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省际局限谈何容易
业内专家表示,目前徐霞客游线节点城市大多是国内知名旅游城市,文化底蕴丰富,申遗条件已经具备。
中国旅游协会副秘书长张越告诉记者,徐霞客游线是我国旅游史上的宝贵遗产,现在宁海提出申遗的目标,不仅能对保护和修复徐霞客游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更能加强徐霞客旅游带的区域合作,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形成一条完整的游线产业链,带动沿线节点城市的旅游经济大融合。
然而,“徐霞客游线”还是刚刚起步,宁海县对此也很清楚。县长褚银良就告诉记者,宁海将把联合其他城市推动徐霞客游线申遗作为今后5~10年乃至更长时间深化中国旅游日内涵的工作主线。
“徐霞客游线”申遗不能只有宁海县自己的努力。尽管宁海县已修复了境内50公里徐霞客古道及沿线的古桥、路廊、古驿站,并在征集沿线相关民歌、民谣、民俗。但是,徐霞客游线涉及全国数十个省区市及其遗产点,其工作的难度之大不言而喻。
线性文化遗产与其他文化遗产类型不同,特点就是线路长、范围广。如果各地缺乏积极性,无法协调各方面关系,那么申遗之路将会很艰难。“比单独一地或某一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更有难度。”麻绍勤曾对媒体说,“徐霞客游线”申遗可谓是一场波澜壮阔的“旅行”。
麻绍勤提出,由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中国徐霞客研究会与相关省区市旅游局、文化(文物)部门组成徐霞客游线申遗领导小组,超越地域特别是省际的局限,形成可操作性的跨省联合申报组织,建立联动工作机制。
大运河申遗树立榜样
尽管线性文化遗产申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其价值已经渐渐体现出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包明德表示,当今各地“申遗”旅游色彩太重,缺少文化内涵,希望可以通过徐霞客游线在国内外更好地宣传中国文化。
中国青年报社总编辑陈小川特别看重“徐霞客游线”申遗的精神价值。他说,徐霞客所倡导的热爱祖国、尊重科学、注重实践、关爱自然、不畏艰险的品质正是当今社会所倡导的精神。
线性文化遗产申遗也有好消息传来。据报道,2013年1月,国家文物局有望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申请。
大运河的申遗也并非一帆风顺。早在1986年,专家们就提出了“大运河申遗”的建议。但当时的普遍观点认为“文物是固定的,运河是流动的,且大运河一些河段已经干涸、部分河段污染较重、一些河道已经改变,因此大运河不适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05年末,郑孝燮、罗哲文和朱炳仁3位学者联名给大运河流经的18个市区的市长写信,呼吁加快京杭大运河在申报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大遗产领域的工作进程。2006年两会期间,58名政协委员联合向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交提案,呼吁从战略高度启动京杭大运河的抢救保护工作,并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线性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关注。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表示,文化遗产保护要从重视“点”、“面”保护向同时重视“大型文化遗产”和“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向发展。文化学者舒乙说:“线性文化遗产申遗,从文物的角度来讲,是一个很棒的理念。”
据了解,除了大运河和徐霞客游线,西南地区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茶马古道”也在积极挖掘线性文化遗产。
宁海人更愿意将申遗过程比作徐霞客的出游――困难很多,希望很大。既然徐霞客的精神是坚忍不拔、锲而不舍,那么申遗也不妨“十年磨一剑”。
无论是宁海县还是沿线各地,申遗的目的很重要,但是申遗的过程同样宝贵,不仅可以弘扬徐霞客精神、传播徐霞客文化,更有望让沿线各地携起手来保护和传承大家共同的遗产。
虽然按照相关规定,每年国家只能申报一项世界遗产,但是“徐霞客游线”申遗正在努力争取这个宝贵的机会。【中国经济导报】线性文化申遗:小县城梦想大融合
稿源: 中国经济导报 2012-05-16 11:15:06
超越省际局限谈何容易
业内专家表示,目前徐霞客游线节点城市大多是国内知名旅游城市,文化底蕴丰富,申遗条件已经具备。
中国旅游协会副秘书长张越告诉记者,徐霞客游线是我国旅游史上的宝贵遗产,现在宁海提出申遗的目标,不仅能对保护和修复徐霞客游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更能加强徐霞客旅游带的区域合作,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形成一条完整的游线产业链,带动沿线节点城市的旅游经济大融合。
然而,“徐霞客游线”还是刚刚起步,宁海县对此也很清楚。县长褚银良就告诉记者,宁海将把联合其他城市推动徐霞客游线申遗作为今后5~10年乃至更长时间深化中国旅游日内涵的工作主线。
“徐霞客游线”申遗不能只有宁海县自己的努力。尽管宁海县已修复了境内50公里徐霞客古道及沿线的古桥、路廊、古驿站,并在征集沿线相关民歌、民谣、民俗。但是,徐霞客游线涉及全国数十个省区市及其遗产点,其工作的难度之大不言而喻。
线性文化遗产与其他文化遗产类型不同,特点就是线路长、范围广。如果各地缺乏积极性,无法协调各方面关系,那么申遗之路将会很艰难。“比单独一地或某一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更有难度。”麻绍勤曾对媒体说,“徐霞客游线”申遗可谓是一场波澜壮阔的“旅行”。
麻绍勤提出,由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中国徐霞客研究会与相关省区市旅游局、文化(文物)部门组成徐霞客游线申遗领导小组,超越地域特别是省际的局限,形成可操作性的跨省联合申报组织,建立联动工作机制。
大运河申遗树立榜样
尽管线性文化遗产申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其价值已经渐渐体现出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包明德表示,当今各地“申遗”旅游色彩太重,缺少文化内涵,希望可以通过徐霞客游线在国内外更好地宣传中国文化。
中国青年报社总编辑陈小川特别看重“徐霞客游线”申遗的精神价值。他说,徐霞客所倡导的热爱祖国、尊重科学、注重实践、关爱自然、不畏艰险的品质正是当今社会所倡导的精神。
线性文化遗产申遗也有好消息传来。据报道,2013年1月,国家文物局有望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申请。
大运河的申遗也并非一帆风顺。早在1986年,专家们就提出了“大运河申遗”的建议。但当时的普遍观点认为“文物是固定的,运河是流动的,且大运河一些河段已经干涸、部分河段污染较重、一些河道已经改变,因此大运河不适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05年末,郑孝燮、罗哲文和朱炳仁3位学者联名给大运河流经的18个市区的市长写信,呼吁加快京杭大运河在申报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大遗产领域的工作进程。2006年两会期间,58名政协委员联合向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交提案,呼吁从战略高度启动京杭大运河的抢救保护工作,并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线性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关注。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表示,文化遗产保护要从重视“点”、“面”保护向同时重视“大型文化遗产”和“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向发展。文化学者舒乙说:“线性文化遗产申遗,从文物的角度来讲,是一个很棒的理念。”
据了解,除了大运河和徐霞客游线,西南地区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茶马古道”也在积极挖掘线性文化遗产。
宁海人更愿意将申遗过程比作徐霞客的出游――困难很多,希望很大。既然徐霞客的精神是坚忍不拔、锲而不舍,那么申遗也不妨“十年磨一剑”。
无论是宁海县还是沿线各地,申遗的目的很重要,但是申遗的过程同样宝贵,不仅可以弘扬徐霞客精神、传播徐霞客文化,更有望让沿线各地携起手来保护和传承大家共同的遗产。
虽然按照相关规定,每年国家只能申报一项世界遗产,但是“徐霞客游线”申遗正在努力争取这个宝贵的机会。编辑: 庄伊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