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迎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飞虹凌波笑春风
稿源: 浙江日报  | 2012-05-14 17:29:20

  如果要从交通、电力、能源等众多基础设施中选取个样本,展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带动浙江发展的成就和脉络,桥,这个富蕴水乡文化特色、遍布浙江江湖、海口、港汊的基础设施,无疑是个代表。

  沟通

  大桥沟通两岸,给原先海角僻壤的村镇注入发展活力,让海边居民的日子越来越舒坦

  “当初听说要造跨海大桥了,我就想,好日子来了。可是,我也没想到,好日子竟然来得这么快。大桥还在建时,就有观桥客涌入镇里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宁波杭州湾新区庵东镇华星村村民张金明感叹道。

  跟家里人一合计,张金明手脚麻利地把房子改成了现在的农家乐小酒楼。赶海捕来的小海鲜,再也不用辛辛苦苦地跑去其它地方卖了,他直接包装成小袋,卖给参观大桥的游客。

  因为酒楼的生意越做越好,自己赶海捕来的小海鲜已经不够了,张金明还从外面大量购入海鲜。“生意好的时候,小袋的海鲜一天能卖出200多公斤,现在光靠卖小海鲜,一年下来,就有七八万元的收入。”

  “本来我们村子里有很多人在外面闯荡的,现在回来了不少,你去村子里看看,很多人都造了别墅,等着卖个好价钱或者出租呢。”张金明说。

  在杭州湾北岸的海盐杭州湾大桥新区,2万多农民的生活也因这座大桥发生了全新的变化:早上,在小区空地上锻炼身体;晚饭后,出门散步或到附近超市购物……海盐杭州湾大桥新区通过土地置换方式盘活存量土地,根据安置区规划建设了东海花苑等安置房,解除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东海花苑斥资5亿元,新建2400多套住宅,建筑风格、绿化设计、物业管理丝毫不亚于城市社区。

  而之前,海盐东北部的这片偏僻海涂滩地,农民多以种水稻和棉花为生。现在,新区内新楼林立,车流不息,400多家工业企业相继落户,新型建材、通用设备制造等产业初具规模。

  众多企业在身边出现,改变了农民就业方式。在海盐大桥新区,1.3万原先只会种田的农民,培训后在企业里当上了电焊工、叉车工、维修工,占当地45周岁以下农民总数的80%多。新海村村干部杨正六说:“村里2000多劳动力大都在企业上班,人均收入4年增长了5000元。”

  漫步大桥新区,到处是“大桥网吧”、“大桥通讯连锁店”、“大桥超市”等打着“大桥”牌子的店面,店主却多是当地农民。新区负责人说,跨海大桥带来的最深刻变化,莫过于当地农民的思想观念。守着海边滩地的农民,也开始懂得掌握商机创业,目前已有近3200名农民经商办企业。离大桥不远的新城村,近3年已新办企业40多家。在大桥新区落户的吉安纸容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柯文煌说,2002年开始筹建时,当地还十分荒凉,过去周围的房子每月100元就能租到,如今千元还不容易租到。

  创新

  一座座跨海、跨江大桥的建设,凝聚着浙江人从建桥技术到发展思路的创新亮点

  “西堠门大桥乃至整个舟山跨海大桥的可贵之处,在于有很多原创的桥梁新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前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副主席项海帆评价说。也许正因于此,这位国内桥梁界的泰斗,4月下旬,刚刚领衔成为舟山跨海大桥的管养专家。他说,“舟山跨海大桥尤其是西堠门大桥,是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一个重要砝码。”

  36公里长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时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46多公里的舟山跨海大桥则是5座大桥组合而成的连岛工程,其中西堠门大桥是世界上跨度第二、钢箱梁长度第一的大桥,金塘大桥则是世界上在开放式外海海域建设的最大跨度斜拉桥。

  这一个个世界纪录的背后,是浙江乃至中国在桥梁技术中的一个个创新。

  据了解,仅在杭州湾和舟山跨海大桥的建设过程中,就开展了90余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专题研究,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一项、交通运输部科技计划6项,投入科研经费13700万元;已鉴定的23个科技项目中,有1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8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已取得专利15项。依托西堠门大桥建设开展的“跨海特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项目,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仅有的两个桥梁项目之一。这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攻关研究更是抬升了浙江乃至中国桥梁技术的高度。

