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内地荧屏实在是热闹。情感节目一波波虚假催泪弹让人“欲哭无泪”;一档档婚恋交友节目则让剩男剩女成了年度话题人物;一窝蜂的跟风热播剧让观众跟着“穿越”;“广告插播电视剧”的现状则让人徒呼奈何。
针对荧屏乱象,广电总局今年至少已下发过六道限令。其中,尤以“限娱令”、“限剧令”和“限广令”影响最大。面对限令,各地电视台是真心整改了,还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目前还看不分明;但想要重建荧屏生态,仅靠自上而下的一道道限令,恐怕还远远不够。
限娱令:综艺节目重新洗牌
【第一道令】10月25日,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正式出台。《意见》要求从明年1月1日起,34个上星综合频道提高新闻类节目与道德节目的播出量,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
【限令效应】出于丢卒保车的心理,不少卫视纷纷砍掉一些收视率不高的娱乐节目,力保其王牌节目。靠娱乐立台的湖南卫视,为了保住王牌节目《快乐大本营》与《天天向上》,只能让相亲节目《我们约会吧》和《称心如意》退出黄金档。江苏卫视则以牺牲《老公看你的》的代价,保住了《非诚勿扰》。
为弥补损失,各大卫视近期也推出了不少披着“非娱乐”外衣的新节目,颇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北京卫视将《幸福秀》更名为《众口能调》,《收藏秀》则变为《天下收藏》。江苏卫视的深夜谈话类栏目《心立方》尽管仍是倾诉者讲述故事的形式,但主持人一再强调:“我们不表现特殊个案或个性故事,而是表现有共性的问题。”
【记者点评】此前,一些电视台为迎合部分观众猎奇、窥私心理,开始“剑走偏锋”,靠暴露隐私来提高收视率。但事实证明,虚假、低俗的情感泛滥只会引起观众反感。“限娱令”阻止了荧屏过度娱乐化,但仅从数量上限制娱乐节目的播出,能否根治荧屏乱象,还有待验证。湖南卫视新节目《把谁带回家》,尽管打着帮保姆找工作的“服务”旗号,实质上只是把“快男”“超女”与评委换成了保姆与雇主,依旧是靠双方的雷人雷语吸引眼球。相对于限数量,是否我们更应着眼于质量。如果借着“限娱令”的契机真正多办几档高质量的节目,才是观众的眼福。
限剧令:跟风滥剧一路封杀
【第二道令】什么剧热播,总局就禁什么,广电总局仿佛给人以“限制局”的错觉。8月,《新水浒》和《新西游记》热播时,因为涉及到集体回忆与文化争论,广电总局表示近期内不会再批准“四大名著”翻拍题材的立项。12月初,电视台因“限娱令”而将眼光瞄准穿越、后宫等热门戏时,又收到广电总局“限剧令”。从明年1月1日起,穿越剧、宫斗戏将禁止在上星频道黄金档播出,同时被禁的还有涉案剧。
【限令效应】2011年岁末,穿越剧、后宫剧上演最后的疯狂。《武则天秘史》、《唐宫美人天下》在湖南、江苏、安徽、深圳等卫视搭乘最后一班列车。就连央视也不甘人后,联手浙江卫视进行《后宫》的套播。限剧令下,自制剧强势上马。自制剧原是湖南卫视的看家法宝,却在“限剧令”下被各家卫视发扬光大。江苏卫视将《非诚勿扰》改编成电视剧,浙江卫视则与别家联手开播《男人帮》。
【记者点评】跟风,是影视圈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但总是炒冷饭难免让人生厌。何况,有些叫座的电视剧并不是胜在质量,不过是凭着极具争议性的话题、严重山寨的剧情,暂时占据舆论浪尖罢了。这样的热播剧,跟风又能跟出什么呢?“限剧令”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总是靠行政命令,难免一竿子打翻了一船人。或许,将遥控器交给观众是最好的方法。其实,不管哪种题材,都可以拍出优秀的电视剧。“限剧令”再给力,也需要创作人员沉下心来认真创作,只有心里装得下观众的电视剧,才能被观众记住。
限广令:最受观众欢迎的政策
【第三道令】年末,广电总局下发《〈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要求从2012年1月1日起,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
【限令效应】自制剧中植入广告、字幕广告、小窗口广告……尽管时辰未到、效果未知,但从这些“支招”背后,已可以看出观众对“限广令”执行效果的担忧。颇具戏剧性的是,观众的猜测正变成现实。浙江卫视称《中国梦想秀》已被影视公司看中有意合作自制情景剧,将大量植入广告。限令之下,视频网站成为大赢家,许多视频网站主动出击承接“产业”转移,最近,上视频网站看视频的网友就发现,片头广告的时间越来越长了,有时候,一个几十秒的视频短片都没有前面广告的时间长。哎,广告!得益于“限娱限广”,有人喊出了这样的口号:2012年,真正的“网络元年”到来了。
【记者点评】“限广令”堪称广电总局年度最受观众欢迎的限令,一份调查显示,受访者中有近九成对“限广令”明确表示支持。看来,各大电视台还真得好好考虑一下观众需求。电视台要赚钱无可厚非,但眼里只冲着钱,最后把电视剧生生变成了“广告插播电视剧”,只会使更多人放弃电视,寻找其他方式看电视剧。到头来,受伤的还是电视台自己。如何在赚钱和口碑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电视台需要思考的课题。
本报记者 龚 倩
限令频出能否重构荧屏生态 综艺节目重新洗牌
