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海量
我是台州人已在宁波工作四年,但我爱宁波的英烈。宁波的女英烈李敏,去过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就知道,“浙东刘胡兰”李敏的墓碑静静躺在第二排居中的位置,与其他156位革命烈士一起,长眠于此。
她的事迹尤为我崇敬,一头齐耳短发,清秀而白皙的脸上一双大而黑的眼睛,这是李敏20岁时的样子。而她,再也不会老去,永远定格在青春的20岁。
民间说法,李敏是浙东刘胡兰,其实,她比刘胡兰牺牲的还要早。这个女孩,留给后人是刘胡兰的影子,但她,却真切地活在了1944年前的四明山革命生涯中,还活在一段关于红色的浪漫爱情记忆里。
“河里的鱼儿用水养,抗日的军队老百姓来帮;军队打仗在前线,老百姓帮忙在后方;军民团结一条心,捍卫国土保家乡!”这首抗日歌曲就是李敏作词作曲的,为的是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
她是一名小学教师,以歌声激励斗志,用文字宣扬真理;她是区委书记,组织群众,领导革命,与顽敌斗争;面对敌人的刺刀,她宁死不屈,血洒樟村。
1942年春,李敏被介绍到长山桥方前小学教书。该校也是我党设立的联络点,校内除李敏外,另外两名老师都是中共党员。同年8月,经人介绍,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党组织派到鄞西樟水区启明小学,以教书为掩护,从事抗日斗争。
1943年,李敏担任了中共樟水区区委书记,在樟水两岸发动群众,秘密发展武装力量,扩大党的组织。1943年,李敏调任新区鄞江区委书记。1944年2月21日,国民党顽军偷袭鄞江后隆,李敏不幸被捕。敌人用尽一切伎俩,也没能从她身上得到任何口供。恼羞成怒的敌人把她绑在木桩上,威逼她投降,说出全区有多少党员,有多少武装。李敏斩钉截铁地回答:“要杀就杀,要刺就刺,要我说出来办不到!杀了我一个,会有千千万万个站出来!”
敌人捞不到一根稻草,就用刺刀从李敏的小腿处开始一刀刀往上刺。李敏当时没说一句话,紧咬嘴唇,疼痛难忍,头不住地撞柱。当意识到生命将要完结的时刻,她努力说出“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声音很低,但永远响彻樟村街的山谷。敌人一刺,共27刀。
“李敏,你的牺牲,像闪电一样,闪击着每个人的心。反动派把你刺了二十几下,你鲜红的血从创口喷出,淹没破碎的衬衫,蜿蜒流向湿汪汪的地上。反动派在每刀上寄托着贪婪的希望——要你口供和投降。你宁死不屈,用你最后的一口气,喊出:‘中华民族解放!’然后,镇静地、悲壮地闭上了眼。”这是1944年4月20日,《新浙东报》上发表的一首悼念李敏烈士的诗。时年,她年仅20岁。60多年过去了,这首诗依然震撼着我的心。
宁波的女英烈李敏
稿源: 2012-04-05 16:30:46
作者:陈海量
我是台州人已在宁波工作四年,但我爱宁波的英烈。宁波的女英烈李敏,去过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就知道,“浙东刘胡兰”李敏的墓碑静静躺在第二排居中的位置,与其他156位革命烈士一起,长眠于此。
她的事迹尤为我崇敬,一头齐耳短发,清秀而白皙的脸上一双大而黑的眼睛,这是李敏20岁时的样子。而她,再也不会老去,永远定格在青春的20岁。
民间说法,李敏是浙东刘胡兰,其实,她比刘胡兰牺牲的还要早。这个女孩,留给后人是刘胡兰的影子,但她,却真切地活在了1944年前的四明山革命生涯中,还活在一段关于红色的浪漫爱情记忆里。
“河里的鱼儿用水养,抗日的军队老百姓来帮;军队打仗在前线,老百姓帮忙在后方;军民团结一条心,捍卫国土保家乡!”这首抗日歌曲就是李敏作词作曲的,为的是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
她是一名小学教师,以歌声激励斗志,用文字宣扬真理;她是区委书记,组织群众,领导革命,与顽敌斗争;面对敌人的刺刀,她宁死不屈,血洒樟村。
1942年春,李敏被介绍到长山桥方前小学教书。该校也是我党设立的联络点,校内除李敏外,另外两名老师都是中共党员。同年8月,经人介绍,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党组织派到鄞西樟水区启明小学,以教书为掩护,从事抗日斗争。
1943年,李敏担任了中共樟水区区委书记,在樟水两岸发动群众,秘密发展武装力量,扩大党的组织。1943年,李敏调任新区鄞江区委书记。1944年2月21日,国民党顽军偷袭鄞江后隆,李敏不幸被捕。敌人用尽一切伎俩,也没能从她身上得到任何口供。恼羞成怒的敌人把她绑在木桩上,威逼她投降,说出全区有多少党员,有多少武装。李敏斩钉截铁地回答:“要杀就杀,要刺就刺,要我说出来办不到!杀了我一个,会有千千万万个站出来!”
敌人捞不到一根稻草,就用刺刀从李敏的小腿处开始一刀刀往上刺。李敏当时没说一句话,紧咬嘴唇,疼痛难忍,头不住地撞柱。当意识到生命将要完结的时刻,她努力说出“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声音很低,但永远响彻樟村街的山谷。敌人一刺,共27刀。
“李敏,你的牺牲,像闪电一样,闪击着每个人的心。反动派把你刺了二十几下,你鲜红的血从创口喷出,淹没破碎的衬衫,蜿蜒流向湿汪汪的地上。反动派在每刀上寄托着贪婪的希望——要你口供和投降。你宁死不屈,用你最后的一口气,喊出:‘中华民族解放!’然后,镇静地、悲壮地闭上了眼。”这是1944年4月20日,《新浙东报》上发表的一首悼念李敏烈士的诗。时年,她年仅20岁。60多年过去了,这首诗依然震撼着我的心。
编辑: 庄伊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