  当然,这些独步世界的宏伟工程,不仅创造着时代的奇迹,让浙江的桥梁建设综合实力更上一层楼的同时,也站在时代的潮头引领着时代。

  自从火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问世以来,由于受长江、杭州湾两大天堑的阻隔,以上海为起点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公路主要干道都被扭曲成了“Z”字型。处在“Z”字型末端的港口城市宁波,因此长期处于长三角和全国交通网末端城市地位,同时增加了浙东南甬台温区域与大上海的陆路距离,减弱了浙东南与大上海的经济和社会联系的紧密度。

  翻开新版的浙江交通图,你会发现,这五年来,杭州湾内外多了几条“直线”。已经建成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一座国内最大的连岛工程把中国第三大岛舟山纳入了四小时交通圈;江东大桥成为钱塘江面第九座大桥;而以虚线表示,建设中的杭州湾嘉绍通道和象山港大桥正在改变着长三角的版图,不断演绎天堑变通途的神话,浙江也因此跻身桥梁强省的行列。

  杭州湾跨海大桥,起于宁波慈溪,另一头架到嘉兴海盐,从地图上看,就像在V字形的杭州湾划上了一道36公里的“一”字,华丽转身为A字形,形成了浙东南-上海-杭嘉湖这一新的三角地区,宁波由此从交通的末梢转变为全国路网布局中的重要节点,从“一条线的端点”到“网络节点”。而舟山跨海大桥引导舟山走向了大陆,融进了长三角,并加快了浙江建设海洋经济的步伐。

  “杭州湾、舟山跨海大桥通车后,长三角地区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三小时交通圈,从而进一步推进浙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赵彦年从更大的层面解读了跨海大桥通车对于浙江的意义。

  显然,飞架天堑大桥,带来了发展思路的创新,大浙江与大上海这两个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地区,经济与社会紧密度更高了。

  在这些“直线”的牵引下,杭州、宁波、嘉兴、绍兴等浙江多个地市的区位优势迅速凸显,改变了长三角的发展格局,为浙江经济驶入转型发展快车道奠定了重要基础。

  跨越

  一座大桥连接两岸经济生活,一座大桥影响一个城市的发展轨迹,一座大桥更新一

  个区域的经济产业版图,大桥飞架天堑带来的发展思路的创新,给浙江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提供支撑

  什么是桥?曾经有位桥梁专家用一句很哲学意味的话概括:桥,就是此岸向彼岸的跨越!

  的确,自省委、省政府提出“大港口、大路网、大物流”的现代交通“三大建设”宏伟战略目标后,每一个步伐就是一个新的跨越,而这一座座的大桥,正是连接“大港口、大路网、大物流” 的重要载体。

  一座大桥连接两岸经济生活,一座大桥影响一个城市的发展轨迹,一座大桥更新一个区域的经济产业版图。如果从更大的区域发展大视野着眼,桥既加速、方便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通,也做到了进一步激活“存量”,做大“增量”。

  2008年12月26日,一座被誉为“钱江帆影”的江东大桥(钱江九桥)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杭州市的下沙开发区和江东工业园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无缝对接,极大推动了杭州工业经济发展。

  千百年来,西湖是杭州的代名词。美则美矣,却跳不出逼仄的老城区。跨江而起的钱江大桥拉开了城市框架,于小巧精致中脱颖而出,注入磅礴大气的神韵,使杭州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江东大桥(钱江九桥)正式建成通车,对杭州,又是一次对经济版图的重新划分,标志着“钱塘江时代”新篇章的开启。

  如今大江东新一轮工业布局已经着手开展,从市中心迁出的杭汽发已经落户,规划出一个30平方公里的汽车工业园区,杭州人的“整车制造梦”也正一步步实现。福特、雷诺、标致等国际汽车制造商已经对这个汽车工业园区表示了浓厚的兴趣。长安福特新的中高档整车项目,4月中旬刚刚在这里启动。

  无独有偶。2008年5月1日下午3时40分,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试运营通车。鲜为人知的是,在通车前一天,也就是2008年4月30日下午3时,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五楼会议室人满为患,来自美国、比利时、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驻沪领事馆及商务机构代表,40多家跨国企业、财团、咨询顾问公司,因为杭州湾跨海大桥聚集在一起。

  当时的浙江慈溪出口加工区管委会、杭州湾跨海大桥管理局联合向全球公布了宁波杭州湾新区的整体规划。现如今杭州湾南岸广阔的滩涂上,在出口加工区基础上拓展升级而来的国家级的开发区——宁波杭州湾新区已初具规模,一批千亿级的特色加工制造业基地、都市创汇农业基地、休闲旅游基地、现代物流基地正在逐渐形成。

