主席台前,闪光灯、快门声包围着他。希望捕捉到一副他开怀大笑的表情。但直到最后,媒体也没有捕捉到这个瞬间。
在此之前,从一出道造车,李书福都是镁光灯下的焦点,一次次看似疯癫的语言、略带嘲弄的表情,被媒体毫不留情地记录和放大,他曾经被刻画成口无遮拦的企业家,以及草根的代表等等。但这一次例外,媒体其实希望捕捉到一副李书福开怀大笑的表情。因为这时候的他是英雄,无数媒体疯狂追逐、争先恐后报道的英雄。而此时的英雄,却意外的低调。人们敏锐地感觉到,李书福不一样了,吉利不一样了,从发布会的布置就可见一斑:除了一个披满鲜花的发言台,整个大厅再无别的装饰。这才是沃尔沃豪华车的风格――低调、大气,迥异于吉利的惯有风格。
“放虎归山”的浙商智慧
并购后,许多人对这场“吉沃恋”并不看好――福特都经营不好沃尔沃,更何况吉利。
有瑞典媒体直接把问题抛给李书福:“在此之前,吉利并不出名,但沃尔沃已经知名全球,你们是否会拖累沃尔沃的品牌?”
“提升沃尔沃竞争力要让沃尔沃回归大自然,沃尔沃是一只老虎,要让他返回大自然恢复捕食的能力,要放虎归山。”李书福回答说,“沃尔沃将仍是一家独立的公司,继续保留在瑞典的管理团队,和一个新的董事会。我再次强调,吉利就是吉利,沃尔沃就是沃尔沃。吉利与沃尔沃是兄弟关系,不是父子关系。”
两年过去了,吉利“蛇吞象”的消化问题被证明并不存在。在中国内地,沃尔沃今年前四个月增长幅度接近25%。沃尔沃去年全球销量出现大幅度增长,尤其在德国和日本两大汽车王国的销量分别环比增长49%和50%,中国市场也达到了历史最高的36%。根据此前沃尔沃发布的中国战略,未来,中国市场将成为沃尔沃汽车仅次于瑞典本土的第二大市场,2015年前后,沃尔沃计划在中国高档车市场占20%的份额,在华年销量超过20万辆。李书福一步步向世人证明:沃尔沃这个品牌会在全球卖疯的。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沃尔沃汽车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斯蒂芬 雅各布声称,吉利收购沃尔沃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多元化企业合作和商业合作的范例。“在收购之初,很多人一直持怀疑态度,认为这是沃尔沃品牌结束的开始,但结果恰好相反,我们强调的是沃尔沃品牌重生的开始。成功收购后,我们对企业前景有着非常大的信心。”
同时,一直以低价策略取得竞争优势的吉利车,也已经转变了发展战略。“安全”取代“低价”,成为吉利车的新卖点。今年的北京车展吉利携27款整车产品、全系列动力总成及新能源、安全、动力总成三大主题公园等参展,全面展示了其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智能科技,成为今年北京车展自主品牌企业的一大亮点。
让吉利汽车跑遍全世界一直是李书福的梦想,“要做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汽车,中国轿车不是传说中的‘模仿秀’,是有尊严、有灵魂、有中国文化的产品。自有技术才是吉利的核心竞争力。”
李书福爱写诗。吉利的厂歌、厂进行曲和厂圆舞曲,歌词都是李书福亲自写的。也许正是诗人的激情让他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梦想。让李书福评价一下吉利汽车时,没有任何豪言壮语,他出人意料地说,“中国汽车工业曾经有吉利出现。”这不禁让人想起泰戈尔的名句: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鸟儿已经飞过。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