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昨天,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过程中诞生的我国桥梁界自主科技创新成果——“强潮海域跨海大桥建设关键技术”,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摘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盛誉。其中的一项技术创新是大桥钢管桩的制造和防腐技术,这项技术可以让大桥钢管桩在海洋强腐蚀环境下依然达到100年的使用寿命。
海洋工程基础设施如桥梁、港口等,有95%以上是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海洋腐蚀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据代表杭州湾跨海大桥各施工单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的原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总工程师,同时也是该项目负责人的吕忠达向记者介绍,欧美、日本等国家在海上建造大桥时,为了抵御海洋腐蚀,往往要在钢管桩原有的结构厚度上再增加五六厘米的富余厚度以应付100年设计寿命期限内的海洋腐蚀,这样一来,建设成本就大大提高。
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中,项目组创造性地在钢管桩厚度仅为2.2厘米的情况下实现了防腐。“具体做法,就是给钢管桩穿上了三套‘保护衣’。”参与该项目的宁波科鑫腐蚀控制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徐旭锋昨天介绍,第一套“保护衣”是在钢管桩1.9厘米的结构厚度基础上增加了3毫米的富余厚度,按照海水每年腐蚀0.1毫米的速度看,这增加的3毫米富余厚度可应付30年;第二套“保护衣”是在被海水浸没的钢管桩里面又浇入了钢筋混凝土,这样即使外面的钢管桩被腐蚀,内部的钢筋混凝土还可继续发挥桩的作用;“我们还在钢管桩的外面涂装了三层环氧粉末,同时对这一涂层进行阴极保护,这就相当于给钢管桩再穿了一套高性能防腐防护衣。”徐旭锋说。
据统计,杭州湾跨海大桥全桥有钢管桩5513根,仅此一项设计每公里可节省投资约5000万元。目前,这一技术已在舟山大陆连岛工程金塘大桥工程、长江大桥工程、象山港大桥、崇启大桥、广东南澳大桥等一大批重点项目中得到应用,并被大量应用在煤炭码头工程、集装箱码头工程、电厂码头工程、原油码头工程等一大批码头钢管桩防腐项目的建设上。
宁波晚报记者 徐文燕 王勇 龚国荣 通讯员 张彩娜
(资料图片)
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稿源: 宁波晚报 2012-02-15 11:05:12
中国宁波网讯 昨天,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过程中诞生的我国桥梁界自主科技创新成果——“强潮海域跨海大桥建设关键技术”,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摘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盛誉。其中的一项技术创新是大桥钢管桩的制造和防腐技术,这项技术可以让大桥钢管桩在海洋强腐蚀环境下依然达到100年的使用寿命。
海洋工程基础设施如桥梁、港口等,有95%以上是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海洋腐蚀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据代表杭州湾跨海大桥各施工单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的原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总工程师,同时也是该项目负责人的吕忠达向记者介绍,欧美、日本等国家在海上建造大桥时,为了抵御海洋腐蚀,往往要在钢管桩原有的结构厚度上再增加五六厘米的富余厚度以应付100年设计寿命期限内的海洋腐蚀,这样一来,建设成本就大大提高。
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中,项目组创造性地在钢管桩厚度仅为2.2厘米的情况下实现了防腐。“具体做法,就是给钢管桩穿上了三套‘保护衣’。”参与该项目的宁波科鑫腐蚀控制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徐旭锋昨天介绍,第一套“保护衣”是在钢管桩1.9厘米的结构厚度基础上增加了3毫米的富余厚度,按照海水每年腐蚀0.1毫米的速度看,这增加的3毫米富余厚度可应付30年;第二套“保护衣”是在被海水浸没的钢管桩里面又浇入了钢筋混凝土,这样即使外面的钢管桩被腐蚀,内部的钢筋混凝土还可继续发挥桩的作用;“我们还在钢管桩的外面涂装了三层环氧粉末,同时对这一涂层进行阴极保护,这就相当于给钢管桩再穿了一套高性能防腐防护衣。”徐旭锋说。
据统计,杭州湾跨海大桥全桥有钢管桩5513根,仅此一项设计每公里可节省投资约5000万元。目前,这一技术已在舟山大陆连岛工程金塘大桥工程、长江大桥工程、象山港大桥、崇启大桥、广东南澳大桥等一大批重点项目中得到应用,并被大量应用在煤炭码头工程、集装箱码头工程、电厂码头工程、原油码头工程等一大批码头钢管桩防腐项目的建设上。
宁波晚报记者 徐文燕 王勇 龚国荣 通讯员 张彩娜
(资料图片)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