  “群岛架彩虹,天堑变通途”。舟山跨海大桥,让舟山拥有大陆广袤的经济腹地,改变舟山与内陆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的定位与关系;大桥,能让舟山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融入到长三角经济圈,融入到经济全球化之中。通车两年多来,跨海大桥给舟山带来的经济效应已开始显现,舟山正伴随大桥实现美丽“变身”。

  舟山市委书记梁黎明说,跨海大桥是舟山的发展之桥、希望之桥。

  “舟山的优势在港口,港口物流背后依托的是海陆联运的优势。”大桥通车后,把大陆的腹地揽到了自己的怀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徐东华说,“舟山从过去的海岛经济,变成半岛经济、陆陆经济,这对物流成本来说是一次非常大的变化。”

  在舟山市迎接大桥时代全面对接大桥贯通动员会上,梁黎明当时这样描述连岛大桥即将发挥的效应:“舟山连岛跨海大桥不仅仅是舟山的大桥,也是浙江的大桥、长三角的大桥、全国的大桥。大桥的建成,使舟山成为大陆伸向海洋的港口城市,由此将根本带动舟山经济结构调整、生产要素流通、港口优势发展、各类产业升级,有利于把舟山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国际性海上开放门户、国内一流的现代化海洋产业基地、全国独特的群岛型港口宜居城市。同时,也将推动我省‘港航强省’、‘海上浙江’的建设和长三角区域的发展。”

  通车两年多来,大桥的车流量,比原先的轮渡增加了一倍。在大桥经济的引领下,近两三年,舟山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经济社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尤其是海洋经济发展显现了无穷的活力,一些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连续名列全省首位。

  舟山有丰富的深水岸线资源,可以建设大型现代集装箱运输基地、大力发展船舶修造业、临港重工业、临港大宗货物加工业、港口物流业等临港产业。五桥相连的千岛彩虹,把舟山从浙江交通的末端,轻轻带到了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最前沿,成为浙江港航强省建设的主战场。

  如今,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作为国家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战略新区被纳入国家战略,舟山也因此开始了从海防前线、交通末端,向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新前沿的新跨越。

【编辑:徐挺】

迎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飞虹凌波笑春风

稿源: 浙江日报 2012-05-14 17:29:20

  如果要从交通、电力、能源等众多基础设施中选取个样本,展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带动浙江发展的成就和脉络,桥,这个富蕴水乡文化特色、遍布浙江江湖、海口、港汊的基础设施,无疑是个代表。

  沟通

  大桥沟通两岸,给原先海角僻壤的村镇注入发展活力,让海边居民的日子越来越舒坦

  “当初听说要造跨海大桥了,我就想,好日子来了。可是,我也没想到,好日子竟然来得这么快。大桥还在建时,就有观桥客涌入镇里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宁波杭州湾新区庵东镇华星村村民张金明感叹道。

  跟家里人一合计,张金明手脚麻利地把房子改成了现在的农家乐小酒楼。赶海捕来的小海鲜,再也不用辛辛苦苦地跑去其它地方卖了,他直接包装成小袋,卖给参观大桥的游客。

  因为酒楼的生意越做越好,自己赶海捕来的小海鲜已经不够了,张金明还从外面大量购入海鲜。“生意好的时候,小袋的海鲜一天能卖出200多公斤,现在光靠卖小海鲜,一年下来,就有七八万元的收入。”

  “本来我们村子里有很多人在外面闯荡的,现在回来了不少,你去村子里看看,很多人都造了别墅,等着卖个好价钱或者出租呢。”张金明说。

  在杭州湾北岸的海盐杭州湾大桥新区,2万多农民的生活也因这座大桥发生了全新的变化:早上,在小区空地上锻炼身体;晚饭后,出门散步或到附近超市购物……海盐杭州湾大桥新区通过土地置换方式盘活存量土地,根据安置区规划建设了东海花苑等安置房,解除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东海花苑斥资5亿元,新建2400多套住宅,建筑风格、绿化设计、物业管理丝毫不亚于城市社区。

  而之前,海盐东北部的这片偏僻海涂滩地,农民多以种水稻和棉花为生。现在,新区内新楼林立,车流不息,400多家工业企业相继落户,新型建材、通用设备制造等产业初具规模。

