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吴雪华——社区农民市民化教育的领路人
稿源:  | 2012-04-18 16:22:59

  人物简介:吴雪华,女,1954年12月出生,1975年8月入党,现任江东区福明街道福明家园社区党总支书记。从事社区工作以来,她兢兢业业,扎根基层,始终将居民的利益和社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通过探索农民市民化教育和新型社区建设的新路子,施行互动式教育转化方式,让社区居民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获得浙江省优秀社区工作者、宁波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江东区十佳基层党组织书记等荣誉称号。

  闪光事迹:

  摸索“失土农民”心理,坚持以文化凝聚人。吴雪华最初走进福明家园社区的时候,社区除了房子是城市化,居民的服饰、打扮、举止、行为都是带有农民色彩的。“怎样才能让这些‘失土农民’真正成为‘新市民’?”这个问题成了吴雪华十载社区工作中一直思考的问题。她带领社工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情况,在草地上、楼梯里召开居民会议。吴雪华发现这些“失土农民”其实非常向往城市新生活,但又十分怕羞,于是她把文化作为切入口。她和有文化兴趣的居民一起排练节目,编写说出他们心声的《新市民之歌》,在百难中社区终于在2003年9月成立了第一支文化团队——腰鼓队。吴雪华积极为队员寻求上台表演的机会,第一次表演的那天,队员们的心情是紧张而兴奋的,在后台的吴雪华同样紧张,但更多的是喜悦,她因“失土农民”能克服心理障碍上台表演而高兴,她因台上队员们幸福的笑容而高兴,她因“新市民”能品尝甜蜜生活而高兴。渐渐地,参与文化活动的居民越来越多,到2008年,社区已经有舞蹈队、越剧队、合唱队、木兰拳队等十多个文艺团队,每年社区都要举行大大小小的文化活动20余场。在此基础上,她还组织文化骨干成立了江东区首个安置型社区艺术团——“新形象艺术团”。

  开展“小手牵大手”,提升新市民文明素养。针对社区新市民乱扔垃圾,乱踩草坪,文明意识淡薄的情况,吴雪华意识到要把一代人的观念转变过来,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必须贯穿社区建设的整个过程,必须通过日积月累才能实现。吴雪华提出了“边整治、边教育、边提高”的行动方案,每年开展的卫生大整治过程中,她发动了近百名居民一起参加,整楼道、清死角、除杂草,她都亲力亲为。在工作中,吴雪华常常思考怎样的工作方式更能被“失土农民“接受,更能适合这个以“新市民”为主体的新型社区。她利用青少年接受新生事物快,转变观念快的特点,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朝着文明走”主题活动,让“失土农民”的下一代来做“小小文明监督员”,让他们牵着爸爸妈妈的手一起“同欢乐共文明”。通过这种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教育,倡导新市民讲卫生、改陋习,不断提高新市民文化知识和文明素质,养成社区形象的自觉维护者。

  注重群众参与,社区团队蓬勃发展。吴雪华同志深知社区的建设是离不开居民的参与。新市民以前参加村里的活动都有务工费补贴,她多次上门发动原村骨干和积极分子,教育居民“我奉献、我快乐、我志愿、我服务”,在她的影响下,社区组建起了214个墙门的“一代四员”志愿者网络。对于居民的兴趣吴雪华总会留个心,她会组织有共同兴趣的爱好者开座谈会,鼓励他们将兴趣发展成特长,组建特色团队,参与社区的建设。在她的挖掘下,社区建立了志愿者、老年人、计生和关心下一代等协会,建成了俏姐妹俱乐部、新风尚巡逻队、党员先锋服务队等18支民间团队,这些社区组织成为居民自己的组织,成为社区建设管理服务的新力量。

【编辑:赖小惠】

吴雪华——社区农民市民化教育的领路人

稿源: 2012-04-18 16:22:59

  人物简介:吴雪华,女,1954年12月出生,1975年8月入党,现任江东区福明街道福明家园社区党总支书记。从事社区工作以来,她兢兢业业,扎根基层,始终将居民的利益和社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通过探索农民市民化教育和新型社区建设的新路子,施行互动式教育转化方式,让社区居民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获得浙江省优秀社区工作者、宁波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江东区十佳基层党组织书记等荣誉称号。

  闪光事迹:

  摸索“失土农民”心理,坚持以文化凝聚人。吴雪华最初走进福明家园社区的时候,社区除了房子是城市化,居民的服饰、打扮、举止、行为都是带有农民色彩的。“怎样才能让这些‘失土农民’真正成为‘新市民’?”这个问题成了吴雪华十载社区工作中一直思考的问题。她带领社工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情况,在草地上、楼梯里召开居民会议。吴雪华发现这些“失土农民”其实非常向往城市新生活,但又十分怕羞,于是她把文化作为切入口。她和有文化兴趣的居民一起排练节目,编写说出他们心声的《新市民之歌》,在百难中社区终于在2003年9月成立了第一支文化团队——腰鼓队。吴雪华积极为队员寻求上台表演的机会,第一次表演的那天,队员们的心情是紧张而兴奋的,在后台的吴雪华同样紧张,但更多的是喜悦,她因“失土农民”能克服心理障碍上台表演而高兴,她因台上队员们幸福的笑容而高兴,她因“新市民”能品尝甜蜜生活而高兴。渐渐地,参与文化活动的居民越来越多,到2008年,社区已经有舞蹈队、越剧队、合唱队、木兰拳队等十多个文艺团队,每年社区都要举行大大小小的文化活动20余场。在此基础上,她还组织文化骨干成立了江东区首个安置型社区艺术团——“新形象艺术团”。

  开展“小手牵大手”,提升新市民文明素养。针对社区新市民乱扔垃圾,乱踩草坪,文明意识淡薄的情况,吴雪华意识到要把一代人的观念转变过来,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必须贯穿社区建设的整个过程,必须通过日积月累才能实现。吴雪华提出了“边整治、边教育、边提高”的行动方案,每年开展的卫生大整治过程中,她发动了近百名居民一起参加,整楼道、清死角、除杂草,她都亲力亲为。在工作中,吴雪华常常思考怎样的工作方式更能被“失土农民“接受,更能适合这个以“新市民”为主体的新型社区。她利用青少年接受新生事物快,转变观念快的特点,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朝着文明走”主题活动,让“失土农民”的下一代来做“小小文明监督员”,让他们牵着爸爸妈妈的手一起“同欢乐共文明”。通过这种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教育,倡导新市民讲卫生、改陋习,不断提高新市民文化知识和文明素质,养成社区形象的自觉维护者。

  注重群众参与,社区团队蓬勃发展。吴雪华同志深知社区的建设是离不开居民的参与。新市民以前参加村里的活动都有务工费补贴,她多次上门发动原村骨干和积极分子,教育居民“我奉献、我快乐、我志愿、我服务”,在她的影响下,社区组建起了214个墙门的“一代四员”志愿者网络。对于居民的兴趣吴雪华总会留个心,她会组织有共同兴趣的爱好者开座谈会,鼓励他们将兴趣发展成特长,组建特色团队,参与社区的建设。在她的挖掘下,社区建立了志愿者、老年人、计生和关心下一代等协会,建成了俏姐妹俱乐部、新风尚巡逻队、党员先锋服务队等18支民间团队,这些社区组织成为居民自己的组织,成为社区建设管理服务的新力量。

编辑: 赖小惠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