稿源: 新华日报 2011-12-28 15:33:01
今年的内地荧屏实在是热闹。情感节目一波波虚假催泪弹让人“欲哭无泪”;一档档婚恋交友节目则让剩男剩女成了年度话题人物;一窝蜂的跟风热播剧让观众跟着“穿越”;“广告插播电视剧”的现状则让人徒呼奈何。
针对荧屏乱象,广电总局今年至少已下发过六道限令。其中,尤以“限娱令”、“限剧令”和“限广令”影响最大。面对限令,各地电视台是真心整改了,还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目前还看不分明;但想要重建荧屏生态,仅靠自上而下的一道道限令,恐怕还远远不够。
限娱令:综艺节目重新洗牌
【第一道令】10月25日,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正式出台。《意见》要求从明年1月1日起,34个上星综合频道提高新闻类节目与道德节目的播出量,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
【限令效应】出于丢卒保车的心理,不少卫视纷纷砍掉一些收视率不高的娱乐节目,力保其王牌节目。靠娱乐立台的湖南卫视,为了保住王牌节目《快乐大本营》与《天天向上》,只能让相亲节目《我们约会吧》和《称心如意》退出黄金档。江苏卫视则以牺牲《老公看你的》的代价,保住了《非诚勿扰》。
为弥补损失,各大卫视近期也推出了不少披着“非娱乐”外衣的新节目,颇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北京卫视将《幸福秀》更名为《众口能调》,《收藏秀》则变为《天下收藏》。江苏卫视的深夜谈话类栏目《心立方》尽管仍是倾诉者讲述故事的形式,但主持人一再强调:“我们不表现特殊个案或个性故事,而是表现有共性的问题。”
【记者点评】此前,一些电视台为迎合部分观众猎奇、窥私心理,开始“剑走偏锋”,靠暴露隐私来提高收视率。但事实证明,虚假、低俗的情感泛滥只会引起观众反感。“限娱令”阻止了荧屏过度娱乐化,但仅从数量上限制娱乐节目的播出,能否根治荧屏乱象,还有待验证。湖南卫视新节目《把谁带回家》,尽管打着帮保姆找工作的“服务”旗号,实质上只是把“快男”“超女”与评委换成了保姆与雇主,依旧是靠双方的雷人雷语吸引眼球。相对于限数量,是否我们更应着眼于质量。如果借着“限娱令”的契机真正多办几档高质量的节目,才是观众的眼福。
限剧令:跟风滥剧一路封杀
【第二道令】什么剧热播,总局就禁什么,广电总局仿佛给人以“限制局”的错觉。8月,《新水浒》和《新西游记》热播时,因为涉及到集体回忆与文化争论,广电总局表示近期内不会再批准“四大名著”翻拍题材的立项。12月初,电视台因“限娱令”而将眼光瞄准穿越、后宫等热门戏时,又收到广电总局“限剧令”。从明年1月1日起,穿越剧、宫斗戏将禁止在上星频道黄金档播出,同时被禁的还有涉案剧。
【限令效应】2011年岁末,穿越剧、后宫剧上演最后的疯狂。《武则天秘史》、《唐宫美人天下》在湖南、江苏、安徽、深圳等卫视搭乘最后一班列车。就连央视也不甘人后,联手浙江卫视进行《后宫》的套播。限剧令下,自制剧强势上马。自制剧原是湖南卫视的看家法宝,却在“限剧令”下被各家卫视发扬光大。江苏卫视将《非诚勿扰》改编成电视剧,浙江卫视则与别家联手开播《男人帮》。
【记者点评】跟风,是影视圈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但总是炒冷饭难免让人生厌。何况,有些叫座的电视剧并不是胜在质量,不过是凭着极具争议性的话题、严重山寨的剧情,暂时占据舆论浪尖罢了。这样的热播剧,跟风又能跟出什么呢?“限剧令”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总是靠行政命令,难免一竿子打翻了一船人。或许,将遥控器交给观众是最好的方法。其实,不管哪种题材,都可以拍出优秀的电视剧。“限剧令”再给力,也需要创作人员沉下心来认真创作,只有心里装得下观众的电视剧,才能被观众记住。
限广令:最受观众欢迎的政策
【第三道令】年末,广电总局下发《〈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要求从2012年1月1日起,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
【限令效应】自制剧中植入广告、字幕广告、小窗口广告……尽管时辰未到、效果未知,但从这些“支招”背后,已可以看出观众对“限广令”执行效果的担忧。颇具戏剧性的是,观众的猜测正变成现实。浙江卫视称《中国梦想秀》已被影视公司看中有意合作自制情景剧,将大量植入广告。限令之下,视频网站成为大赢家,许多视频网站主动出击承接“产业”转移,最近,上视频网站看视频的网友就发现,片头广告的时间越来越长了,有时候,一个几十秒的视频短片都没有前面广告的时间长。哎,广告!得益于“限娱限广”,有人喊出了这样的口号:2012年,真正的“网络元年”到来了。
【记者点评】“限广令”堪称广电总局年度最受观众欢迎的限令,一份调查显示,受访者中有近九成对“限广令”明确表示支持。看来,各大电视台还真得好好考虑一下观众需求。电视台要赚钱无可厚非,但眼里只冲着钱,最后把电视剧生生变成了“广告插播电视剧”,只会使更多人放弃电视,寻找其他方式看电视剧。到头来,受伤的还是电视台自己。如何在赚钱和口碑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电视台需要思考的课题。
本报记者 龚 倩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