  众多企业在身边出现,改变了农民就业方式。在海盐大桥新区,1.3万原先只会种田的农民,培训后在企业里当上了电焊工、叉车工、维修工,占当地45周岁以下农民总数的80%多。新海村村干部杨正六说:“村里2000多劳动力大都在企业上班,人均收入4年增长了5000元。”

  漫步大桥新区,到处是“大桥网吧”、“大桥通讯连锁店”、“大桥超市”等打着“大桥”牌子的店面,店主却多是当地农民。新区负责人说,跨海大桥带来的最深刻变化,莫过于当地农民的思想观念。守着海边滩地的农民,也开始懂得掌握商机创业,目前已有近3200名农民经商办企业。离大桥不远的新城村,近3年已新办企业40多家。在大桥新区落户的吉安纸容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柯文煌说,2002年开始筹建时,当地还十分荒凉,过去周围的房子每月100元就能租到,如今千元还不容易租到。

  创新

  一座座跨海、跨江大桥的建设,凝聚着浙江人从建桥技术到发展思路的创新亮点

  “西堠门大桥乃至整个舟山跨海大桥的可贵之处,在于有很多原创的桥梁新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前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副主席项海帆评价说。也许正因于此,这位国内桥梁界的泰斗,4月下旬,刚刚领衔成为舟山跨海大桥的管养专家。他说,“舟山跨海大桥尤其是西堠门大桥,是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一个重要砝码。”

  36公里长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时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46多公里的舟山跨海大桥则是5座大桥组合而成的连岛工程,其中西堠门大桥是世界上跨度第二、钢箱梁长度第一的大桥,金塘大桥则是世界上在开放式外海海域建设的最大跨度斜拉桥。

  这一个个世界纪录的背后,是浙江乃至中国在桥梁技术中的一个个创新。

  据了解,仅在杭州湾和舟山跨海大桥的建设过程中,就开展了90余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专题研究,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一项、交通运输部科技计划6项,投入科研经费13700万元;已鉴定的23个科技项目中,有1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8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已取得专利15项。依托西堠门大桥建设开展的“跨海特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项目,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仅有的两个桥梁项目之一。这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攻关研究更是抬升了浙江乃至中国桥梁技术的高度。

  当然,这些独步世界的宏伟工程,不仅创造着时代的奇迹,让浙江的桥梁建设综合实力更上一层楼的同时,也站在时代的潮头引领着时代。

  自从火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问世以来,由于受长江、杭州湾两大天堑的阻隔,以上海为起点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公路主要干道都被扭曲成了“Z”字型。处在“Z”字型末端的港口城市宁波,因此长期处于长三角和全国交通网末端城市地位,同时增加了浙东南甬台温区域与大上海的陆路距离,减弱了浙东南与大上海的经济和社会联系的紧密度。

  翻开新版的浙江交通图,你会发现,这五年来,杭州湾内外多了几条“直线”。已经建成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一座国内最大的连岛工程把中国第三大岛舟山纳入了四小时交通圈;江东大桥成为钱塘江面第九座大桥;而以虚线表示,建设中的杭州湾嘉绍通道和象山港大桥正在改变着长三角的版图,不断演绎天堑变通途的神话,浙江也因此跻身桥梁强省的行列。

  杭州湾跨海大桥,起于宁波慈溪,另一头架到嘉兴海盐,从地图上看,就像在V字形的杭州湾划上了一道36公里的“一”字,华丽转身为A字形,形成了浙东南-上海-杭嘉湖这一新的三角地区,宁波由此从交通的末梢转变为全国路网布局中的重要节点,从“一条线的端点”到“网络节点”。而舟山跨海大桥引导舟山走向了大陆,融进了长三角,并加快了浙江建设海洋经济的步伐。

  “杭州湾、舟山跨海大桥通车后,长三角地区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三小时交通圈,从而进一步推进浙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赵彦年从更大的层面解读了跨海大桥通车对于浙江的意义。

  显然,飞架天堑大桥,带来了发展思路的创新,大浙江与大上海这两个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地区,经济与社会紧密度更高了。

  在这些“直线”的牵引下,杭州、宁波、嘉兴、绍兴等浙江多个地市的区位优势迅速凸显,改变了长三角的发展格局,为浙江经济驶入转型发展快车道奠定了重要基础。

  跨越

  一座大桥连接两岸经济生活,一座大桥影响一个城市的发展轨迹,一座大桥更新一

  个区域的经济产业版图,大桥飞架天堑带来的发展思路的创新,给浙江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提供支撑

  什么是桥?曾经有位桥梁专家用一句很哲学意味的话概括:桥,就是此岸向彼岸的跨越!

