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爱娣:母子义工的敬老情缘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1年12月07日 14:40 打印

  在《红灯记》里,铁梅有这样一个出名的唱段“我家的表叔数不清”,姚文泽也爱哼上两句,因为,他也有许多陌生的舅舅奶奶外公外婆。这是他和妈妈共同找来的“亲戚”。在妈妈姚爱娣的影响下,年龄不大的姚文泽已有了几年的义工经历。现在,娘儿俩照顾着6位残疾或年迈的老人,小姚说:“和妈妈一起孝顺老人,很开心!”

  “让我做义工吧!”

  在姚爱娣的包里有大大的一串钥匙,是她结对的老人和残疾人的家门钥匙。大伙都放心地将自家钥匙交给姚爱娣。

  7年前,39岁的姚爱娣搬到了江北白沙街道正大社区居住。当时她遭遇家庭变故,独自带着孩子艰难生活。姚爱娣没有正式工作,一直靠打零工生活。当时的她沉默寡言,进出总是低着头。几位邻居老人从她的只言片语中得知了她的境况,帮着向社区里反映。社区干部主动伸出了援手,为她申请了廉租房,并办理了低保手续。

  社区干部告诉记者,第一次低保金下发后不久,姚爱娣怯生生地走进居委会办公室,大家以为她遇到了什么难事需要帮助,然而,姚爱娣却提出这么一个要求:“能不能让我做义工?”

  姚爱娣的想法很简单:“我没有钱,有的只是一把力气,社区帮了我这么多,现在生活也稳定了,我想为社区做些什么!”

  越来越多的“亲戚”

  在姚爱娣的要求下,社区干部为她安排了几位残疾、孤寡和独居老人作为帮扶对象。平时,只要一有空,她就会去这几户“亲戚”家串串门。

  儿子姚文泽说,妈妈找来的第一个亲戚是“舅舅”徐秉国,他是社区里的一名残疾人。在妈妈帮“舅舅”烧菜做饭洗衣服的时候,小文泽便会和行动不便的“舅舅”聊天,把自己爱看的军事杂志拿出来,给“舅舅”讲历史、军事,还讲飞机和坦克。“舅舅”渴了,他忙着给“舅舅”倒水;“舅舅”要下床,他早早地为“舅舅”准备好了鞋;“舅舅”想坐一坐,他就赶紧拿来舒适的凳子。

  移居敬老院的老人王凉尽管已经有人照顾,不过通过电话和姚爱娣聊天还是老人特别喜欢做的事。前几年住在正大社区时,王凉每周六要去江东一家医院看眼病,姚爱娣上午为他去挂号,下午陪他去看病,老人说:“爱娣就是我的小女儿!”

  而每天午后到社区残疾老人王乾璋家和高龄独居老人崔善祥家去看望一下,收拾屋子并代买东西,也是姚爱娣必做的功课。在“女儿”和“外孙”的“唠叨”劝说下,原本非一日两包烟不可的老崔最后戒掉了烟瘾。

  三年前,姚爱娣又认下了一门“亲戚”———81岁的四川残疾老人余正凤。老人每每遇上点意外事,姚爱娣总是随叫随到。去年夏天的一个深夜,一场骤降的暴雨使家住一楼的老人家里积起了水。尽管已是凌晨,但接到了老人的电话后,姚爱娣二话没说,起床赶到了余正凤家中,疏通完下水道后,又一盆一盆舀出污水,一直安顿完老人才安心离开。

  妈妈和自家诸多的“亲戚”让姚文泽很自豪,正如他在作文里写的那样:“帮助别人是快乐的,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

责任编辑: 杨玛丽
生活里的故事每天都有发生。
哪一个感动了你?
是邻居的大妈,在你加班的时候,帮忙照看年幼的宝宝?
是小区的保安,在你水龙头漏水的时候,出手帮你避免“水漫金山”?
还是附近小卖店的老板,在你不在家的时候,多次帮忙签收快递……
心怀感恩,我们才能从小事中品味大爱,在平凡中发现崇高。
请您告诉 帮您寻找
感恩与铭记是人生的一种情怀。
有一天,你或许接受过别人的一个帮助,这位恩人今安在?
有一个机会,你或许知悉了一位好人的近况,他(她)过得可好?
请把您的故事、心愿和发现告诉大家。让我们一起帮您圆梦,一起送上对助人者的关爱与问
昵称:
留言:
提交