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在谈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时,明确提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肯定了在新时期新世纪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义,二是提出了具体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一指示精神,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培育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
雷锋是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49年前,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相继为雷锋题词。雷锋的名字随之传遍神州大地。全国迅速掀起声势浩大的群众性学雷锋活动,对塑造良好的社会风尚,进一步激发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产生了深刻影响。
进入新时期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针对十年动乱期间党风和社会风气遭严重损害的情况,及时提出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指出,精神文明不仅指教育、科学、文化,而且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他赞许“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等是庄严的革命口号,要求每个党员都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并把党长期形成的一系列革命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我国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这番话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等雷锋精神的精髓视为精神文明建设中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实际上肯定了雷锋精神的现实意义。1984年3月,全国开展了以雷锋精神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和以“学雷锋,送温暖”为主题的精神文明活动。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学雷锋活动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活力,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了推进作用。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倡导雷锋精神。1990年3月5日,江泽民题词“学习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正式发表。同年10月,江泽民在抚顺接见“雷锋团”官兵代表,赞许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学雷锋,勉励他们继续在学雷锋活动中走在前面。随后,全国普遍开展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1993年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指出:“一个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普通共产党员,能够赢得亿万人民如此崇高和长久的敬意;一个普通战士所表现的高贵品质,能够激励几代人的健康成长;一个群众性的活动,能够在几十年历史进程中延续不断,影响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这表明了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过去具有、现在仍然具有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依然重视倡导雷锋精神。在2005年1月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强调,要在大学生中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既大力弘扬民族优良传统,又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时代精神。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号召“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
总之,近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党一直高度评价并大力倡导雷锋精神,相继将弘扬雷锋精神列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给群众性学雷锋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雷锋始终活在亿万人民心中,成为一座精神丰碑。雷锋精神激励和影响了几代人,是我们党和国家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继续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逾33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接近20年,“一大二公三纯四平均”模式早已成为历史,自主创业、勤劳致富的观念获得鼓励和广泛认同,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与此相对应,“斗私批修”、“狠批私字一闪念”等口号早已不再提及,人们思想活动明显带有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特征。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单位人”相对减少,“社会人”越来越多,客观上加大了开展群众性学雷锋活动的难度。有人因而产生疑问,认为时代不同了,观念变了,现在再强调学雷锋已不合时宜;甚至认为雷锋精神“过时”了。
这种说法显然不能成立。雷锋被誉为共产主义战士,体现的是共产主义精神;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被明确写入党章。应当看到,我国在所有制结构上仍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强调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提倡实现共同富裕。这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核心价值并没有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并没有改变。因此,雷锋精神代表着一种值得追求的崇高精神境界,根本没有“过时”;雷锋过去是、今天依然是值得敬仰的先进典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学雷锋活动,并非不合时宜,而是很有必要。市场经济是把双刃剑,存在固有缺陷,除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外,还容易滋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诱发两极分化。这些痼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很难医治。而我国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来克服或遏制这些弊病。开展群众性学雷锋活动,正是发挥这种优越性的一种有效途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绝不意味着摈弃共同富裕原则、集体主义观念。
新时期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保持并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1985年9月,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告诫说:“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党的十二大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十二届六中全会郑重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十四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在全体人民中提倡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精神。十七届六中全会阐释了精神文明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弘扬雷锋精神
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
弘扬雷锋精神,应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与新的形势和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惟有如此,学雷锋活动才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体现雷锋精神的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例如,为适应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全党同志应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著作,坚持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既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时又脚踏实地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如,雷锋在日记中写道:“世界上最光荣的事——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劳动者。”我们今天尤其需要树立劳动光荣的理念,贬斥一切不劳而获、非法聚敛财富的丑恶现象。
弘扬雷锋精神,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起带头作用。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全体共产党员和党员干部,都要带头学习雷锋,一切为群众着想,做人民的公仆。”在党长期执政、搞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各种名利诱惑增多。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时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努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自觉抵制腐败不正之风。党员干部带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头扬清风、树正气,就能影响到周围群众,有助于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后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有助于遏制见利忘义、损人利己、造假欺诈等各种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以党员来带动群众,以党风来影响社会风气,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才能蔚然成风,进而推动全党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
雷锋从身边小事做起,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业绩。正如老一辈革命家谢觉哉所说:“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能学到。”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比当年的雷锋更具备帮助别人的条件,关键在于有没有这种意识。大家都来学雷锋,用雷锋精神来砥砺自己,积极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义利观、是非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有序,进一步体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进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我们不赞同对美国西点军校悬挂雷锋肖像一事作过多渲染,更不赞同把雷锋描述成“泛爱”、“博爱”的典型。雷锋是在人民军队这所大学校大熔炉中成长起来的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光辉思想相结合的一种伟大的时代精神,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西方也有助人为乐、忠于职守之类的人或事,但由于社会制度不同,绝不可能达到雷锋的高度和境界。近半个世纪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在学雷锋活动中涌现出许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再现了雷锋精神风采,有力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这个角度说,雷锋精神是我们政治优势的体现,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体现。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弘扬雷锋精神培育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3-06 09:42:23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在谈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时,明确提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肯定了在新时期新世纪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义,二是提出了具体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一指示精神,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培育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