  的确,自省委、省政府提出“大港口、大路网、大物流”的现代交通“三大建设”宏伟战略目标后,每一个步伐就是一个新的跨越,而这一座座的大桥,正是连接“大港口、大路网、大物流” 的重要载体。

  一座大桥连接两岸经济生活,一座大桥影响一个城市的发展轨迹,一座大桥更新一个区域的经济产业版图。如果从更大的区域发展大视野着眼,桥既加速、方便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通,也做到了进一步激活“存量”,做大“增量”。

  2008年12月26日,一座被誉为“钱江帆影”的江东大桥(钱江九桥)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杭州市的下沙开发区和江东工业园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无缝对接,极大推动了杭州工业经济发展。

  千百年来,西湖是杭州的代名词。美则美矣,却跳不出逼仄的老城区。跨江而起的钱江大桥拉开了城市框架,于小巧精致中脱颖而出,注入磅礴大气的神韵,使杭州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江东大桥(钱江九桥)正式建成通车,对杭州,又是一次对经济版图的重新划分,标志着“钱塘江时代”新篇章的开启。

  如今大江东新一轮工业布局已经着手开展,从市中心迁出的杭汽发已经落户,规划出一个30平方公里的汽车工业园区,杭州人的“整车制造梦”也正一步步实现。福特、雷诺、标致等国际汽车制造商已经对这个汽车工业园区表示了浓厚的兴趣。长安福特新的中高档整车项目,4月中旬刚刚在这里启动。

  无独有偶。2008年5月1日下午3时40分,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试运营通车。鲜为人知的是,在通车前一天,也就是2008年4月30日下午3时,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五楼会议室人满为患,来自美国、比利时、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驻沪领事馆及商务机构代表,40多家跨国企业、财团、咨询顾问公司,因为杭州湾跨海大桥聚集在一起。

  当时的浙江慈溪出口加工区管委会、杭州湾跨海大桥管理局联合向全球公布了宁波杭州湾新区的整体规划。现如今杭州湾南岸广阔的滩涂上,在出口加工区基础上拓展升级而来的国家级的开发区——宁波杭州湾新区已初具规模,一批千亿级的特色加工制造业基地、都市创汇农业基地、休闲旅游基地、现代物流基地正在逐渐形成。

  “群岛架彩虹,天堑变通途”。舟山跨海大桥,让舟山拥有大陆广袤的经济腹地,改变舟山与内陆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的定位与关系;大桥,能让舟山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融入到长三角经济圈,融入到经济全球化之中。通车两年多来,跨海大桥给舟山带来的经济效应已开始显现,舟山正伴随大桥实现美丽“变身”。

  舟山市委书记梁黎明说,跨海大桥是舟山的发展之桥、希望之桥。

  “舟山的优势在港口,港口物流背后依托的是海陆联运的优势。”大桥通车后,把大陆的腹地揽到了自己的怀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徐东华说,“舟山从过去的海岛经济,变成半岛经济、陆陆经济,这对物流成本来说是一次非常大的变化。”

  在舟山市迎接大桥时代全面对接大桥贯通动员会上,梁黎明当时这样描述连岛大桥即将发挥的效应:“舟山连岛跨海大桥不仅仅是舟山的大桥,也是浙江的大桥、长三角的大桥、全国的大桥。大桥的建成,使舟山成为大陆伸向海洋的港口城市,由此将根本带动舟山经济结构调整、生产要素流通、港口优势发展、各类产业升级,有利于把舟山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国际性海上开放门户、国内一流的现代化海洋产业基地、全国独特的群岛型港口宜居城市。同时,也将推动我省‘港航强省’、‘海上浙江’的建设和长三角区域的发展。”

  通车两年多来,大桥的车流量,比原先的轮渡增加了一倍。在大桥经济的引领下,近两三年,舟山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经济社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尤其是海洋经济发展显现了无穷的活力,一些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连续名列全省首位。

  舟山有丰富的深水岸线资源,可以建设大型现代集装箱运输基地、大力发展船舶修造业、临港重工业、临港大宗货物加工业、港口物流业等临港产业。五桥相连的千岛彩虹,把舟山从浙江交通的末端,轻轻带到了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最前沿,成为浙江港航强省建设的主战场。

  如今,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作为国家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战略新区被纳入国家战略,舟山也因此开始了从海防前线、交通末端,向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新前沿的新跨越。

编辑: 徐挺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