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设监测中心承诺“完整保护” 逐步引进新设备监测 十个方面专家称“人的责任心很重要”
(记者张然)昨天上午,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在故宫博物院内隆重揭牌成立。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郑重承诺,今后将投入更大精力到古建筑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做好遗产监测工作,“完成好完整保护故宫的历史使命”。
方案起草历经三年
故宫是1987年中国第一批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地。故宫有关负责人介绍,从2008年7月开始,故宫博物院按照世界遗产组织的要求,启动遗产监测方案的起草工作。历经三年,从监测概念的理解、方案架构、监测对象的确定、技术手段的确立、职责部门的分工等方面反复酝酿、讨论,至2011年上半年完成定稿。
十个方面全面监测
此次成立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主要负责制定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工作制度、监测技术规范及预警标准,统筹安排、协调和指导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各项工作,完善已经着手建立的计算机网络监测系统——“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信息化平台”。
通过该平台启用,使故宫博物院从人员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两方面双管齐下,整合院内资源,形成归口管理、分工协作的模式,从十个方面全面监测。为遗产研究与保护提供系统的数据库,也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全国体系五年建成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会上表示,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工作在国家“十二五”规划首年取得了多项重大进展:中央财政首次设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国家文物局主持设立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大国家重大遗产地保护设施专项投入等。“十二五”期间,国家文物局将如期建成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
“完整保护是使命”
“完整保护故宫是故宫博物院的责任和使命。”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承诺。
他表示,已经开展了9年的故宫修缮工程是按照完整保护的理念进行的,随着工程竣工和部分修缮完毕的殿宇投入使用,今后将投入更大精力到古建筑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做好遗产监测工作。
-对话·故宫新闻发言人冯乃恩
将引进新技术新设备
京华时报:根据介绍,中心成立后将从十个方面进行全面监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冯乃恩:十个方面的监测主要包括古建筑文物本体、动植物、环境、游客、安防、基础设施、非古建、管理系统等。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全部纳入其中。
京华时报: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将分别如何监测?
冯乃恩:由于性质不同会分类监测,根据专业属性决定监测手段。其中可移动文物主要指藏品。中心成立后将对藏品的库房状态、展陈状态、利用状态全部进行监测。不可移动文物也将对于自然腐蚀情况等进行动态监测。
京华时报:监测系统的建立是否意味着将引入新技术和新设备?
冯乃恩:随着方案的落实,下一步将逐步探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引进。
京华时报:有没有预期的目标,监测系统建成之后文物保护能达到什么水平?
冯乃恩:不同的监测项目有不同的标准。比如对古建、人流、藏品的监测标准各不相同。总之监测工作的开展对于文物保护是非常有利的技术支持,力争实现较高水准,这也是国家文物局和世遗组织的要求。
-专家说法
技术到位人是关键
著名文物专家谢辰生对监测中心的成立表示肯定。“从监测的内容来看各方面都考虑到了。”谢辰生说目前技术监测方面已经到位,可以保证随时发现问题。下一步“人是关键”,希望故宫加强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因为监测也是需要人员来负责的,人的责任心非常重要。”
-背景
经历了“失窃门”、“会所门”、“哥窑门”等多重“门”之后,今年8月19日下午,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爆料虽然情况不一,有的与事实有出入,有的还没有查实,但都指出故宫的管理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和漏洞。
故宫设监测中心承诺完整保护 专家称责任心重要
稿源: 京华时报 2011-12-27 08:58:25
故宫设监测中心承诺“完整保护” 逐步引进新设备监测 十个方面专家称“人的责任心很重要”
(记者张然)昨天上午,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在故宫博物院内隆重揭牌成立。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郑重承诺,今后将投入更大精力到古建筑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做好遗产监测工作,“完成好完整保护故宫的历史使命”。
方案起草历经三年
故宫是1987年中国第一批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地。故宫有关负责人介绍,从2008年7月开始,故宫博物院按照世界遗产组织的要求,启动遗产监测方案的起草工作。历经三年,从监测概念的理解、方案架构、监测对象的确定、技术手段的确立、职责部门的分工等方面反复酝酿、讨论,至2011年上半年完成定稿。
十个方面全面监测
此次成立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主要负责制定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工作制度、监测技术规范及预警标准,统筹安排、协调和指导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各项工作,完善已经着手建立的计算机网络监测系统——“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信息化平台”。
通过该平台启用,使故宫博物院从人员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两方面双管齐下,整合院内资源,形成归口管理、分工协作的模式,从十个方面全面监测。为遗产研究与保护提供系统的数据库,也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全国体系五年建成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会上表示,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工作在国家“十二五”规划首年取得了多项重大进展:中央财政首次设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国家文物局主持设立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大国家重大遗产地保护设施专项投入等。“十二五”期间,国家文物局将如期建成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
“完整保护是使命”
“完整保护故宫是故宫博物院的责任和使命。”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承诺。
他表示,已经开展了9年的故宫修缮工程是按照完整保护的理念进行的,随着工程竣工和部分修缮完毕的殿宇投入使用,今后将投入更大精力到古建筑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做好遗产监测工作。
-对话·故宫新闻发言人冯乃恩
将引进新技术新设备
京华时报:根据介绍,中心成立后将从十个方面进行全面监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冯乃恩:十个方面的监测主要包括古建筑文物本体、动植物、环境、游客、安防、基础设施、非古建、管理系统等。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全部纳入其中。
京华时报: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将分别如何监测?
冯乃恩:由于性质不同会分类监测,根据专业属性决定监测手段。其中可移动文物主要指藏品。中心成立后将对藏品的库房状态、展陈状态、利用状态全部进行监测。不可移动文物也将对于自然腐蚀情况等进行动态监测。
京华时报:监测系统的建立是否意味着将引入新技术和新设备?
冯乃恩:随着方案的落实,下一步将逐步探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引进。
京华时报:有没有预期的目标,监测系统建成之后文物保护能达到什么水平?
冯乃恩:不同的监测项目有不同的标准。比如对古建、人流、藏品的监测标准各不相同。总之监测工作的开展对于文物保护是非常有利的技术支持,力争实现较高水准,这也是国家文物局和世遗组织的要求。
-专家说法
技术到位人是关键
著名文物专家谢辰生对监测中心的成立表示肯定。“从监测的内容来看各方面都考虑到了。”谢辰生说目前技术监测方面已经到位,可以保证随时发现问题。下一步“人是关键”,希望故宫加强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因为监测也是需要人员来负责的,人的责任心非常重要。”
-背景
经历了“失窃门”、“会所门”、“哥窑门”等多重“门”之后,今年8月19日下午,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爆料虽然情况不一,有的与事实有出入,有的还没有查实,但都指出故宫的管理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和漏洞。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