雷锋是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49年前,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相继为雷锋题词。雷锋的名字随之传遍神州大地。全国迅速掀起声势浩大的群众性学雷锋活动,对塑造良好的社会风尚,进一步激发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产生了深刻影响。
进入新时期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针对十年动乱期间党风和社会风气遭严重损害的情况,及时提出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指出,精神文明不仅指教育、科学、文化,而且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他赞许“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等是庄严的革命口号,要求每个党员都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并把党长期形成的一系列革命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我国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这番话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等雷锋精神的精髓视为精神文明建设中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实际上肯定了雷锋精神的现实意义。1984年3月,全国开展了以雷锋精神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和以“学雷锋,送温暖”为主题的精神文明活动。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学雷锋活动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活力,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了推进作用。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倡导雷锋精神。1990年3月5日,江泽民题词“学习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正式发表。同年10月,江泽民在抚顺接见“雷锋团”官兵代表,赞许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学雷锋,勉励他们继续在学雷锋活动中走在前面。随后,全国普遍开展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1993年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指出:“一个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普通共产党员,能够赢得亿万人民如此崇高和长久的敬意;一个普通战士所表现的高贵品质,能够激励几代人的健康成长;一个群众性的活动,能够在几十年历史进程中延续不断,影响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这表明了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过去具有、现在仍然具有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依然重视倡导雷锋精神。在2005年1月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强调,要在大学生中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既大力弘扬民族优良传统,又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时代精神。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号召“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
总之,近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党一直高度评价并大力倡导雷锋精神,相继将弘扬雷锋精神列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给群众性学雷锋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雷锋始终活在亿万人民心中,成为一座精神丰碑。雷锋精神激励和影响了几代人,是我们党和国家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继续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逾33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接近20年,“一大二公三纯四平均”模式早已成为历史,自主创业、勤劳致富的观念获得鼓励和广泛认同,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与此相对应,“斗私批修”、“狠批私字一闪念”等口号早已不再提及,人们思想活动明显带有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特征。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单位人”相对减少,“社会人”越来越多,客观上加大了开展群众性学雷锋活动的难度。有人因而产生疑问,认为时代不同了,观念变了,现在再强调学雷锋已不合时宜;甚至认为雷锋精神“过时”了。
这种说法显然不能成立。雷锋被誉为共产主义战士,体现的是共产主义精神;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被明确写入党章。应当看到,我国在所有制结构上仍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强调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提倡实现共同富裕。这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核心价值并没有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并没有改变。因此,雷锋精神代表着一种值得追求的崇高精神境界,根本没有“过时”;雷锋过去是、今天依然是值得敬仰的先进典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学雷锋活动,并非不合时宜,而是很有必要。市场经济是把双刃剑,存在固有缺陷,除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外,还容易滋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诱发两极分化。这些痼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很难医治。而我国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来克服或遏制这些弊病。开展群众性学雷锋活动,正是发挥这种优越性的一种有效途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绝不意味着摈弃共同富裕原则、集体主义观念。
新时期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保持并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1985年9月,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告诫说:“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党的十二大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十二届六中全会郑重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十四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在全体人民中提倡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精神。十七届六中全会阐释了精神文明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弘扬雷锋精神
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
弘扬雷锋精神,应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与新的形势和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惟有如此,学雷锋活动才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体现雷锋精神的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例如,为适应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全党同志应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著作,坚持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既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时又脚踏实地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如,雷锋在日记中写道:“世界上最光荣的事——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劳动者。”我们今天尤其需要树立劳动光荣的理念,贬斥一切不劳而获、非法聚敛财富的丑恶现象。
弘扬雷锋精神,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起带头作用。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全体共产党员和党员干部,都要带头学习雷锋,一切为群众着想,做人民的公仆。”在党长期执政、搞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各种名利诱惑增多。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时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努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自觉抵制腐败不正之风。党员干部带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头扬清风、树正气,就能影响到周围群众,有助于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后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有助于遏制见利忘义、损人利己、造假欺诈等各种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以党员来带动群众,以党风来影响社会风气,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才能蔚然成风,进而推动全党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
雷锋从身边小事做起,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业绩。正如老一辈革命家谢觉哉所说:“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能学到。”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比当年的雷锋更具备帮助别人的条件,关键在于有没有这种意识。大家都来学雷锋,用雷锋精神来砥砺自己,积极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义利观、是非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有序,进一步体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进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我们不赞同对美国西点军校悬挂雷锋肖像一事作过多渲染,更不赞同把雷锋描述成“泛爱”、“博爱”的典型。雷锋是在人民军队这所大学校大熔炉中成长起来的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光辉思想相结合的一种伟大的时代精神,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西方也有助人为乐、忠于职守之类的人或事,但由于社会制度不同,绝不可能达到雷锋的高度和境界。近半个世纪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在学雷锋活动中涌现出许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再现了雷锋精神风采,有力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这个角度说,雷锋精神是我们政治优势的体现,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体现。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编辑: 吴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